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记者回乡记 | 故土新音,我爱我家
“思归若汾水,无日不悠悠。”春节,最是牵动中国人的思乡情愫。穿越三年多的风风雨雨,挺过最艰难的时刻,癸卯兔年如期而至,团圆氛围无比浓烈。同万千游子一样,北京日报的记者们也打点行囊,风尘仆仆,回到故土。从江南水乡到苍茫塞外,从林海雪原到南国海滨,从沃野中原到西北小城……来,听听热气腾腾的“过年故事”。
01 别擓筐 都健康
记者:姜晶晶 地点:黑龙江虎林
往年过年,我家的热闹大多从农历腊月二十四便开始了,因为这一天是姥姥的生日。东北的农闲时节,一桌子的菜和一桌子的人,打着给“老寿星”庆生的旗号,就此拉开辞旧迎新的聚会序幕。
黑龙江省虎林市八五零农场是我的出生地,也是姥姥闯关东至此生活了大半辈子的地方。每每我提到家乡的名字,很多人都会摇摇头表示没听说过,但如果提到王震将军和北大荒,他们就会恍然大悟。八五零农场,就是上世纪五十年代北大荒的第一个铁道兵军垦农场。这次回乡给姥姥扫墓的路上,看到场部的外环路上立起一块新石头,石头上鲜红的几个大字“军垦第一场”,向来往的人表明着这片土地的身份。
家乡的黑土地盛产优质的大米、鲜嫩的榛蘑、喷香的松子……冬日冰天雪地,却也是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发区,许多脑梗后遗症患者走路不利索,自嘲姿态仿佛去买菜时挎个筐,东北话就叫“擓筐”。曾经,姥姥也“擓筐”多年,后来因为年纪大,又卧床11年。幸好家中有“五朵金花”,相距不过几栋楼的她们轮流值守、精心照料。卧床的11年间,住在三姨家的姥姥没有生过一次褥疮,其中的辛苦,也只有“金花们”最清楚。姥姥离不开床,床前离不开人,一年又一年,守在身边尽孝是“金花们”的义务,而从远方奔赴回乡则是我们这一代最重要的任务:因为过年时一大家子人能聚齐,就是姥姥一年中最开心的时刻。
今年除夕,往年的一大家人有一半散落在了外地,归来的和留守的依然和姥姥在时一样,聚在三姨家过年。去年,三姨也曾晕倒过一次,差点就“擓了筐”。除夕也是五姨的生日,作为“五朵金花”中的老小,明年她也要退休了。五姨说,退休后,她要多到暖和的地方去住住。
饭桌上,大家感慨时间过得真快,也端起酒杯半开玩笑地祝愿:“别擓筐,都健康”。
和姥姥大半辈子没离开过农场不同,“金花们”的生活条件和追求已然发生改变。从绿皮火车到飞机、高铁,这些年,回乡的方式变得越来越便捷多样。这是我们内心为爱奔赴的回家路,也是向外寻求健康生活的出游路。
新的一年,愿你我都能健康而有爱的生活!
02 运河就是故乡,故乡就是运河
记者:王琪鹏 地点:河北故城
大年初一,我就来到了运河边。站在郑口大桥远眺,蜿蜒迂回的大运河绕城而过,6座挑水坝列阵般拱卫着运河大堤。在河水的映衬下,家乡仿佛开了“美颜”。我赶紧掏出手机拍了几张照片。要知道,冬季是运河的枯水期,没水才是常态。上一次春节时来看运河还是在三年前,当时的河道干涸见底,荒草丛生。
可如今,干涸的河道已被一带碧水所取代。曾经没什么看头的运河成了景点,每天都有很多人前来“打卡”,大桥上、牌楼下,拍照留念的人随处可见。这一切的变化,要归功于大运河的全线通水。去年4月,全长约1794公里的京杭大运河实现了百年来的首次全线水流贯通。河道里有了水,家乡的景象顿时不一般了。
听父亲讲,运河来水后,有人在离县城不远处开发了水上游乐项目。去年国庆假期,前去游玩的人把道路挤得水泄不通。有的农民还顺势转型,利用河边滩地,养殖起了小龙虾。运河长期干涸的北方小城,居然有了水乡的感觉。
得益于大运河的复苏,家乡的一条百年老街也焕发出新的生机。从郑口大桥上下来,是一条名为“二道街”的老街。这条老街是家乡最古老的商业街之一,晚清桐城派大家贺涛就在附近居住。运河衰落后,老街也逐渐走向破败。近年来,随着大运河申遗成功,二道街打造大运河历史文化街区,修建了许多古香古色的建筑,一条运河风情的旅游街已初具规模。站在桥头望去,老街上人头攒动,成为县城里年味儿最足的地方。
其实,作为一座典型的运河之城,家乡本就是一个商业繁盛、四方辐辏的地方。我的家乡因大运河而生、而兴、而落寞,又因为大运河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今天,大运河已经成为故城人生命中的一部分。沟通冀鲁两省的郑口大桥车水马龙,大堤上天天都有人唱戏,甚至有人在大堤上开起了直播。
“高楼临卫水,帆影接江南。”生活在明末清初的诗人阎尔梅,用这样一句诗勾勒出了郑家口的景象,不禁让人对大运河充满了期待。如今,大运河已全线通水,或许在不远的将来,诗中的这一幕又将重现在世人眼前。
监制:刘昊
实习编辑:李俊瑶
推荐阅读
近期热门视频
更多精彩视频,尽在北京日报视频号,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