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已处置超319万条!
如网暴、诈骗一般,不实信息同样是不良社会因素在互联网平台的映射,并因互联网的特点被快速扩大和加速传播。近年来,短视频成为不实信息传播的主要通道之一。8月16日,抖音举办“治理不实信息开放日”,打击、整治平台内不实信息。然而,基于不实信息产生和传播特点,多方共同治理才是解决不实信息泛滥的最好方式。
不实信息虽然包括谣言,但是不仅仅是谣言。所谓不实信息,从源头开始,是人们利用辅助工具等方法,或用于打造虚假人设,并最终以谣言的形式传播的信息。目前网络平台中常见的不实信息主要有虚假的专业知识和庞杂的社会类新闻两种形式。而不实信息的产生主要包括主观编造、传递失真、接收偏差三个环节,具体表现为日常主动编造、重大事件中蹭热仿冒、演绎摆拍被当作真实事件传播、以讹传讹、信息传递不完整等情况。
不实信息的特点决定了其易于扩散传播。不实信息大多有较强的煽动性。大多数不实信息会通过制造冲突矛盾挑起受众情绪,实现广泛传播。例如,7月有消息称,贵州六盘水一位患病女士被其家人赶出家门,通过直播筹款后又被丈夫欺压。4月有用户上传视频,称有“居民私自外出被防疫志愿者剃头”。这些信息经核实后均为不实信息。同时,不实信息传播性强。不实信息更倾向于群体传播和人际传播,这样的模式使受众自由生产信息,也可以使个体情绪广泛社会化传播。此外,不实信息的隐蔽性更强。部分不实信息以真实信息为支撑和缘由,由此形成了真假混杂的不实信息往往比纯粹的恶意谣言更具有迷惑性。
基于不实信息的特点,治理不实信息是必然的选择。从受众角度来说,不实信息易造成愤怒、恐慌等各种社会情绪。同时,不实信息会给受众心中埋下对媒介环境不信任的种子。当不实信息增加事件的不确定性,将导致人们对网络平台途径的信息产生怀疑、厌倦甚至麻木,并逐渐失去信任。从平台角度来说,无论是普通虚假信息成为关注焦点,还是焦点事件中,新生仿冒、跟风的不实内容,都易成为平台“污点”,使平台的公信力大大降低。
以抖音为例。抖音强调“用户的信任比点击量更重要”。抖音认为,流量背后的本质是人,人对平台的信任,至关重要。
对于受众来说,不实信息的影响难以消除。受众接收不实信息后就很难将其从大脑中驱逐出去,即便被告知了该信息不实,日后再回想起来的时候,很可能会再次把它当作事实。同时,纠正的信息可能重申了不实信息,使不实信息更为人熟知。
对于平台来说,不实信息的产生和传播总是快过对其的治理,实际上存在着杜绝难、核实难、辟谣难三大问题。不实信息在前期难以发觉与判断,只有其达到一定量级时,才有机会发现并研判,最终加以治理并预防再发酵。而抖音的治理手段,也是在前期较为单薄,越往后期越丰富越精准。
因此,不实信息治理需要各方共同努力,政府部门、平台、媒体、个人都应参与,起到不同的作用。
对个人而言,受众应在眼花缭乱的信息面前保持怀疑和鉴别评估的意识,提高媒介素养和法律素养,在不偏听偏信的同时不主动制造不实信息。
对政府部门而言,健全及时、通畅的信息发布渠道,保证信息全面、透明,以及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依法处理不实信息的制造者和传播者至关重要。
对于媒体而言,应该充分发挥把关个人和意见领袖网络行为的作用,屏蔽不实信息的同时进行舆论引导。
对于平台来说,要主动清理不实信息。如抖音采取了预警、分析、验真、标记、辟谣、拦截、提示七大步骤系统、全面治理不实信息。2022年1月以来,抖音与合作伙伴们一起,共处置不实信息视频超过319万条,对90万条存疑、难以核实但又有争议的视频进行打标提醒。另外,2022年,抖音对不实信息的研判和处置效率,提升了232%。同时,抖音上线了溯源、打标、粉丝抹除等9项产品功能,其中对不实信息收发账号的追查准确率接近了80%。
当然,对于治理不实信息更重要的是各方共建不实信息的治理平台。平台要联合政府部门、媒体、专业机构和公众,形成生态圈层,共同发布真实且正能量的内容、共同核实有争议的内容、共同沉淀不实信息。这样平台就能做到前期主动预警分析,中期核实辟谣分层惩治,后期拦截防止扩散,形成完整链条。
对此,抖音愿意开放能力。抖音与主流媒体合作建立辟谣团机制,各方共建谣言库、共同研判不实信息线索、共同核实存疑内容、共同传递权威真实信息。过去3-6个月,抖音主动、快速从生态圈层和平台能力两个维度提升治理不实信息的能力,取得了一定效果。如同治理网暴、诈骗一样,治理不实信息也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
文/李濛
推荐阅读
近期热门视频
更多精彩视频,尽在北京日报视频号,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