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大学回应“学伴”项目争议,亲历者这样说……
一个留学生配三个异性学伴?
不存在的!
今天下午,山东大学对引发广泛争议的留学生“学伴”项目作出回应。表达歉意的同时声明:“不存在1名男留学生对应3名女生学伴的情况”。
情况说明
@山东大学今天发布情况说明称: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由于审核把关不严,在相关报名表格中出现“结交外国异性友人”不当选项等问题,引发不良影响,对此我们深表歉意。我们向关心山东大学发展的社会各界人士表示诚挚感谢,对广大网友的批评建议诚恳对待。
山东大学指出,学校实施中外学生“学伴”项目,旨在通过中外学生互相学习,促进学业进步及文化交流。该项目对自愿报名的中外学生进行选拔,要求参与项目的学生严格遵守相关规定。参与学生以小组制方式开展学习交流活动,不存在1名男留学生对应3名女生学伴的情况。项目开展以来,受到中外学生欢迎。
下一步,山东大学将对“学伴”项目进行全面评估,认真总结反思,不断改进工作,不负社会各界对山东大学的期望。
此前报道
7月6日,有微博网友曝出山东大学留学生“学伴”(Buddy)项目,并表达一些质疑。
据澎湃新闻报道,山东大学教师接受采访称“学伴”项目施行后普遍受到学生的欢迎,“报名积极,学生反馈也比较好”。对于网络舆论的质疑,该教师表示系恶意曲解。
山东大学官方曾多次表示,“学伴”项目旨在促进中外文化交流。
2016年,山东大学官网曾发布一份《关于学历生报名“学伴”项目的通知》,其中写道,留学生办公室可以为你介绍一位“学伴”,你可以和“学伴”一起学习语言,一起讨论生活,一起参加活动,一起品味美食。
同年12月,山东大学官网以《中外大学生结成百余对“学伴” 促文化民间交流》为题进行报道,其中提到,山东大学28个学院的244名中外学生5日举行见面会,并结成122对“学伴”。他们现场进行互动了解,开启学习交流之旅。
据介绍,这是学校首次尝试举办中外学生结伴交流活动,旨在促进中外学生间的相互了解与学习交流,帮助国际学生更好地融入中国语境,也鼓励中国学生拓展国际视野。学生们通过交流来取长补短,增进友谊,带动中国文化走出去,让世界文化走进来。
2018年山东大学“学伴”参与现场 图片来自山大研究生会微信公众号
“学伴项目”由山东大学统筹实施,参加项目的学生须为山东大学正式注册的学生(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参加“学伴项目”最长有效期为1年,有效期满后,学生可提交书面申请继续参加。
亲历者说
7月11日,一名自称是刚毕业的山东大学女生默默(化名)非常气愤,她告诉记者,自己就曾是学伴成员,而且参加的都是群体活动。同时,默默还对微博的一些质疑作了解释:“男生女生都有很多去的,中国人是女生多,外国人也是女生多啊,都是自愿报名。”
2017年山东大学“学伴”活动现场合影留念。
默默还表示,学校举办的活动都是集体活动,就是一群中国学生和外国学生一起参加,然后交流。“印象里,学校办过冬天一起包饺子的活动,办过学中国书法的活动,这么弘扬中国文化的活动,到了一些网民口中怎么就成了崇洋媚外?”默默向记者详细讲述了作为学伴的体验和收获,“参加这个活动,我认识了好几个漂亮的韩国小姐姐,没有韩国男生,而且小姐姐们也非常nice,她们回国之后也偶尔还有联系。”
2018年山大“学伴”参与现场 图片来自山大研究生会微信公众号
还有山东大学学子回应:
“由于外国学生与中国学生数量比例悬殊,有的中国学生希望与英语母语者进行学习,因此,面对资源紧张情况下,出现了1对多的情况。另外,很多学伴组合,并没有坚持下来,或者可以说,只见过一次面,就再也没有下文了,一直保持联系的很少。”
另外,记者在山东大学官网上也看到,不少学伴参与者谈心得。有人提到:
“21天的学伴计划,给个人带来的是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而给整个班级甚至学院,带来的是良好的学习氛围。”
北京日报(ID:Beijing_Daily)综合@山东大学、澎湃新闻、红星新闻、潇湘晨报
监制:王然
编辑:姜晶晶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