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艺谋老师”的热搜吓人一跳!新闻不能变成震惊体
“张艺谋老师逝世!遗体告别仪式在八宝山举行”,这两天,很多网友都刷到了这条有关张艺谋导演的新闻,直呼被标题“吓了一跳”。点开链接,原来此“老师”非彼“老师”,去世的是北京电影学院的一位教授,而张艺谋是他的学生。而这个充满歧义的标题,甚至还把“张艺谋”送上了热搜,简直是“躺着也中枪”……
明明加一个“的”字就能避免歧义,却偏要抖个机灵来夺人眼球。若说“小编”不是故意的,恐怕没人相信。打开社交媒体、划出手机弹窗,诸如此类带有明显误导性的新闻标题还真不少。
要么是硬蹭热度,稍不留神某个熟知的明星名人就“被去世”“被离婚”了;要么是断章取义,故意提炼冲突性语句,结果与实际内容完全不搭边;更有甚者干脆在标题里啥都不写,靠一句“事关所有人”“震惊你全家”先把人骗进来再说……诚如有网友吐槽,“这简直是在浪费流量、侮辱智商!”
近些年,信息传播格局发生了深刻变化,除了传统媒体外,受众可以多平台、多渠道获取信息。不少坐拥巨大粉丝量的自媒体,都成了重要信源。有调查显示,在被阅读的新闻里,有94%的内容是读者先读标题后看新闻,读者通过阅读标题对新闻的吸收率为34%。而在现有市场评价体系中,不管是网站浏览器,还是自媒体账号,阅读量、点击率又恰恰与其影响力挂钩,直接决定了广告主、合作商愿不愿砸钱。
于是,为了在竞争激烈的网络传播场域脱颖而出,某些人不去下功夫做优质内容,而是在如何让标题耸动吸睛上煞费苦心。极尽迎合刻板印象,故意挑动偏激情绪,拼命刺激审丑心理,不经意间就能引发一场谣言传播,或是掀起一场评论骂战,搞得整个网络空间乌烟瘴气。
如果说标题是新闻的“脸面”,那么职业操守也应当成为所有媒体从业者的“脸面”。对标题适当加工改造无可厚非,但凡事都要有底线。犹记此前某网站就因标题惊悚低俗,被网友戏称为“震惊部”,自身信誉也随之跌入洼地。可见,随着公众媒介素养不断提高,“狼来了”的谎言能骗得了一次两次,最终一定会被抛弃。
当然,管好“流量乞丐”,靠自律更靠他律。相关部门早已发布《互联网新闻信息标题规范管理规定》,严禁恶意篡改标题炒作或蓄意制造舆论热点。
话不能瞎说,热点不能乱蹭。那些无视把关之责,反倒借离谱标题搞推送、设话题的平台,恐怕也该管管了。
监制:张力
编辑:苏越
推荐阅读
近期热门视频
更多精彩视频,尽在北京日报视频号,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