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项目成果 | 西双版纳:野象袭扰可提前预警

2015-09-10 山水自然保护中心

日前,亚洲象安全警报系统在云南省西双版纳州景洪市大渡岗乡关坪村空格六队安装完毕并投入使用。只要亚洲象在村寨周围活动,闪光报警和手机短信都能提醒当地居民对即将袭扰的亚洲象提前防范。

亚洲象是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中的旗舰物种。近年来随着西双版纳保护区周围人类活动范围的扩大以及气候变化的影响,亚洲象在村寨周围的活动日趋频繁,对当地居民的生产生活造成了一定压力,人象冲突时有发生。在西双版纳自然保护区周边,每年都会有村民意外死于野象脚下。


红外相机拍摄的野象图像

亚洲象安全警报系统项目由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和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共同申请建设。系统由13台红外相机作为数据获取手段,依托无线数据传输技术对红外相机进行远程管理,对亚洲象的活动信息进行远程预警和发布。

项目负责人邓云7日告诉记者,从2015年5月24日至9月4日的103天中,项目组在项目区内共监测到村寨周围的亚洲象活动39次,其中有35次活动被适时通报,共发布44次预警信息,86.36%的预警信息能够在相机发现亚洲象后的20分钟内通过手机短信发布至相关人员手中。此外,加装的无线警报系统,能够进一步通过远程遥控对报警灯进行控制,通过明显的闪光报警提醒当地居民对身边活动中的亚洲象提前采取对应防范措施。


红外相机拍摄的野象图像

邓云说,此次把关坪村空格六队作为试点,就是想通过监测,对野象进出的重要路口实施预警,让野象伤人事件不再发生。待系统成熟后,受扰多的村庄也将安装上警报系统,为人与象的现实共存提供必要的信息支持。新华社昆明9月7日电(记者岳冉冉)

也许这套预警系统能为解决人兽冲突提供一个可参考的解决方案。去年该项目负责人、中科院西双版纳植物园的青年科学家邓云打电话跟我表达了他的担忧:这个项目没有大量的数据,只是尝试解决旗舰种保护和当地社区发展之间的矛盾,后续写报告可能会有一些数据上的缺陷。我告诉他放心去做,报告写的再漂亮都比不上能切实解决问题。事实证明,青年科学家们拥有超强的解决问题能力。然而,中国科学界的体制并没有给青年科学家足够的资源和平台。如何给有解决问题能力、有改变世界理想的青年保护科学家以力量,值得思考。”

——李小龙 山水自然保护中心

澜沧江保护项目协调员


背景介绍

湄公河(澜沧江)是亚洲最重要的跨国水系之一,丰富的生物多样性为流域内七千万人提供了多种生态服务。然而近几十年来,流域内的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服务在气候变化和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开采下加速丧失。


2014年6月,山水自然保护中心发起“澜沧江保护基金”赠款项目,对有兴趣在澜沧江流域开展生态与文化多样性保护工作的社区、教育或科研机构、民间组织/团体、社会企业提供资助、科学指导、能力建设、交流合作,并组建“澜沧江保护联盟”。“澜沧江守护行动”系列文章,持续介绍部分入围项目,展示他们尚未广泛为人所知的守护行动。


本文主题项目即由山水自然保护中心资助。在2014年,共有超过40个项目成功获得了资助。资助项目组合涵盖了雪豹,以长臂猿及滇金丝猴为代表的灵长类动物,高山植物和濒危药用植物,兰科植物等优先物种,及优先保护地如碧罗雪山,德钦-云龙,大理-临沧,云南与老挝的南部边境以及三江源国家自然保护区的部分空缺区域等。


图片来源

亚洲象,亚洲现存的最大陆生动物,长达1米多的象牙,是雄象上颌突出口外的门齿,也是强有力的防卫武器。象的眼小耳大,耳朵向后可遮盖颈部两侧。四肢粗大强壮,前肢5趾,后肢4趾。尾短而细,皮厚多褶皱,全身被稀疏短毛。头顶为最高点,体长5—6米,身高2.1—3.6米,体重达3—5吨。我国的野生亚洲象仅分布于云南省南部与缅甸、老挝相邻的边境地区,数量十分稀少。属于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山水自然保护中心于2007年建立

我们通过观察、记录和研究自然

寻找和当地守护者一起保护自然的方式

我们在中国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

三江源、西南山地及澜沧江地区开展保护工作


给自然家园的守护者以力量希望更多人加入我们给予支持的各界朋友们我们感谢在山水的成长过程中标题山水自然保护中心
如何找到我们:微博:@山水自然保护中心邮箱:contact@shanshui.org网站:www.shanshui.org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