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又一中国留学生自杀!压垮天之骄子的最后一根稻草是什么?

文/留学全知道

微信号:EduKnow


6月13日,再次传来一则不幸的消息——时年30岁的佛罗里达大学博士生陈慧祥(Huixiang Chen,音译) 在校园办公室中自尽身亡。


他在电子邮件中留下了遗书:“没有杀死你的会让你更强大”。


来源:美国中文电视


6月12日周三,身边的人发现陈慧祥失踪,因为他最近面临论文方面的压力,朋友们十分紧张,迅速开始寻找,无果后又很快通知了校警,并在朋友圈和学校内部发布寻人启事。


来源:美国中文电视


寻找一直没有结果,直到13日上午8点左右,前往班顿大楼上班的工作人员发现了陈慧祥的尸体并且很快报警。班顿大楼是佛大的电子与计算机工程大楼,也是陈慧祥生前工作的地方。


警方已经通知了陈慧祥的家属,目前没有发现他杀的嫌疑,不过案件还在调查中。


来源:美国中文电视


论文压力或是主因


根据美国媒体报道,陈慧祥今年30岁,正在佛罗里达大学电子与计算机工程系攻读博士学位。他在电子邮箱中设置了一封定时邮件,他的父母、女友以及博士生导师都收到了这封“遗书”。


根据知情人士透露,陈同学的自杀很可能与他的导师李某有关。读博期间,他与导师产生矛盾,因为今年初的一篇论文,矛盾持续激化。原因是他的一篇论文投稿成功并即将发表,可随后陈同学却发现论文数据有误,这导致整篇论文都无法成立;他向导师申请撤稿,但导师却不同意,认为论文符合发表标准。


导师表示,如果撤销论文,将会使得陈同学六年的辛苦全部白费,无法获得博士学位;另一种办法就是假作不知情,继续发表论文,但陈同学担心论文一旦发表,日后被同行发现造假,将会成为自己学术生涯中无法抹去的污点。


陈同学因此陷入内疚和自我怀疑的情绪中,可能是在这样的心理压力之下,他产生了轻生的念头。


来源:美国中文电视


在与朋友交流的微信中,他称自己“已经走投无路了”。


来源:美国中文电视


受访的同学中,也称有人亲耳听到过陈慧祥的导师对他进行辱骂,工作任务也十分繁重。


来源:美国中文电视


也有朋友表示,陈同学并不是一个心理很脆弱的人,可能是导师长时间的“高压”,甚至动辄用“不给毕业”来威胁,导致他最终心理失衡,选择放弃生命。


来源:美国中文电视


陈同学的电脑中,发现了很多自杀相关的资料。他在个人主页的签名则是:“那些杀不死你的会让你更强大。”


来源:美国中文电视


记者也采访了陈同学的导师李某,他对陈同学的过世表示惋惜,但并没有对论文撤稿的相关问题作出回应。


来源:美国中文电视


目前警方已经介入调查,陈同学的亲属也赶往了佛州。我们为又一条年轻生命的逝去感到遗憾的同时,也必须关注到留学生群体的心理健康状况,毕竟没有什么,比你的生命更重要。


博士生自杀案屡屡发生


博士生的压力究竟有多大?很可能超乎你的想象。


首先就是攻读博士必须要面对的科研压力。一张图可以很好地展现出,为什么说博士是留学生群体中压力最大的一群人:


如果一个圆圈代表了人类已知的所有知识,那么到高中为止的学习会让你理解其中最基础的部分▼



而大学本科,让你有机会选择一个专业方向▼



读研期间,继续深入了解自己的专业▼



直到抵达前人知识的边界▼



此时你需要专注于此,日复一日地研究▼



直到你成功地突破边界,为人类知识的拓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而这个凸起的部分,将为你带来博士学位。


博士学位不仅仅意味着踩在前人的脚印上,更重要的是在未知领域进行开拓和创造。而科学上的任何一点小小进步都需要花费巨大的努力和心血,对于陈慧祥来说,投入了六年宝贵时光,花费无数精力,好不容易有了一篇能够顺利发表的论文,却在发表前夕发现数据有重大错误——这种破灭感的确很难承受。


