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北京,与共和国共同成长|我们的奋斗①

长安观察 北京日报 2019-03-30



69年前,随着五星红旗冉冉升起,随着“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的豪迈宣告,一个新的纪元开启了。


从贫穷走向富裕,从封闭走向开放,从落后走向进步,从灰暗走向光明……如果将新中国成立以来的69年凝结为一部激昂交响,这些形容词就是其中跃动的音符。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中国人民走过了其他国家上百年的现代化发展历程,来到了距离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最近的历史节点上。


历史的细节,时常内有乾坤。贸易摩擦硝烟弥漫下的2018年,让世界看到了一个与刻板印象不太相符的中国。有论者形象地指出:现在的中国和美国,像是互换了一下身份:美国拒绝全球化,中国拥抱全球化;美国要求“美国第一”,中国欢迎世界搭便车;美国不管不顾“退退退”,中国造福世界提供“公共产品”……


国力的日益雄厚和国际地位的日益提升,让中国的形象愈发具体可感。这69年间,我们有过激情燃烧的岁月,也有困惑迷茫的年代;有过孤军奋战的封闭保守,也有走向世界的自信从容。


如果说社会主义新中国的建立,确立了支撑现代化建设的强有力制度体系,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那么改革开放这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则全面推动了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今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当这一历史性的时间节点与“国庆”这一宏大叙事主题相遇,我们或许更能体味这一关键抉择之于国家、之于北京、之于每个人的价值。


值伟大祖国69岁生日之际,长安观察(ID:bjrbplb)将推出系列评论文章,聚焦京华大地69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40年来的深刻变化,以我们身边的巨变呈现共和国发展的不凡历程,感受那些支撑祖国不断前行的深厚力量。


 

北京,伟大祖国的首都。特殊的定位,让这里的一切都带有国家发展的深刻印记。

 

△北京国贸夜景。


楼高、路宽、厚重、大气……这是很多人对北京的“第一印象”。而支撑起这种感观的,离不开那些记载着城市成长年轮的地标建筑。


天安门广场、人民大会堂、军事博物馆、国家图书馆……这些人们来到北京的必看之所,长安街、二环、三环、四环……这些人们游览北京的必行之路,寄托着多少国人对首都的共同记忆。而这些地标的诞生,多多少少都与“国庆”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1959年9月,人民大会堂外景。


1959年秋天,人民大会堂、军事博物馆、工人体育场等恢弘工程火速竣工,北京“十大建筑”之称不胫而走。这“十大”,是为迎接新中国成立十周年而建,同步进行的,还有天安门广场的扩建工程和长安街的拓宽工程。


“十大建筑”建在北京,却是实实在在的国家工程,解决的也都是新中国成立之初各方面的“燃眉之急”。就说人民大会堂吧,那会儿全国连个开人民代表大会的地方都没有,许多大型会议、国家领导人接见外宾的任务都被安排到刚建成的北京体育馆进行。


△1959年9月30日,《北京日报》5版。


更重要的是,这“十大建筑”是在材料设备、施工力量严重不足,苏联专家全部撤出的背景下,靠我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建成的。这批世界建筑史上的奇迹,彰显了中国“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更成为一代代人触碰那段创业岁月的情感寄托。


当时针拨转至1978年,改革春风吹拂中华大地。当年的《人民日报》国庆社论以“万水千山只等闲”为题,发起了向“一个强大的、现代化的社会主义中国”进军的号召。1979年,新中国成立30周年,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的第一个国庆节前夕,新首都国际机场候机楼终于建成。


△1979年9月,候机楼及停机坪、停车场等全貌。


当时的《北京日报》在头版这样写道:它南边那条三百多米长的悬挑式车道,象银河从身前擦过;北边的两条各长一百一十米的廊道卫星,象东方巨人伸出的双臂,欢迎从空中飞来的五大洲朋友。


首都机场往往被称为“国门”,“改革开放”四个字,在这一地标上体现得淋漓尽致。据报道,彼时候机楼卫星式的设计,正是在参考了美国纽约机场、法国戴高乐机场、日本的成田国际机场等之后,并结合我国国情的综合选择,可被视为中国与世界接轨的重要尝试。


改革开放后,北京城市建设加速。到了1980年代中期,市区建成区达360平方公里,比解放前扩大了两倍多,东西长安街由过去的3.8公里长,十来米宽,扩展成40公里长、20至80米宽、横贯市中心的大道。


△1991年11月,十里长街挂彩旗。


1992年1月17日,一趟专列从北京驶出,奔向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沿。88岁高龄的邓小平,启动了一次决定中国发展命运的历史行程。“东方风来满眼春”,“南巡讲话”解放了全国的思想,也驱动着北京的发展。当年的《人民日报》国庆社论以“看神州大地充满生机”为题,呼唤大家“看准了的,就大胆地试,大胆地闯”。


作为国庆献礼工程,北京二环路于9月建成通车。这条中国首个全封闭、全立交、没有红绿灯的城市快速环路,打开了城市规划建设的新视角。其建设过程本身,就是一个不断解放思想、大胆闯试的过程。《北京日报》刊发长篇通讯“北京的虹”记录了“二环路”上的一座座立交桥:“多姿多彩,立体交叉的桥与环环相通、方方辐射的路相得益彰,相映生辉,已经初步铺就了首都向现代化腾飞的立体化的公路交通网络。


△1995年6月,邮电部发行《北京立交桥》邮票。


1998年,改革开放20周年。“国庆”前夕,北京地铁天安门东、西站主体工程完工,这条即将贯通的地下“长安街”或许很难预见,短短几年之后,自己就能把北京最重要的政治、商业、文化,居住、休闲等资源充分串联,更难以预见,如今的北京已经成为世界地铁运营里程第二长的城市。


△1998年10月,地铁复八线隧道全线贯通 。


1990年代以来,北京城“一年一个样”,四环、五环都成了市区,现代化建筑不断拔地升天,叫不上名儿的新楼越来越多,连老北京也经常认不着路了。


2000年和2009年,北京日报报业集团曾主办过两次“十大建筑”评选。1990年代的“十大”多与亚运相关,新世纪的“十大”则多与奥运相关。从亚运会,这一中国举办的第一次综合性的国际体育大赛,到一场“无与伦比”的奥运会,中国在改革开放的浪潮中,与世界同频共振,书写着发展的奇迹。


△1990年9月,鸟瞰亚运城。


△2008年8月7日,“鸟巢”准备就绪,等待开幕式。


时间向前,北京向上。在“做加法”模式下发展了30多年后,今天的北京已经进入“做减法”的新阶段。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科技创新中心,这“四个中心”标定了首都的功能定位,也标定了首都再谋发展的逻辑起点。减量发展、绿色发展、创新发展,是首都追求高质量发展的鲜明特征。


△2017年8月,阜内大街上,白塔和红墙相互掩映。


今年“国庆”前夕,北京发布新版产业禁限目录,提出在东城区、西城区,禁止新建房地产开发经营中的住宅类项目,但棚户区改造、危房及老旧小区改造、文物保护区改造除外。这某种程度意味着,将来新“十大建筑”可能会减少,但这座城市的宜居程度、文化底蕴、创新水平将越来越高。


这将是一场更深层次的变革,今天的中国人,今天的北京人,正满怀自信地面向未来、创造未来、引领未来。



来源:北京日报(ID:Beijing_Daily)

作者:张砥

历史资料来源:北京日报图文数据库、北晚新视觉


监制:王军华

编辑:赵晨蕊


推荐阅读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