查看原文
其他

【关注全国爱耳日】目前南安有119名听力残疾的儿童,来看看有什么相关政策?

2016-03-04 苏明明 洪丽燕 海丝商报




南安119名儿童听力残疾      大部分遗传导致


  昨日是第17次全国爱耳日暨第四次国际爱耳日,主题为“关注儿童听力健康”。记者从市残联了解到,南安市目前已登记患有听力残疾的儿童共119人,大部分是遗传导致。


  据了解,目前全市登记患有听力残疾的有2796人,其中最严重的听力残疾一级有205人,听力残疾二级有240人,听力残疾三级有831人,听力残疾四级有1520人。14周岁以下儿童患有听力残疾的119人,其中听力残疾一级76人,大部分是遗传导致。


  据市残联工作人员介绍,听力残疾一级的人对外界声音基本无感知或感知极其微小,移植人工耳蜗可以让孩子获得部分听力,但移植人工耳蜗最佳的恢复时期是6周岁。


  移植人工耳蜗及后续康复治疗费用在30万元以上,这对于普通家庭来说,是一笔沉重的负担。为使贫困残疾儿童得到康复救助,中国残联实施残疾儿童康复救助项目“七彩梦行动计划”。“符合条件的可以到泉州残联申请。”市残联工作人员说。


  工作人员还表示,从今年起,福建省将实现0-6岁残疾儿童的康复训练补贴全覆盖,不再限制名额数(以往南安只有100个名额),最高每人每年1补贴.2万元(详见本报2月29日1版报道)。


市特殊教育学校目前有52名听力障碍学生仅6人被列入康复训练名单


  据了解,南安市特殊教育学校是南安唯一一个对儿童进行听力康复训练的单位。


  昨日,南安市特殊教育学校早期语言障碍干预室内。“蚕……”老师对着话筒大声念道,另一边,一个懵懵懂懂的男孩望着蚕的图片,听着耳机传来的声音,张开口尝试着念出声来。尽管发音含糊,不够标准,但老师仍笑着点点头,给他加油打气,用更大的声音重复教了几遍。


  这名男孩叫吴生福,已经13岁,正戴着耳机接受听力康复训练,对面坐着的是该校聋人教师卢聪燕。


  卢聪燕说,吴生福是她这学期重点训练的学生,“因为听力基本丧失,孩子学起来很费力,顺利的话,一天能学5个词就已经很好了,有时一节课只能学一个字或一个词”。


  据了解,如今南安市特殊教育学校里有276名学生,有52名学生存在听力障碍,目前仅6人被列入接受听力康复训练的名单中。“能够接受康复训练孩子不多,因为这要求孩子要有残余听力,年纪最好在7周岁以下,但目前孩子基本都比较晚入学,所以这种情况也比较少。”卢聪燕表示,因为设备、师资、孩子自控能力等各方面原因,孩子们的训练效果并不尽如人意。


  “主要还是师资力量薄弱,现在6个孩子只有一名老师,而1名老师能训练1个孩子就很吃力了。”该校老师吕美萍介绍,听力康复训练要坚持才能奏效,训练过程又非常枯燥,很多时候孩子会有厌烦心理,老师只好教一会儿,让学生放松一下,再继续教,学习效果较差,“而年龄超过14周岁的孩子训练起来没太大效果”。


  吕美萍1996年到该校任职,一直从事聋哑儿童的教学工作,她表示,近年来,学校吸收的听力障碍儿童数量呈现下降趋势。


  “聋哑孩子虽然听力有障碍,但动手能力不差,我们专门开展油画班、面点制作、缝纫课等培训,让孩子们学得一技之长,以后方便就业。”吕美萍说。



《洪濑黄阳真的最大心愿,是听女儿喊一声“妈妈”》(追踪)



  

黄阳真大女儿预计6月进行手术


  “小女儿移植人工耳蜗之后,恢复得不错,大女儿今年6月也将进行手术。”昨日,在电话里,黄阳真的语气轻快,没有了半年之前接受采访时的沉闷。


  2015年9月8日,本报报道了《洪濑黄阳真的最大心愿,是听女儿喊一声“妈妈”》一文,引起社会各界爱心人士的关注。在本报及爱心人士的帮助下,黄阳真的小女儿率先通过“七彩梦行动计划”人工耳蜗康复救助的申请,并在今年1月接受手术。昨日,黄阳真告诉记者,大女儿在江西申请人工耳蜗康复救助也通过了,预计今年6月将进行手术。


  一周前,黄阳真带着小女儿艾景玉到福建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进行人工耳蜗的第二次音频调试。返程时,一辆大货车“哐当”经过,艾景玉转过头,一手拉了拉母亲,一手指着刚才的大货车。此时,黄阳真内心非常激动,她笑着告诉女儿:“那是汽车的声音!”


