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个小时,中日友好医院建起9座核酸采样“方舱”
自新发地市场出现感染病例后,加强医疗机构发热门诊排查管理成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前哨。
尽管核酸检测定点不断增加,也难以满足市民的核酸检测应急需求。
为满足北京市民的核酸检测需求,面对提升检测能力首要解决的空间问题,中日友好医院迅速启动应急机制。6月13日下午,该院经研究决定在院内迅速筹建2号门及樱花园区域核酸检测采集点,力争在6月15日令医院日均核酸检测量倍增。
鉴于移动板房施工时间长,后期环境恢复成本高等问题,为尽早满足短期内集中完成大规模采样的应急需求,医院决定采购集装箱改造成应急方舱。
13日24时,装载着3个集装箱的运输卡车抵达医院。吊装,打孔加固,截至凌晨2时,基建工程已经完成。
既要满足院感防控需求,又要符合检测条件。按照“洁污分流、医患分流、人物分流”的原则,勤保处等部门通过设置路标指引、路线规定、流程优化等举措来为医护工作者和来院患者提供安全可靠的环境。
6月15日,为进一步疏解高峰时段人员聚集,勤保处又连夜调配6只集装箱,分别安置在发热门诊和B栋入口处,作为新增患者核酸监测点、工作人员休整区和采血点使用,为保证核酸检测能力提供必要支撑。
忙碌的身影中,很多人都参与过几个月前医院援鄂抗疫医疗队出发时的物资筹备。勤保处物资科常卫红说:“相比于1月底,物资供给能力更加充分。同时,我们在前期的疫情防控工作中已经积累了充足的应急经验,这也是紧急改造高效完成的原因之一。”
全程参与“方舱”安装改造的动力科科长阎峰表示:“作为后勤保障部门,我们时刻做好准备,严格落实操作细节,为临床科室提供必要支持,为市民群众检疫检测提供更多方便。”
北京日报客户端记者 刘欢 通讯员 朱文赫 仇玉青
监制:张力
编辑:初心
实习生:王宇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