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淀鸡娃”系列公号背后是本生意经?网友热议
近日,有自媒体发文曝光“海淀鸡娃”一系列微信公众号背后的集团运作内幕。文章发出后,当事人之一“肥肠妈”发表声明,此事也引发网友对“鸡娃”“贩卖焦虑”的关注和热议。
(“鸡娃”意为打鸡血式教育孩子)
“海淀鸡娃”号
背后的集团运作
“肥肠妈”回应称侵害名誉
“海淀帮”集体改名
密集教养方式
背后是“育儿陷阱”的恐慌
不同的家庭虽各有各的“鸡娃”之道,但他们的悲喜是相通的。
几乎每隔一段时间,教育焦虑都会以各种面目、借着各种梗卷土重来,不少人虽“身经百战”但仍无招架之力。不少人在虚拟社区吐槽或抱怨、指责或反叛,但一旦回到现实社会,却还是选择继续自己的“鸡娃”大计。
更为现实的是,在一个容错率比较低的社会,谁也不愿意因为自身的经济社会地位造成育儿差距,而育儿差距又将孕育出更多的不平等。育儿差距如何导致价值的不平等?
《不平等的童年》一书的作者研究指出,相比成就自然式的培养方式,童年经过协作培养的儿童在未来更有资本变成社会利润。说得直白些,经过密集教养的儿童在长大之后能赚取更多的收入和获得更高的社会地位。一些收入一般的家庭,在给孩子报课外班的事情上从来不犹豫,背后很可能是“育儿陷阱”带来的恐慌。
过去40多年的改革开放,让现在这一代中小学生的父母享受到了巨大的发展红利,他们也因此被称作“站在自动扶梯上的人”。他们只要随着时代的浪潮一同向前,就能收获体面的生活,积累到一定的社会财富。到了他们的孩子这一代,面临的是依旧稀缺的优质资源和更为残酷的淘汰机制,在此背景下,教育的经济利益被进一步放大,更多父母下场加入育儿“拼杀战”也就不足为奇。
对于选择了密集教养方式的家庭来说,父母俨然成为经纪人,在体制内外所提供的诸多课程等资源中进行挑选,并为他们的孩子重组制定出最佳的资源组合。在这场堪称参数化的设计中,不同孩子拿到的设计规则和具体参数不同,但输出端的结果则并无大异。
这种“殊途同归”,从育儿经济学的角度来说,对照以往的参照系,或许是没错的,但当这么多的孩子经此“参数化设计”都达到同一个或者相似的结果,还会有赢家吗?当技术重塑生活的进程加快,按照旧经验进行的参数设计,还能完美适配新社会吗?即便在这场激烈的育儿竞赛中取得了经济学意义上的成功,又有多少会是孩子真心期待的结果、真心想要的生活呢?
我们尽可以自嘲或者嘲讽“鸡娃”者,但是然后呢?每个人都没有确切答案,也都在等待一个答案。
推荐阅读
近期热门视频
更多精彩视频,尽在北京日报视频号,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