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什么造成了核酸检测“假阳性”?国家卫健委解读

北京日报 2022-05-27


5月23日,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卫健委医政医管局监察专员郭燕红介绍,核酸检测是诊断新冠病毒感染的金标准,利用核酸检测可以尽早发现感染者,锁定感染范围,为疫情防控工作起到了“前哨”的关键作用。


据专家介绍,尽管核酸检测特异性是100%,但实际工作中,实验室可能会因实验过程以及操作造成污染,导致假阳性。国家卫健委方面已就此做了一些分析,大规模核酸检测过程中,由于样本量大,加上采用停人不停机的连续工作方式,无法保证每个扩增管都是密闭的,有可能造成假阳性。样本之间检测过程中有可能发生交叉污染。此外,还有个别实验室没有严格按工作程序进行操作,也可能造成假阳性的后果。


郭燕红说,这些情况其实都不意味着核酸检测面对奥密克戎毒株的敏感性有所下降。核酸检测依然是检出新冠病毒的一个关键技术手段。

为了最大限度的避免出现“假阳性”,国家卫健委要求各检测机构要进一步落实核酸检测的技术指南和工作规程的要求,特别是要做好质控管理,针对一些容易发生问题的环节,要强化工作要求和措施落实,严格落实实验室环境的清洁消毒,降低实验室污染的可能。

在加强做好实验室质评工作的基础上,也进一步加大对核酸检测机构的监督检查力度,特别强调要依法执业,要严格检测质量。对于违法违规行为,要坚决进行严肃查处,并在全国进行通报。
北京日报(ID:Beijing_Daily)记者 孙乐琪 李祺瑶【转载请注明来源:北京日报微信公众号】

监制:张力
编辑:车社

推荐阅读




近期热门视频

更多精彩视频,尽在北京日报视频号,欢迎关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