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越微信,越无语?你的微信里有多少“尬聊群”

北京日报理论周刊 北京日报 2019-04-25


你是否也遇到过这样的情况?

“越微信,越无语”

似乎成了普遍的社会现象



尤其是许多微信群,已沦为消息发布和信息链接的工具,许多微信群甚至数个月“休眠”,无人理睬,无人发言。

一些网友在群里偶尔冒泡,也要通过发红包来刺激交流。但是,在“谢谢老板”和点赞之后,很快变得鸦雀无声。而一些微信群里对社会热点的讨论,往往是某人发出“邀请”以后,少有人“接话”,有时讨论几句,便无话可说,“尬聊”已是许多用户面临的共同社交困境。

尽管许多人拥有上千人规模的朋友圈,但打开通讯录,却很难找到情感沟通的对象。有时,偶尔想到久不联系的好友,在微信里面寒暄几句,又是“尬聊”,对话无法继续。


于是,即便是好友之间,在微信上也会出现“寒暄式社交”,“客气”成为许多用户的共同心态,既然没有了共同语言,说几句客套话,应付“尬聊”的局面,或者随手点赞一下,便匆匆收场。



我们有了最便捷的社交工具,却不能利用它很好地交流,更难以与朋友进行深度沟通。这也许是微信社交面对的共同情感困境。

    

同时,过度点赞行为,不仅没有形成共同的价值观念,而且还消解网络社群的凝聚力和文化意义。


无论是QQ群还是微信朋友圈,网络社交平台是社群活动的主要场域。由于网络社群的活动以个体的参与为前提,我们加入某个群,成为群体成员,就希望通过群体交流,获取和分享情感体验。因此,在网络社群中,通过各种形式激发个体的积极性,尤其是针对某些公共话题进行充分讨论,是网络民主的重要实现形式,也是实现群体团结的重要途径。

但是,在网络群体讨论时,许多人往往不看议题,不关注群体发言动态,无论对错,不分场合,一味以“点赞”表达自我存在,这种过度的点赞行为,使正常的讨论经常被割裂,被打断,被误导。有时,由于不恰当的点赞甚至会导致群体成员的“集体沉默”,既然很多人都点赞了,再表达不同意见便不合时宜。



在各种网络社群中,无原则、无底线的点赞随处可见。一些商家和机构甚至雇佣水军进行跟帖式“点赞”,形成所谓的“点赞式”意见,制造“同意”的假象,以此误导舆论和公众。

    

过度的点赞式参与,对于网络社群的共识和团结具有一定的负面影响,而别有用心的人利用点赞误导舆论,则直接损害了一些网络社群的公共利益和文化共享。


我们看到,一些微信群在建立之初,群体成员热衷于问题讨论,气氛较为活跃。但是由于一些成员不愿发表有价值的观念,也不愿评论他人的意见,为了迎合上级、同事或者利益相关者的意见,不发言,就点赞。当群内出现较多的点赞符号时,群内的对话文本便被“点赞”分裂。点赞之风越盛行,群体对话就越难以进行,群体互动便流于形式。

因此,尽管各种网络社交群体极为繁多,但许多网络社群缺乏积极对话的氛围,群体情感互动的效果并不明显。

    


可见,随意点赞这一漫不经心的“拇指运动”,在形式上制造了“同意”的表象。在网络社交中,点赞符号是累积得最为繁荣的景观,尤其在各种微信群中,“点赞”甚至取代了语言文字的交流,成为通识性符号。


当“一律点赞”成为正确而流行的做法时,群体文化的同质性更为明显。许多网友感叹:“阅遍万群,尽是点赞”。除了转发的消息有些差异外,在各种同学群、同乡群、同事群中,“大拇指”符号随处可见,交流却愈加稀缺。


漫画朋友圈点赞 北京晚报记者李嘉/图


我们看到了充满“点赞”的和谐表象,但却不能从群体中获取交流的情感能量。


来源:北京日报·理论周刊(作者:蒋建国,华南理工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


监制:王然

编辑:苏越


推荐阅读


微信改版后找不到我们?

手把手教你把北京日报设星标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