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美国有虎妈,中国有鹰爸 | 箭厂视频

2017-11-05 箭厂团队 界面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r056868zkgd&width=500&height=375&auto=0


我不甘心地问鹰爸,这种特殊的教育路径是不是有风险?他毫不犹疑地回答,“没有任何风险,没有跟着体制跑就有风险吗?谁在经受的教育不是一场在路上的实验呢?”


作者 | 箭厂厂长

出品 | 箭厂团队


七岁上中学,九岁上大学,十四岁之前研究生毕业,开始实习,等别的孩子迈向大学时,多多已经成为企业领域里的专家……在鹰爸何烈胜的规划里,这就是儿子多多的人生轨迹。


多多今年九岁,按理来说应该正在读小学三年级,但他目前的成长轨迹就像鹰爸所设计的那样,跳过了诸多常规步骤,飞速向大学迈进。

 

二月报名南京大学销售管理专业的成人自考,到七月末我们抵达南京拍摄时,多多已经顺利通过了四门科目的考核,阶段性达到鹰爸设定的目标。



2012年,何烈胜带着三岁儿子多多在美国纽约度假。临近除夕清晨,纽约下着暴雪,气温只有零下13℃,他让多多在雪地里以赤身跑步的方式迎接中国农历新年。视频传上网络后,引起广泛关注和讨论,“鹰爸”和“裸跑弟”一夜成名。


众多质疑下,鹰爸极具争议的教育方式持续掀起声浪。在他的安排下,多多刷新着一项项最小年龄完成某事的挑战纪录,包括四岁参加国际级OP帆船赛、五岁开飞机飞越北京野生动物园、六岁出自传、八岁参加大学成人自学考试等等。


从一岁到九岁,在多多看来,鹰爸每年都会设计很多“奇葩”的事让自己去完成。有些他觉得有点无聊,比如雪地裸跑和考大学;有些则很好玩,开飞机就让他念念不忘。



无聊或好玩,是多多对这些事的评判标准,但在鹰爸那里,事迹本身带来的荣誉似乎更重要一些。破世界纪录、拿下全国乃至亚洲冠军、出书、收到众多国家元首的回信、九岁就读大学二年级……他把这些统统看作自己教育实验的硬性成果。


至于软性成果,鹰爸认为体现在多多的内在方面,一个健康活泼、阳光灿烂且充满童趣的少年。在家里是开心果,在同学间人缘关系也很好,“他们都非常认可他。”

 

“三年前我还不敢讲这个话,因为没结果嘛,但三年后面对多多这样一个成绩,你还说这个说那个,那我只能说,谁不用,谁傻。”显然,多多的成绩让鹰爸有了底气,也更坚定自己的教育理念。



2016年,鹰爸在南京创办鹰爸公学。多多既是学生,也是鹰爸公学的股东。学校采用半军事化管理,以长短期的寄宿课程为主,吸引了不少鹰式教育的认同者送子女来参加。


每天早上6:00到6:20起床,花20分钟洗漱,10分钟到学校,上45分钟课,再回家吃早饭。上午四节,下午三节,晚上两到三节,每节课45分钟,课间休息10分钟。

 

作为鹰爸公学的招牌,多多需要在日常教学中给其他孩子起到基础的表率作用。不仅作息被安排得井井有条,就连受到批评或惩罚时,往往也比其他孩子重。如果说其他孩子要做20个下蹲,他就要做200个。



而公学的开办,也让鹰爸有了更多时间专注于对多多的教育实验。


为了在尽量短的时间内达成把多多培养为一名企业家的目标,他特地让多多在老师的指导下,将中学内容与大学自考课程一起交叉学习,专攻企业管理类内容。


“我觉得教育就是要聚焦。”鹰爸认为,教育就应该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不做没意义和低效的事。“举个例子,当一个人要成为数学家陈景润的时候,你天天给他背古文,天天搞那个历史、化学,对于他来说都是没有意义和效率的。”



在我们记录的短短几天多多的假期里,除了备考大学成人自考之外,他还在为世界机器人大赛带领着队友们练习。这期间,由于受到主持人乐嘉的邀请,鹰爸又安排多多去参加乐嘉举办的面向职场人士的性格色彩演讲培训。


对于鹰爸的安排,多多几乎没什么抵抗和排斥。基本上鹰爸选择和要求的,他都会按部就班去完成,尽管有些他现在仍无法理解。


不过即便是待在一群成年人中,多多也可以表现得很自在。接受过七百多次采访,让他在面对媒体或陌生人时有一套足够完整和让人印象深刻的自我介绍,而当和同龄人乃至超出他年龄的小伙伴在一起时,他基本上都扮演领导者的角色。



在被安排得满满的培训和训练里,多多说他向大人学会的最主要的事情就是熬夜。


接受我们采访的过程中,他不时流露出疲惫。但总的来说,他不讨厌这样的生活。


这个九岁的孩子,最喜欢的事情还是可以用“玩”一个字来概括。虽然为参加世界各处的机器人比赛他去了很多地方,新西兰、英国、澳大利亚等等,但他觉得这些都不算,“我想要纯玩的那种”。



一手设计好多多的成长轨迹,某种程度上,鹰爸未免有些过于激进、独断,也难以摆脱受功利主义驱使揠苗助长的嫌疑。就像他直言,让多多参加成人演讲培训可以认识很多企业家,举办公学也可以为他创造一个朋友圈,这一切都是在为未来铺路。


他甚至会在教育过程中采用一些他认为是积极作用的“洗脑术”,“小孩嘛,你给他输入什么就是什么。我从小跟多多说可乐是毒药,所以他现在对可乐根本就没有兴趣。”


但反过来讲,相比很多对孩子教育毫无规划或想法,甚至无暇顾及的家长,鹰爸又对多多的成长投入了足够多精力与爱意,而且足够诚实。驱使鹰爸做这一切,部分也出于他对自己童年的遗憾,觉得自己寻觅人生目标花了太长的时间。


积极干预也好,任其自由生长也罢,不论父母在践行哪一套理念,都已经在进行“教育”了。



拍摄的最后,我有些不甘心地问鹰爸,这种特殊的教育路径是不是有风险?

 

他毫不犹疑地回答,“没有任何风险,没有跟着体制跑就有风险吗?谁在经受的教育不是一场在路上的实验呢?”

 

我想起自己之前问多多,“如果以后你有孩子,你会像鹰爸一样吗?”多多说,“我也许会采取鹰爸的一些方式,但不会强迫他。”




制作团队简介


钟雯馨:穷爸爸富爸爸都是爸爸。

金江歆:少有人走的路,祝福。

吴国骥:南京太热了,学什么都挺锻炼的。

郭屹:在家上学番外篇。

巫兰若:教育应该从娃娃抓起




厂长语录

“我觉得这届家长还行”




▽点击“阅读原文” 下载界面新闻APP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