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塘江畔“莲花”绽放,西子湖畔“玉鸟”翩翩。
9月23日晚,第19届亚运会在杭州盛大开幕。正值秋分节气,中国人民在最美丰收季,为世界奏响“心心相融,爱达未来”的动人乐章。
开幕式上,“数字人”和火炬手共同点燃主火炬塔“钱江潮涌”,点亮了杭州亚运会的夜空,也点燃了中国与亚运会的第三次欢聚。
时针回拨33年,来自西藏念青唐古拉山下的亚运圣火,历时一个多月的传递,在北京熊熊点燃。自此之后,北京、广州、杭州,先后成为中国的亚运之城。
1990年7月3日,邓小平视察亚运会场馆建设,说出了那句中国人自豪至今的名言:“有的人总认为外国的月亮圆,我看中国的月亮也是圆的。可能还圆得更好一点。”
领略杭州亚运会的风采,33年前邓小平的这句感慨,更加值得回味。
开幕式上中国代表团入场 刘平/摄
事非经过不知难。1990年9月的北京亚运会,是新中国第一场综合型国际运动赛事。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中国人正在改革开放的路上奋力直追,与西方发达国家的差距还很明显,中国GDP世界排名在第7、8位,仅为美国十分之一;首都北京的城市建设虽已步入快车道,但是,体育场馆无论是数量还是建设水平,也还无法与日本等亚洲强国相提并论。能不能办好,外界有质疑;不仅要办好,而且要办成最好的一届,国人有期待。因为新中国成立40年还不曾举办亚运会,与中国在亚洲的地位极不相称,中国人必须争这口气。首都北京赢得举办权,代表的是中国承诺,必须交出完美答卷,不负全国人民的重托。资金紧张,人人都来搭把手;工期紧张,不眠不休筑场馆。“全国人民都是东道主”,是当年最响亮的口号。时任国家体委主任并担任1990年北京亚运会组委会执行主席的伍绍祖后来回忆,举办亚运会一共花费21.37亿元,中央财政给了8.5亿,缺口很大。面对财政困难,组委会号召全国人民为亚运会捐款,一时间出现了演艺人员参与义演、书画家拍卖佳作、企业家和个体户当仁不让、老百姓慷慨解囊的盛况。一笔笔捐款,凝结着中华民族团结一心的力量。北京一诺千金。为了按时完成场馆建设,工地紧锣密鼓,工人加班加点。时任北京亚运会工程总指挥、北京市副市长张百发甚至风趣地打赌:“如果亚运会工程不能如期完工,我就从北京最高的京广中心顶楼跳下去!”“戏言”中见时间的紧迫,更见北京的决心。亚运会的工程项目,从设计到施工只用了3年多的时间,成为中国乃至世界上不多见的建筑奇迹。包括国家奥体中心在内的亚运建筑,从此成为北京新地标,也成为永载亚运会史册的体育地标。“这么多亚运会建筑,是集中力量在短时间搞出来的,而且搞得这么好,证明社会主义好。社会主义能够集中力量,什么困难的事都能搞成”,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的肯定,道出了中国人能够把不可能变成可能的原因。集中力量办大事,一向是我们的优势;制度优势,激发的就是干劲,是智慧,是自信,最终呈现的是国家和城市的综合实力。1990年北京亚运会如是,2010年广州亚运会如是,刚刚开幕的杭州亚运会也如是。从北京的国家奥体中心,到广州的天河体育中心,再到杭州奥体中心,设计理念不断改进,科技含量越来越高,使用功能越来越强大。杭州亚运会上的数字化技术、区块链技术、数字火炬接力,在北京、广州亚运会时还闻所未闻。33年光阴荏苒,33年沧桑巨变。杭州亚运会,最为直观地折射了国家综合实力的提升。对主办国来说,大型国际体育赛事,既是硬件水平的秀场,也是文化厚度的展台。琮琮、莲莲、宸宸,是三个正当红的吉祥物,作为本届杭州亚运会的形象使者,这一组合被命名为“江南忆”。“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唐朝诗人白居易的名句,道出了无数人对杭州美景和生活的向往。以诗为名,“江南忆”分别代表良渚古城遗址的代表性文物玉琮、享誉世界的西湖莲花风景、京杭大运河的地标拱宸桥。三个生动活泼的机器人形象,融合了杭州的历史人文、自然生态和创新基因,既带着传统文化的笑容,又充满现代社会的活力。吉祥物是历届体育盛会的文化符号,体现一个国家和城市的气质,也不可避免地沾染时代气息。1990年亚运会,手持金牌的熊猫盼盼成为风靡海内外的明星,到处都是它的身影。质朴饱满的形象,象征中国人民的友好;盼盼的名字,是对亚运会的期盼,是对运动员取得优异成绩的祝福,也寄寓了国人对美好生活的期待、对世界和平的向往;广州亚运会 “五羊”联袂,表达出“吉祥、和谐、幸福、圆满”的美好愿望,传递出中国文化的生命力和表现力;西湖边奔跑的“三小只”,又一次把中国的文化张力演绎得格外迷人。三套吉祥物,是中国文化三度丰富亚运会文化交流平台的见证。赛场内外,以吉祥物为代表的文化交流,架起了友谊的桥梁。来自不同国家的运动员,在文化交流中感受浓浓的中国味、中国风、中国情;自信、自尊、自豪的中国形象,增强了不同民族对中国的了解、认同和尊重。