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摇滚史上最著名的小抄

2015-10-21 马世芳 世界音乐


歌物件

流行文化史多的是「拜物」的痕迹。许多物件因为传奇的烘托,而变成了时代的标帜。更有太多原本并未起眼的物件,只因置身那不可思议的画面中,遂亦化身「圣物」(Relic),「格物」或可「致知」。「歌物件」要写的,其实是那些「圣徒」的故事。——马世芳



演出曲目,通常称作「Set List」。乐手往往把曲目抄在纸上,贴在舞台地板、乐器侧边或谱架上方等等易见之处,以利提醒。那张曲目单,也有人沿用影居圈用语,称之为Cue Sheet,取其「提醒节目切接点」之义。


并不是所有演出都需要这张单子。像Keith Jarrett的即兴钢琴独奏会,就显然不大用得着。有的音乐人得上了台才能凭感觉抉定当天的曲目,没办法先列曲目(陈升就常这样)。有人则早把演出流程背得烂熟,不需要曲目单提醒。



1997年Bob Dylan大坂演唱会的cue sheet,附乐手签名


Bob Dylan的乐手是需要曲目单的:他从1988年开始全球巡演,每年平均唱一百场,每场曲目都不一样。加入Dylan的巡演乐队,必须能随时弹出指定曲目,更要配合Dylan瞬息万变的口味,同一首歌可以有几十种演绎方式。正因如此,许多歌迷追著Dylan满世界跑,就是要体验那「每晚在舞台重新发明自己」的惊奇。贴在乐手脚下,每天内容都不一洋的那纸Cue Sheet,也成了死忠乐迷蒐藏的纪念品。我认识的一位日本女孩,曾在Dylan大坂演唱会后向收拾舞台的工作人员讨来一张,再排除万难混到后台找到每位乐手,请他们在上面签名。她把这得来不易的纪念物影印分送给各地同好,我也收到了一份,不禁对乐迷热情执念之永无上限叹服不已。有个专门记录Dylan出道半世纪来「每一场」演唱会曲目的网站,也搜集了许多九十年代后半的Cue Sheet,可到这儿瞻仰。


不过,若要论及乐史最著名的一张曲目单,我们得回到更早一点儿的时代去。


1966年八月,Beatles三度访问美国,从芝加哥到旧金山,连续14场演出,唱的都是万人级以上的Stadium场地。Beatles刚刚录完了不起的《Revolver》专辑,他们在录音室创造出来的声音,以彼时简陋的舞台条件,是不可能在现场重现的。所以,新专辑的歌他们一首都没唱。巡演前不久,John Lennon一席「Beatles比耶稣还受欢迎」的发言掀起轩然大波,有人焚烧唱片,有人恐吓暗杀,三K党还把一张Beatles专辑钉在十字架上誓言复仇。在曼菲斯的演唱会,有人往台上扔鞭炮,砰一声炸响,每个团员都立即转头看Lennon,以为他被一枪打死了。一位工作人员事后回忆:依当时饱受威胁的紧张气氛,就算他们看到Lennon倒在血泊中也不会太意外,幸好只是虚惊一场。


1966年的Beatles巡演,每场曲目都相同,每次演出不超过四十分钟。那个年头的舞台并没有演出人专用的监听喇叭,几万人的场地充满尖叫声,乐手往往听不见自己的声音,只能凭直觉看彼此的动作来确定自己还在拍子上。证诸当年留下的实况录音,Beatles在那样恶劣的条件下居然极少走音掉拍,实在令人佩服──可惜当年在现场的歌迷,大概也没有几个人有缘穿透重重尖叫,从头到尾听清楚哪怕只是一首歌。



1969年《Let It Be》纪录片中,Paul McCartney的Hofner贝斯仍清晰可见那张小抄


Paul McCartney弹的仍是那把小提琴形状的Hofner 500/1贝斯。McCartney是左撇子,Beatles成军之初,专为左手设计的贝斯极为罕见,这把Hofner的对称形状正这合改装,于是成为他的招牌琴。这是他的第二把Hofner 500,从1963年开始服役,早期Beatles几乎所有畅销曲都有它的声音,直到现在,你仍能在他的演唱会上看见这把传奇名器。


McCartney把1966年巡演曲目写成小抄,用透明胶带贴在琴身侧面,上面写的是:


Rock & Roll (即「Rock & Roll Music」,翻唱Chuck Berry的歌)

She's a Woman

If I Needed (即「If I Needed Someone」,主奏吉他手George Harrison的歌)

Tripper (即「Day Tripper」)

Baby's in Black

I Feel Fine

Yesterday

Wanna Be (即「I Wanna Be Your Man」,鼓手Ringo Starr主唱)

Nowhere Man

Paperback (即「Paperback Writer」)

Long Tall (即「Long Tall Sally」,翻唱Little Richard的歌)


贴在Paul McCartney贝斯上的曲目小抄


John Lennon在台上弹的则是另一把旷世名琴:Rickenbacker 325。Lennon在汉堡时代便爱上这款琴,原版已经历尽沧桑,不堪弹奏,1966年台上这支是稍晚出厂的同款。琴身侧边也贴著一张曲目小抄,当年的纪录片画面还捕捉到了那张小纸片。


1966年8月29日旧金山Candlestick公园,是Beatles的最后一场美国巡演,四人自己带了相机上台互拍留念,仿彿知道他们一时三刻不会再重临这样的场景。只是当时连他们自己大概也不会知道:这将成为Beatles史上最后一场公开演出。之后直到解散,他们只在1969年登上公司屋顶唱了一场类似「行为艺术」的演出,再也没有重回巡演的舞台。



贴在John Lennon吉他上的曲目小抄


至于那两张抄了曲目的纸片,并未在1966年巡演结束之后撕下,或许也有几分纪念那段疯狂岁月的意味吧。它们就这样待在琴身上,随著岁月而发黄、变脆。Lennon那把Rickenbacker 325,在他1980年遇刺身亡后,早已成为可望而不可及的「神器」,大概不太有机会被拿出来弹了。倒是McCartney那把Hofner 500/1跟着他转战江湖,几十年来始终在台上忠实地陪着主人。那纸1966年的曲目单也一直贴在琴身,成为它不可分离的「零件」之一。直到1997年,距离McCartney贴上那纸小抄已经31年,泛黄旧脆的状况愈来愈严重,将近无法辨识。它的主人这才决定把它取下,妥贴保管。那纸随手写下的曲目单,就这样供进了神龛,跻身「圣物」之林。


私密哒

SCRET SHARING说说你最想拿到谁的歌单呢?


回复以下关键字,阅读相关好文

古典 ‖ 摇滚 ‖ 爵士 ‖ 民族 ‖ 人物 ‖ 电影

好歌 ‖ 趣闻 ‖ 生活 ‖ 推荐



✎ 转载前请先通知并注明出处为

世界音乐公众号


感谢关注 世界音乐


在美的邊沿揭開另一個嶄新世界

媒体、投稿 stallion_era@163.com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