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小学语文把“外婆”改“姥姥”,以后都要唱《姥姥的澎湖湾》?

北京日报 2019-03-29


这两天,有个问题突然上升到了“人生哲学”的高度

你管妈妈的妈妈叫啥?

对于“妈妈的妈妈”应该怎么称呼,

相信很多北方同学会说,叫“姥姥”

同时,南方同学会站起来:明明是叫“外婆”


中国地域辽阔,方言众多,对于“外祖母”的称呼各地不尽相同,这很正常。没什么可分个高低的。


但是,近日的一则新闻却让网友们炸开了锅……


据说,上海的小学语文课本里,把“外婆”强行改成了“姥姥” 


前天,微博网友@鋼筆様子 爆料称,上海小学二年级的语文课文第24课《打碗碗花》 (李天芳著散文),原文中的“外婆”全部被改成了“姥姥”。



搜索课文原文可以发现,作者文章中写的全篇都是“外婆”



网友@白兔老爸 晒出女儿7年前的课本,那时候还是“外婆”,并没有做改动。



明明作者的原文是“外婆”,为啥非得改成“姥姥”呢?


据说,去年就有网友向上海教委反映过这事儿,得到的答复是这样的……



……啥?“外公”“外婆”只是方言?普通话里没这词么??


果不其然,这条消息一出,网友们就炸了……


@明天天气真好:我反而一直以为外婆外公都是普通话,姥姥才是方言


@躺在衣柜里的鱼:以后只能唱姥姥的澎湖湾


@青轰青罒v罒:我从小到大就没有叫过姥姥,都是外婆


@EvAngeLion_84244:狼外婆得改成,狼姥姥了 


@团掌大人:那周杰伦的《外婆》也得改成《姥姥》了


@烛影拾光:不尊重原著


著名足球评论员黄健翔也发微博评论道⬇️



看着大家的留言,小编不由泪流满面地唱了起来:摇啊摇,摇到姥姥桥,姥姥夸我好宝宝,我夸姥姥好姥姥……



不过……就算大家“外婆”被列作方言吐槽不已,词典上究竟是怎样表述的呢?


网友@月月熊特意去查了字典,发现这事儿还真有些蹊跷……


绿色2002版现代汉语词典,红色2005版。在2002版里,“外婆”一词的解释直接为“外祖母”,而2005版里“外婆”加上了【方言】标注。


……所以说,“外婆”一词变成方言,也就是不久前的事?


方言的存在感


作为一枚土生土长的南方人,小编也是从小“外婆”“外公”叫到大的。


还是看了《家有儿女》之类的北方电视剧,才知道北方人管外婆叫姥姥



何况,各地对于“外祖父母”也有不同的叫法。比如福建就流行叫“阿公”“阿嬷”。


如果词典真把“外婆”规定为方言,那小编也不想去争辩什么。


只不过……因为“外婆”是方言,就在课文里强行改成“姥姥”,把原作者的用词都生硬地替换掉,这不是很奇怪么?



这不由让人想起了河南的一篇报道……


上个月,郑州有一女士带着年迈的麻麻去逛超市,结果麻麻走丢了。


女士着急,跑去求助超市广播寻人:我麻麻只能听懂河南话,咱们可以用河南话广播吗?


超市工作人员:不行!只能用普通话!




据说事后超市解释,他们拒用郑州话广播,一是因为公共服务行业有使用普通话的规定。


但规定是死的人是活的,走失的老人根本听不懂普通话,你又何必用普通话去做无用功呢?如果走失的是歪果仁,你也要强行广播普通话么?


另一个原因,据说是超市觉得用方言广播会“影响超市形象”。


……这我就不明白了,这是嫌自己的家乡话土??



好吧……无可否认,不同人对于不同的方言,的确会有听感上的好恶。也就是哪些方言“好听”,哪些“不好听”


在微博上,也常有人对此进行讨论:


@再熬夜:你们除了标准普通话以外喜欢什么地方口音啊?我还挺喜欢京腔和粤语的,感觉听起来都好好听啊!! 


@海里有好多鱼:我超级喜欢重庆和四川人说话,让人开心的口音超爱!


@_Fawkes_:粤语就挺好听的


@totoroys:吴侬软语


@乐町东路:天津话也很有意思der!!!!!


