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北京:集中隔离人员解除隔离后,建议继续居家观察7天

北京日报 北京日报 2020-08-21


4月18日,在北京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上,北京市疾控中心副主任刘晓峰发布了集中隔离点隔离人员解除隔离后的健康提示。



刘晓峰说,当前北京市疫情虽然处于低发态势,但境外输入仍带来零散病例,存在较大隐患和风险。特别是近期个别境外输入病例引起了聚集性关联病例,又一次敲响警钟,防控工作仍然存在严峻性和复杂性,市民朋友切不能掉以轻心,零病例并不是零风险。


北京市仍要继续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防控策略。按照市委市政府“防松劲、防漏洞、防反弹”的要求,切实精准科学落实各项防控措施。在日常活动中仍应保持安全的社交距离,戴好口罩,注意个人防护,注意手部卫生,坚持将各项防控举措融入日常生活。


在这里,再次提示有疫情高发国家和地区旅居史、确诊病例接触史等流行病学史的人员,更应密切关注自己的健康状况,一旦出现异常症状应及时就医排查。建议集中隔离人员在解除14天隔离期后,继续居家观察7天,居家期间继续做好个人防护,保护自己、保护他人。



疾控部门特别提出以下几点提示:


一、尽量单独居住或单间居住,保持居室通风,必须单独用餐,有条件时使用专用厕所,并及时清洁消毒。


二、建议由亲朋协助提供生活必需品,避免外出和聚集性活动,减少与他人接触,尤其远离年龄较大或体质较弱的高危人群。


三、单独居住可不戴口罩;在进入和家庭成员共用空间时保持一米以上距离,双方均应佩戴医用口罩。口罩被分泌物弄湿或弄脏时,立即更换。


四、勤洗手。每次洗手时使用肥皂和流动水并持续至少20秒。


五、避免用手接触口、鼻、眼,打喷嚏或咳嗽时用纸巾、口罩或手肘遮住口鼻。


六、每日至少一次使用湿抹布、湿拖把对房间进行清扫,以保持清洁为主,预防性消毒为辅。


七、每日至少早晚各测体温一次,密切关注自身是否出现发烧、咳嗽等症状或其他相关症状。


八、若出现发烧、咳嗽等不适症状时,即使十分轻微,也应立即向社区工作人员报告,佩戴医用口罩前往就近的发热门诊,并主动告知医生旅行史、接触史和隔离观察情况,便于及时诊断,不存侥幸心理。


解除医学观察的人员要纳入社区健康管理


会上,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政府新闻办主任、市政府新闻发言人徐和建表示,当前,疫情防控向好态势进一步巩固,但保持疫情防控成果、防止疫情反弹的任务繁重,必须倍加珍惜来之不易的防控成绩,绷紧疫情防控这根弦,抓紧抓实抓细常态化疫情防控,因时因事完善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各项措施,并切实抓好落实。广大市民群众做好个人防护,全力以赴防松劲、防漏洞、防反弹。



要继续加强北京市疫情防控工作,为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经济社会秩序全面恢复提供有力保障。要精准抓好内防反弹工作,对新增本土境外输入关联性确诊病例,要加强流行病学调查,及时发现其中暴露出来的防控问题,加固薄弱环节,补上短板漏洞。

 

要加强对所有居家或集中医学观察人员的管理,坚持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统一规范标准,抓实抓细防疫措施,解除医学观察的人员要纳入社区健康管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要提高发现能力,一旦发现或接报告有症状人员应及时送医就诊。


严格执行室内体育健身场所限制开放的规定。扩大核酸检测范围,对重点人群实行应检尽检,对其他人群实行愿检尽检。广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开展城乡周末大扫除,清洁环境、消除疾病和疫情传染的土壤和环境。

 

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在稳的基础上积极进取,在常态化疫情防控中全面推进复工复产达产,复商复市,恢复正常经济社会秩序,培育壮大新的增长点增长极,牢牢把握发展主动权,继续抓紧抓实抓细各项准备工作,确保初高三安全有序如期开学,确保线上教学保持教育水平。



北京日报客户端记者 李祺瑶 贾晓宏
视频剪辑:满志禹

监制:张鹏
编辑:苏越、张小英

推荐阅读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