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不消费也能点评?不能靠饭托点评忽悠大众

北京日报 2020-09-16


决定去哪里消费之前,先刷刷大众点评。这已经是很多人的习惯动作了。作为一个老牌的独立第三方消费点评网站,大众点评受到很多人的信任。


但老网站也会遇到新问题。据人民网报道,《人民投诉直通车》栏目近日接到大众点评商家刘女士的投诉,称她的线上商店出现一些莫名其妙的差评,同时一些好评也被屏蔽。


图源:视觉中国


另据报道,一些网红店正是靠刷单走红,包括牙科诊所、月子中心在内的不少商家,都有偿找高级写手刷好评来让自己变成网红店,这些写手当然没有发生过真实消费。


甚至还有专门从事这一灰色产业的中介机构,商家支付一定佣金,中介就能按照商家的需求提升销量、信誉、好评量,进而提升商家在平台同类商铺中的排名。


无论刷好评还是乱写差评,都暴露了大众点评的一个颇为令人遗憾的规则:注册用户在没有任何消费的情况下,就可以进行点评,并且可以选择匿名。


尽管有些广场、景点等是免费的,所以也就不存在“消费后”一说,但发生支付交易的商家还是大多数。当然,在点评的具体细分中,也存在“消费后点评”这个标签,看起来是平台方一种查漏补缺的做法。


大众点评上有“消费后点评”“体验用户点评”等标签


遗憾的是,很多用户并不会看的那么细;另一方面,如果商家真的想刷好评,完全可以给自己的托儿报销。归根到底,线下的事儿,线上没法求证。这里面就给了“职业差评师”或者“职业刷单手”巨大的操作空间。


钻空子的人渔利,受伤害的,除了老实本分做生意的商家,还有制定规则的大众点评自己。一个以独立第三方消费点评起家的网站,“独立”二字应该是其不变的初心。


在资本当道的商场,做到这一点确实不容易,所以就更要求大众点评能够从源头上制定好完备的规则,引导用户认真点评,而不是瞎评乱评,甚至弄虚作假。平台更应该主动承担起更多更细的审核任务,严厉打击“挟差评以令商户”的恶劣行为。


第三方点评的生意经不能念歪。以长远眼光来看,一个独立的、有原则的点评平台,才会带来更大更多的生意,而这生意不能建立在干预或诱导每一个用户的评价上。


平台应该加强监管,调动方方面面的监督力量,最大限度地保障独立、公平、契约精神。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维护商家和消费者双方的利益,同时获得自身的长远发展。


北京日报客户端记者 张丽


监制:童曙泉

编辑:张小英


推荐阅读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