@鹿有林:还有长沙话,贼亲切


@陈至臻绝不熬夜:我喜欢上海话和南京话,就很糯的感觉


@呢位林太k•:广东女孩子喜欢北京话!!!!哇那一口京片子真的不能再好听了


▲这是一个自带腔调的段子……


的确,对于方言咱们各有所爱,但是不喜欢自家的方言(或者认为“不够洋气”)就拒绝用方言广播,还怕影响了超市形象……那就太没必要了。


很多商场促销时会刻意用方言来拉近距离,许多城市的公交系统也在适当加入方言。这不但不会影响普通话的推广,反而使外地人觉得新鲜,让本地人感到亲切,不也挺好?


更何况,“方言”作为各地传统文化和民俗的瑰宝,如今也更为国家所重视,并加强保护着……


 2015年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启动一项为期五年的工程,记录并保护中国的“语言资源”。


北京语言大学一名学者说这是中国数十年来最大规模的一次调查,所取得的成果是关于中国语言文化的一部20卷巨著,已于去年出版。


到2020年,相关工作将进入新阶段。汉语正从这种关注中受益,上海在幼儿园推广方言,地方官员鼓励复兴方言版戏剧,春晚出现了南方口音……


▲17年春晚的小品里,北京人蔡明说起了上海腔


一个词是不是“方言”,怎么界定,这自有语言学/词源学的大佬来较真,咱们也插不上嘴。


但是,即便“外婆”真的是方言,就要被粗暴地替代掉……


……姥姥哟,那又何必呢。 


请给"外婆"们多一点生存空间

牛春梅

        

要不是上海教委把小学语文课本中一篇散文《打碗碗花》里的“外婆”改成“姥姥”,大概不少人还不知道“外婆”原来是方言。争议,也是普及知识的好时机。让大家涨了知识是好事,就是不知道上海教委的这番改动是否得到《打碗碗花》作者李天芳的同意,否则这可算是一种侵权,侵害了作者的保护作品完整权。


如果没有侵权,那也还有很多事情要做。让大家纠结的是,可能还有许多“外婆”需要变身“姥姥”,比如大家耳熟能详的小红帽的“狼外婆”,以后是不是得叫“狼姥姥”?更别扭的是,脑补一下你唱“澎湖湾,澎湖湾,姥姥(应为外婆)的澎湖湾……”的情形,就能感觉舌头和牙齿的不情不愿。妈妈们哼着小调哄孩子的时候,最好也别忘了,摇啊摇,要摇到姥姥桥,万一摇到外婆桥,孩子将来还得再把“外婆”变“姥姥”。


据媒体报道,上海教委对这种改动的说法是,

上海是一个国际化大都市,要营造多元、包容、开放、和谐的社会环境,希望上海的学生可以适当了解祖国语言的多样性。


不知道这种说法是不是对多元、开放、包容有什么误解,当“外婆”变成“姥姥”的时候,不恰恰是因为对语言的不包容、不开放、不多元吗?


小学课本选择文学作品是为了传递文学之美,而作家的创作都是字斟句酌,叫外婆还是叫姥姥,应该和作品中故事的发生地和人物密切相关,随便更改便是对文学本体的伤害,违背了选文的初衷。更何况原著作者李天芳本就是陕西人,显然外婆并非是上海一地的方言,而是一种可以被大众接受的方言。也有语言专家表示,外婆并非方言,姥姥倒是在某些词典里被明确界定为方言。


说起来,姥姥、外婆各有各的理。如果仅就《打碗碗花》一篇文章来看,外婆与姥姥的变化也许影响并不大,但这一改变真正触动网友神经的是对待方言的态度。


在许多人眼里,方言并不只是方言,更是一种乡愁的寄托。


随着人口向北上广这样的大城市涌入,方言变得越来越稀缺。留在大都市的异乡人丢掉了自己家乡的方言,操起了普通话,而大城市也因为外来人口太多,原住民说方言的机会也越来越少。因此无论在大城市还是小地方,这些年都有人在努力保护方言,让它们能够传承下去。因此当我们的课本如此生硬地对待方言,难免会引发关注和争议。


其实,普通话交流固然标准、方便,但是方言所具有的生动和美感也是不可代替的。作为语言教材的语文课本不妨多些对语言的尊重,给语言一些多元的生存空间,比如,别动我的“外婆”。    


你是哪里人?

你的方言里怎么称呼外祖母?

你最喜欢哪里的方言?

欢迎留言分享讨论!


来源:北京日报记者牛春梅 综合环球网


监制:王祎

编辑:宋佳音


推荐阅读



重磅!北京城市副中心控规草案征求意见


违规持有1.4亿理财产品!这一定是北大“最有经济头脑”的学院!


震惊!城管当街鞭抽商贩视频刷屏!谁给你滥施威风的权力?!


都看到这里了,点个赞再走吧↓↓↓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