  对于正常人来说,那只是噪音,但是对于黄阳真来说,那是小女儿第一次对外界声音作出了反应。


  黄阳真说,小女儿是在2月16日正式移植人工耳蜗,最初将音频调得很低,等到小女儿能够接受外界的声音,再慢慢调高。“一开始声音太大,孩子反而会对声音恐惧,慢慢来。”


  从福州回来后,黄阳真一家人直奔泉州,租房找工作,因为小女儿于1日进入泉州残疾人康复中心接受听力康复训练。目前,艾景玉正在努力适应这个“有声”的世界。“有时候脾气很大,但这两天好多了。”为此,艾景玉的康复老师特地与黄阳真沟通,希望大人能以更多的关怀和包容来帮助孩子。


  6月,大女儿将前往江西接受人工耳蜗的移植手术,黄阳真决定让丈夫陪同,而她留下来照顾小女儿。“生活总算有了奔头!”黄阳真再次表达对本报及社会各界爱心人士的感谢。



链接


    听力保护8条事项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如何来保护避免听力受损?昨日,记者来到南安市医院耳鼻喉科,听听该科室主任郑永福的建议。


  “耳朵一旦出现听力障碍,基本上就很难挽回,最多只能恢复部分听力,所以大家平时要注意耳朵的保护。”郑永福表示,如今随着医学的进步,听力障碍患者的数量目前呈下降趋势,一方面是大家的防范意识比较强,听力障碍一经发现能够及时就诊;另一方面与现在的医疗常识宣传力度加强也有关系。


  郑永福介绍,听力障碍多发生于先天的情况,可能孕妇怀孕期间接触了有毒物质,影响胎儿的听觉发育,或者用药不慎等也会引起听力损失。“加强孕期保健是避免新生儿听力障碍发生的重要环节,宝宝的听力保健应从孕期开始。”


  “婴儿出生时,可对其进行听力筛查,如果有异常,医生能及时进行进一步诊断和治疗。”郑永福说,同时,家长必须格外注意孩子耳朵的保护,如果孩子出现发烧、感冒等症状,一定要加以重视。


  在日常生活中,因为一些不良习惯或疏忽大意而后天致聋的案例也不少。“戴耳机听歌、长时间‘煲电话粥’、用硬物掏耳朵、长期处于噪音环境等都会损伤听力。”郑永福提醒。


为此,记者整理了一些保护听力的注意事项,快看看哪些不能做:


  1.避免长期处于噪音环境。长期处于噪音环境对耳朵听力有着最直接的伤害,营造一个较为安静的工作、学习和生活环境,能减少噪音对听力的不良影响。


  2.避免情绪波动过大。情绪波动过大容易引起全身毛细血管的痉挛、收缩,造成内耳听血管血流的严重减慢,发生微循环障碍,从而使内耳听神经缺氧,导致突发性耳聋。


  3.避免乱挖耳朵。平时不要随便用不洁的小木棒、发夹等挖耳止痒,以防损伤耳道深处的鼓膜,引起外伤性鼓膜穿孔和化脓性中耳炎等病变,造成不同程度的听力减退。


  4.避免使用耳毒性药物。如链霉素、庆大霉素、卡那霉素、新霉素、奎宁及其衍生物等,以免发生药物中毒性耳聋。婴幼儿更要禁用这些药物。


  5.避免耳周高气压的影响。保护耳内鼓膜不受气压的刺激而发生外伤性耳聋,如参加游泳、跳水等运动时,注意不要让耳朵先接触水面;遇到燃放鞭炮,应距现场3米以外或用手捂住耳朵;不能用手掌击人耳部等。


  6.少吃高脂肪食物。胆固醇的浓度过高,容易造成血管硬化,使内耳血液供应减少,听觉器官营养不良,导致听力减退或发生耳聋。特别是老人,血脂高的情况下容易导致内耳循环受阻,造成耳聋。


  7.重视医治感冒、发烧。感冒能影响耳咽管(从咽部到中耳腔的管道)的通气程度。如用力不当擤鼻涕,会使鼻涕中的病菌进入中耳腔,容易引起中耳化脓感染,影响听力,儿童要特别注意。


  8.避免长时间煲电话粥或者戴耳机听歌。辐射和高音量的音频声会导致听觉器官疲劳、损伤,从而导致听力下降,甚至发生耳聋。



往期精彩阅读(点击标题即可阅读)

1、南安面向泉州市公开选拔5名科级领导干部

2、组团出征,百家南企厦门石材展上抢商机

3、父亲留下百元钞票后杳无音讯,25年后......

4、工程亏钱心里不爽,包工头卷走3万元工人工资跑了

小编工作到凌晨,诸君请点个赞再撤呗!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