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中秋,原来这么浪漫

北京日报 2019-03-29


今天就是中秋节了!

不过,除了赏月亮、吃月饼、能放假

你真的了解中秋节“本人”吗?


“中秋”,又称月夕

最早见于《周礼》

中国的农历里

一年分为四季

每季又分孟、仲、季

故秋季第二个月名为“仲秋”

因古人“中秋”与“仲秋”通用

“仲秋”的叫法慢慢变为“中秋”



《唐书·太宗记》载

“八月十五中秋节”

可见到了唐朝初年

中秋已成为固定节日


中秋节的盛行始于宋朝

到明清时成为最主要的节日之一

也是仅次于春节的

第二大传统节日



农历八月十五,

中秋,

三秋至此为半,

正是一年中最有诗意的时节。


中秋节,又称月夕、秋节、仲秋节、八月节、八月会、追月节、玩月节、拜月节、女儿节或团圆节。


中秋节当天,自古便有祭月、赏月、拜月、吃月饼、赏桂花、饮桂花酒、等习俗,流传至今,经久不息。


中秋节以月之圆兆人之团圆,寄托着思念故乡,思念亲人之情,祈盼丰收、幸福。


中秋习俗


赏月、拜月


月亮,自古以来

就是中国人

寄托思念的一种方式


思乡、念人

在这样清光万里的节日里

最易照见

这些倚窗赏月的人


相传古代齐国丑女无盐,幼年时曾虔诚拜月,长大后,以超群品德入宫,但未被宠幸。某年八月十五赏月,天子在月光下见到她,觉得她美丽出众,后立她为皇后,中秋拜月由此而来。月中嫦娥,以美貌著称,故少女拜月,愿“貌似嫦娥,面如皓月”。


在唐代,八月十五的活动还是很丰富的。这一天,最为活跃的是女性,特别是女孩子,后来广为流行的“女子拜月”,便是唐代女性中秋之夜最爱做的事情。



中秋赏月的风俗在唐代十分流行,许多诗人的名篇中都有咏月的诗句。到宋代,中秋赏月之风更盛,每逢这一日,“贵家结饰台榭,民间争占酒楼玩月”。


直到今天,一家人围坐在一起,欣赏皓月当空的美景仍是中秋佳节必不可少的活动之一。


观 潮


在古代

浙江一带除赏月外

观潮是又一中秋盛事


“江神河伯两醯鸡,

海若东来气吐霓。”

潮水吞天沃日、势极雄豪



中秋观潮的风俗由来已久,早在汉代枚乘的《七发》赋中就有了相当详尽的记述。汉以后,中秋观潮之风更盛。明朱廷焕《增补武林旧事》和宋吴自牧《梦粱录》也有观潮记载。


燃 灯


中秋之夜,有燃灯以助月色的风俗。如今湖广一带仍有用瓦片叠塔于塔上燃灯的节俗,江南一带则有制灯船的节俗。



猜谜、玩花灯


中秋玩花灯,

多集中在南方,

广东地区将花灯挂于高处,

称“树中秋”或“竖中秋”。



中秋月圆夜在公共场所挂着许多灯笼,人们都聚集在一起,猜灯笼身上写的谜语,因为是大多数年轻男女喜爱的活动,同时在这些活动上也传出爱情佳话,因此中秋猜灯谜也被衍生了一种男女相恋的形式。


摆兔儿爷


兔儿爷是中秋节期间,给孩子们玩耍娱乐的一种泥塑玩具。其形状是人形而有兔嘴兔耳。头上竖两只长耳朵,嘴是三瓣的兔子嘴,其他地方跟人没什么区别。



现在寻常市面上已见不到兔儿爷的踪影,只是作为民俗文物在民俗博物馆之类的地方展览,或者在工艺品商店里出售。


吃月饼


南宋吴自牧《梦梁录》中

始有月饼的记载

在彼时的临安城

月饼已是"市食点心"


古籍有载

"四时皆有,任便索唤"


而将月饼联系中秋

始于明朝

田汝成《西湖游览志余》中

已有明确记载


中秋民间以月饼相送

“取团圆之义”

月圆之意付诸于月饼

寓意月圆人圆



俗话说:“八月十五月正圆,中秋月饼香又甜”。人们把赏月与月饼结合在一起,寓意家人团圆,寄托思念。


赏桂花、饮桂花酒


“桂子月中落,

天香云外飘。”


中秋时节桂花飘香

食用桂花制作的各种食品

颇为盛行

以糕点、糖果最为多见


品一杯桂花蜜酒

与家人欢聚一堂



人们经常在中秋时食用桂花制作的各种食品,以糕点、糖果最为多见。


赏月、吃月饼、品桂花酒

这个中秋,

您怎么过?


综合:人民日报(ID:rmrbwx)、新华网、新华社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监制:王祎

编辑:赵晨蕊


推荐阅读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