另一方面,美国的导师制度赋予博士生导师过大的权力,也很可能加重留学生的心理负担。


在美国学术界,导师与学生之间比起师承,更近似一种“雇佣”关系。这也使得部分导师会以自身利益为重,缺乏考虑甚至完全不考虑学生的前途。


就在今年二月份,斯坦福大学一名26岁的华人博士生上吊身亡。而2017年,美国犹他大学女博士唐晓琳失踪死亡的消息也曾经引发大规模的关注。因为学业压力过重导致心情抑郁,她选择在金门大桥纵身跳下,结束自己的生命。



唐晓琳2004年进入北大就读空间物理专业,2008年本科毕业后前往美国读研究生,到她去世之前,已经攻读物理博士学位7年,却仍未毕业。根据学校之后公布的调查报告,唐晓琳的课程存在着严重被推迟的情况,她参加博士生资格考试时已经是研究生第7年,与规定的“在第3年学习结束之前完成博士生资格考试(Qualifying Exam)”不符。


此外,唐晓琳所在的实验室工作负荷超载,她和其他学生需要经常性地在深夜和周末进行研究。由于压力大,实验室的工作人员会产生暴躁情绪,同时实验资源的分配问题也引发矛盾,导致人际关系紧张。


而唐晓琳也绝非唯一遭遇类似问题的学生。学校调查后发现,物理系内并没有按照规定为学生提供足够的指导,部分研究生在第4、5年才能参与资格考核,一直到第8、9年才能毕业……此外,还有教职工之间关系派系化严重,缺乏沟通,导致学生项目推迟等等的问题。


在承受巨大学业压力的同时,孤身在外的留学生们还要同时应对生活和人际交往上的种种困扰,可想而知心情是多么的绝望。



47%的博士生患有抑郁


留学生心理问题的多发已经成为了一个不容忽视的情况。在哈佛大学进行第八年学业的中国留学博士海伦·高,曾在《纽约时报》上撰文,将中国留学生焦虑与抑郁的压力主要来源归结为四个方面:学业压力、对父母的惭愧、害怕导师对自己的不信任和得不到合适的心理疏导。


她在文章中也讲述了自己的案例:2015年秋天,她开始了自己在研究生院最后一年的学习,而这一年是她赴美工作学习的第八年;也正是在这一年,她发现自己的心态开始走向崩溃。


早晨醒来时,她能够清楚地听到自己心脏“噗噗”跳动的声音;研讨班讨论时,她只能表述一些不连贯的观点,而同学们的说话声犹如刺耳的噪音,将她完全淹没......


她一度很享受在哈佛校园中的时光,但是到了读博最后一年,一切都改变了:“那段时间,我没有心情关注周围的任何事物。埋着头从一栋教学楼走到另一栋教学楼,眼睛盯着地,心里数着地砖的块数,强迫自己不去胡思乱想。”海伦·高写到。



巨大的科研压力,长时间埋首于实验的疲惫,身处陌生国家和文化的孤独感,与亲人朋友长期分离导致的隔膜,害怕无法让导师满意的焦虑……种种压力让人不堪重负,也让“抑郁”这个词越来越频繁地出现在留学生群体中。


根据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去年发布的一份针对留学生群体的调查报告显示,约有47%的博士生和37%的硕士生都存在一定抑郁症状,而在本科新生中,平均每十个人就有一个有严重的抑郁倾向。


近年来频频发生的留学生自杀案件告诉我们,对于留学生心理压力的关注,家长和社会还做得太少。更重要的是,不要想当然地以为孩子的抑郁情绪会随时间自我平复;除去自身学会控制情绪,与压力和平共处之外,也应该让孩子坦诚地去寻求专业人士的帮助。


随着自杀事件的增多,英美各大高校基本都配备了心理辅导的服务,然而可惜的是,中国留学生们很少有这类意识,或者羞于将自己的烦恼告知他人。实际上,这却是一种对自己不负责任的表现。对于已经有抑郁倾向甚至抑郁症的留学生来说,自我排解已经收效甚微,接受心理辅导是最佳的自救方式。消除对于“精神疾病”的偏见,勇敢面对自己,积极寻求专业帮助,才能最大限度避免悲剧的重演。


本文由留学全知道综合自“美国中文电视”“华人生活网”“搜狐教育”“腾讯网”等。


相关阅读:

◈  耶鲁调查:中国留学生抑郁症高达45%,抑郁症已成精英流行病?

◈  国外顶尖大学的学习强度到底有多大?




倡导理性阅读,离美帝更近一步

投稿:usashare@hotmail.com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