黎巴嫩奥委会主席皮埃尔•贾尔赫就这样称赞:“中国总能用充满新意的手法,展现悠久的历史与文化。”从熊猫“盼盼”,到“祥和如意乐洋洋”的“五羊”,再到今日“江南忆”,吉祥物的面孔,何尝不是中国人的面孔。变化的是形象,不变的是充满自信的笑脸,是对自身文化的热爱,是对四海宾朋敞开的胸怀。如果说,“盼盼”让世界快速看见了一个朴实真诚、敢闯敢拼的中国,“五羊”向世界诠释了和谐包容、积极乐观的中国理念,那么,“江南忆”再次彰显了中华民族的底蕴,彰显了东方大国的气度,让世界看到了五千年中华文明的风格气派,看到了一个守正创新的当代中国。杭州亚运会开幕式上,中国代表团压轴入场,引来全场欢呼,观众齐声高唱《歌唱祖国》。观众的掌声,是为运动健儿喝彩,也是为即将到来的激烈赛事加油。本届亚运会将产生481枚金牌。作为世界体育大国、亚洲体育强国,中国体育代表团在此前公布的总体目标中,包括蝉联金牌榜、奖牌榜首位。骐骥千里,非一日之功。中国体育奠定亚洲霸主地位,仍要回溯1990年的北京亚运会。曾几何时,泱泱大国被嘲笑为“东亚病夫”;虽然自1974年首次参加亚运会后,中国每次都能进入奖牌榜三甲行列,但多年处于“亚洲三强”的格局之中,中日韩三国难分伯仲;1988年汉城奥运会上,中国队惨遭滑铁卢,更是令国人刻骨铭心。在家门口举行的北京亚运会上打一场翻身之战,体育健儿憋了一股气,国人翘首以待。“我们亚洲,山是高昂的头;我们亚洲,河像热血流……我们亚洲,健儿更风流,亚洲风四起,亚洲雄风震天吼!”1990年亚运会期间,这首《亚洲雄风》响彻北京大街小巷,同时吹响了中国体育领跑亚洲的号角。17岁的女子举重选手邢芬力拔千钧,赢得北京亚运会首枚金牌;初出茅庐的邓亚萍勇夺三金一银,开启传奇之路……整届赛事,中国军团全面发力,共夺得183金、107银、51铜共341枚奖牌的傲人成绩,金牌榜、奖牌榜均为第一,大幅度甩开身后的竞争对手。从“三强争霸”到“一枝独秀”,中国体育在亚洲遥遥领先的格局,从此无法撼动。2010年的广州亚运会上,中国队更是创下199枚金牌、119枚银牌、98枚铜牌、416枚奖牌的骄人战绩。体育是综合国力和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体现,也承载国家强盛、民族振兴的梦想。以1990年亚运会为哨音,33年间,中国体育实现了无数突破,不断攀越高峰;中国运动员勇于拼搏,一次次站到亚运会、奥运会等代表国家最高荣誉的领奖台。与此同时,各种高规格综合性体育赛事在中国成功举办,一系列单项国际顶尖比赛在我国轮番上演。尤其是2008年夏季奥运会和2022年冬奥会在北京成功举办,标志中国由体育大国一步步迈向体育强国。更为难能可贵的是,从北京亚运会金牌榜第一到北京夏季奥运会金牌榜第一,今天的中国体育,不再自我设限,而是勇于超越;摆脱“唯金牌论”,更加注重体育精神。赛场上,运动员享受体育比赛的快乐;赛场外,观众不再因一场比赛的输赢长吁短叹。心态的变化,是中国体育理念的革新,更展现出大国的心态与风范。同样值得赞许的是,不断追求卓越、永不放弃的体育精神,激励运动员不断刷新世界纪录,向着更快、更高、更强的目标不断迈进,同时极大地推进全民体育的普及,并鼓舞了一代又一代年轻人在人生道路拼搏。“荣耀一定背着看不见的重量。从没有轻松的梦想,也没有不曾困惑的方向……”杭州亚运会的主题曲《登场》,为每一名参赛运动员打气,何尝不是33年间中国人在体育赛场的缩影;“你高举着徽章,宣告着未来登场”,何尝不是中国体育向着荣誉奔跑的再一次宣言;“我们能赢,不管前路还有多少硬仗”,这份自信和从容,来自日复一日的锤炼与付出,何尝不是来自33年时间跨度中沉淀的心得、积累的远见。回望中国三届亚运会之旅,不能不钦佩赞叹伟人三十多年前“中国的月亮也很圆”的论断,体现了怎样的自信和远见卓识。从北京到广州再到杭州,三办亚运,不仅我国体育水平已有长足进步,国家综合国力更是持续增强。现代化的设施、高标准的服务、文化理念的增色,背后无不是强大经济实力、先进科技水平和深厚文化底蕴的支撑。从1990年“举国办赛”,到今天“举重若轻”,国力的日益强盛不言自明。杭州亚运开幕式上数字火炬手由全球1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网友组成,正是东方古国开放、包容、自信的表露。无论是亚运赛场,还是奥运舞台,无不一次次展示大国担当,中国人足以赢得一枚枚自信的金牌。西子湖畔“最圆的月亮”,再次惊艳世界;“最杭州”的故事,也是“最中国”的烙印。以杭州亚运会为契机,中国必将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拥抱世界,以更有活力的文明贡献世界。北京日报(ID:Beijing_Daily)记者 辛音 实习记者 李霞 孟雅檀【转载请注明来源:北京日报微信公众号】
监制:张力
近期热门视频
更多精彩视频,尽在北京日报视频号,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