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4日中午,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新闻发布会在人民大会堂新闻发布厅举行,大会发言人张业遂就大会议程和人大工作相关问题回答中外记者提问。
张业遂介绍,十三届全国人大实有代表2951人,目前已有2801人向大会报到,大会各项准备工作已全部就绪。大会将于3月5日上午开幕,3月11日上午闭幕,会期6天半,共有10项议程。
在介绍过去一年立法工作时,张业遂说,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围绕党和国家事业发展需要,加强重点领域、新兴领域、涉外领域立法,坚持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在立法提速同时更加注重提升立法质量和立法社会效果。在加强宪法实施和监督方面,全面修改香港基本法附件一和附件二,形成一套符合香港法律地位和实际情况的民主选举制度,维护宪法和香港基本法确定的香港特别行政区宪制秩序,确保一国两制行稳致远。制定监察官法,对正确行使监察权提供法治保障。在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方面,主要是制定海南自由贸易港法,在法治轨道上打造我国开放型经济新高地;制定乡村振兴促进法。在健全国家安全法治体系方面,主要是制定反外国制裁法、陆地国界法、数据安全法。在加强民生和社会领域立法方面,主要是制定反食品浪费法、个人信息保护法、噪声污染防治法。在回答香港记者关于制定出台反外国制裁法的目的等有关问题时,张业遂表示,通过立法反制外国制裁、干涉和长臂管辖,是很多国家的通常做法。反外国制裁法是一部指向性、针对性很强的专门法律。法律突出一个“反”字,中国不惹事,但也不怕事。对那些动辄挥舞制裁大棒的霸凌行径,我国通过法律手段坚定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保护中国公民、组织的合法权益。中国一贯主张在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下发展同各国的友好关系,一贯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反外国制裁法是应对遏制打压的防御措施,与一些国家的单边制裁有本质区别。
关于中国的疫情防控政策,如何在坚持“动态清零”与保持经济平稳运行之间达成平衡,张业遂说,“动态清零”是在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总策略,认真总结各地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提出的防控方针。
主要有三方面内容:一是及时主动发现传染源;二是快速采取公共卫生和社会干预措施,追踪管理密接人员切断传播途径;三是有效救治患者。这样做的目标是,通过快速精准的全链条防控措施,实现以最小成本取得最大成效。张业遂强调,“动态清零”不是要追求零感染,而是要尽快把疫情控制住。去年以来,中国内地疫情出现多点散发,部分城市采取了一系列防控措施,虽然这些措施对生产生活产生了一些影响,但这些影响是短期的,波及范围也是有限的,可以保证全国绝大多数地区和绝大多数人正常的生产生活。“当然任何疫情防控措施都会有一些代价,但是与保护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相比,这些代价是值得的。”张业遂说,事实证明,“动态清零”的做法符合中国的实际情况,路子是对的,效果是好的。无论从确诊死亡数字看,还是从经济发展数据看,中国都是世界上防疫工作最成功的国家之一。“正是坚持了有力、有效的防控措施,中国在保持自身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为维护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畅通和世界经济增长作出了重要贡献。”张业遂说。
中国是对外提供疫苗最多的国家
将再向非洲、东盟国家提供11.5亿剂
在回答关于新冠疫苗的问题时,张业遂说,疫情暴发初期,习近平主席就曾宣布,在中国新冠疫苗完成研发并投入使用后,将作为全球公共产品。之后,习近平主席进一步提出全球疫苗合作行动倡议,要确保疫苗作为全球公共产品得到公平分配,特别是要使发展中国家获益。张业遂分享了一组最新数据:到目前为止,中国已经向12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提供了超过21亿剂疫苗,占据中国以外全球疫苗使用总量的三分之一,是对外提供疫苗最多的国家。120多个国家中,绝大多数是发展中国家。张业遂说,中国将继续坚持把发展中国家作为疫苗合作的主要伙伴,近期,习近平主席宣布将再向非洲国家提供10亿剂疫苗,其中6亿剂为无偿援助,4亿剂为中方企业与有关非洲国家联合生产等方式提供,助力非洲国家实现非盟确定的在2022年实现60%非洲人口接种疫苗的目标;再向东盟国家提供约1.5亿剂的疫苗无偿援助。中国也重视并积极推动疫苗研发、生产、分配的国际合作。中国的一些企业与多个发展中国家合作生产并灌装疫苗,与多个发展中国家签署联合生产疫苗协议,初步形成了超过10亿剂的年产能。对于记者提到的mRNA疫苗相关情况,张业遂称,中国国内的一些企业正在进行研发,并且取得了积极进展。
近期热门视频
更多精彩视频,尽在北京日报视频号,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