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一切正常,给你报个平安。”

北京日报 2024-01-18

“没有发生一次火情,是我2023年最大的成就。虽说瞭望的是烟,可最不愿见到的就是烟。”


2023年最后一场落日的余晖下,火情瞭望员赵福州举起望远镜,习惯性地拨通了指挥中心的电话,“一切正常,给你报个平安。”这是他和妻子陈秀玲在塞罕坝度过的第42年。

塞罕坝机械林场深处的天桥梁望海楼是赵福州夫妇工作的地方。摄影/李治宏

位于河北省最北部的塞罕坝机械林场,紧邻浑善达克沙地,到北京的直线距离仅180公里。站在天桥梁望海楼五层的瞭望室眺望,目之所及是一片白茫茫的林海。很难想象,60多年前,这里还是高原荒漠。

20世纪50年代,塞罕坝风起沙涌,黄沙直扑北京。在三代建设者们的接续奋斗下,这里的森林覆盖率达到了82%,有效阻滞了浑善达克沙地南侵,成了守在京津冀北部的一座“绿色长城”。

栽树不易,守林更难。塞罕坝人常说,“望海楼”就是林场的眼睛,那火情瞭望员们便是林场守望者。

2023年的最后一天,“知事会客厅”特别节目“宝藏京津冀”走进了塞罕坝深处的一座望海楼,沉浸式体验了火情瞭望员的日常。

点击图片回看直播连线
↓↓↓

被防火期“支配”的日子

赵福州的时间是跟着防火期走的。

塞罕坝机械林场全年防火,防火戒严期分为两季,春季从3月15日到6月15日,秋季是9月15日到12月15日。只有遇上雨季和雪季,火情瞭望员们才能下山获得片刻喘息。

每到防火戒严期,赵福州的时间会被精准分割。从早上6点到晚上9点,每隔15分钟,他就要瞭望一次,向指挥中心汇报。夜间高危火险时,林场的9座望海楼,每三个一组,需要每隔1小时,汇报一次。夜幕之下,总有一双眼睛,注视着林场安危。

赵福州向指挥中心汇报。摄影/李治宏
“眼前的这一片属于针叶林,前面那块发黑的沟属于阔叶林,再往远一些叫郭成山,那边的山头叫大架子山。”赵福州指着窗外,如数家珍,四十多年的坚守,早已在赵福州脑中绘成了一幅林场地图,囊括所有沟沟岔岔,以便精准定位,应对突发状况,因为“早汇报一分钟,就能早获得一份安全”。

然而,人为划分的时间节点,总会不可避免地被自然环境中的意外打乱。有一年干旱少雨,从9月15日到第二年的6月15日,赵福州夫妇在望海楼上呆了近一年。

2023年,塞罕坝降水少,他的心一直悬着,整个秋天他甚至都没踏出过望海楼。直到十二月初下了一场漫天大雪,把塞罕坝裹得严严实实,才让他踏实了不少。十几厘米厚的积雪意味着,今年赵福州能在家过年了。

近年来,护林技术不断升级,天上的11颗卫星,地面的58个摄像头,7套红外探火雷达等多种科技手段,构成了“天空地”一体化的森林防火预警监测体系,从某种角度来说,这是对火情瞭望员的“解放”。

但在赵福州看来,“人眼”是无法被取代的。“柴火烧起来,顶上发黄,中间发蓝,底部发黑。雾是漂浮的,而烟是有‘根’的。”在实践中摸爬滚打,赵福州掌握了不少经验,只有人工和技术相结合,才能全方位保证林场的安全。

人和树都扎下了根

干树枝搭起的窝棚,是赵福州在林场的第一个“家”。四处透风,下雨就盖一层塑料布。哪怕是夏天,依然需要烧炕,睡一晚上,从头到脚都蒙上了一层草木灰。

1983年,赵福州夫妇搬进了一栋两层小楼,那年,他22岁,妻子20岁。“当时还叫‘望火楼’,锅台连着炕,四角是砖,中间是用石头垒的。”在望海楼四层的墙面上,贴着一张老照片,撕开了过去生活的一角。

1983年,赵福州夫妇搬进了一栋两层“望火楼”。

那时,树都不太高,仅有三四米,周围一片荒凉。冬天,四面透风,雪是唯一的水源。大雪封山后,需要从几十里外,背粮食上山。365天,全年无休。

曾经,这个二层小楼配有一个小型风力发电机,但在塞罕坝的强风中,没能坚挺多久。过去近二十年的时间里,没水没电,而又与世隔绝,成了赵福州夫妇生活的常态。

在这里,时间变得浓稠,流淌缓慢。至今,赵福州都记得,十年前通电的那天。

“手指头一按,水就上来了,一拽,灯亮了。”50多岁的赵福州笑得像个孩子,蹦得老高,寂寞的日子终于被划开了一个口子。

有了电视之后,赵福州最关心的还是树。“我们主要看新闻和天气预报,冬天关注雪,夏天关注雨。就盼着阴天下一场雨,青草长一点,心里能踏实一点。”

从一棵树苗到现在的参天大树,他几乎是看着它们拔地而起的。生态的改善,也带来了更多“新面孔”。去年秋天,一只狍子经过望海楼,闯入了正在瞭望火情的赵福州的视线。近年来,他还在林场偶遇过兔猫、山兔、野猪......某种程度上,这也是守护林海的生活逐渐生出的意外之喜。

随着树一起升高的,还有望海楼。原本三层的小楼,逐渐被树遮挡了视线,他所在的天桥梁望海楼也随之加盖了两层。

树的高度同样标记着赵福州在这个岗位坚守的日子。2021年,到了他该退休的年龄。在此之前,他甚至考好了驾照,打算带着老伴去更多的地方。可真到了要离开这片挥洒了全部青春的土地时,赵福州“心里挺不是滋味的。”

退休的那天,林场领导找到了他。“你往远处一望,就知道天气什么样,哪片林子哪片地叫什么,再加上你体格又好,没有特殊情况,接着干吧。”领导的话,让赵福州再度和林海捆绑在了一起。

“你要再干多少年,我就陪你多少年。”同时,陈秀玲的支持,也给了赵福州巨大的底气。就像这些扎根在塞罕坝的树一样,赵福州夫妇的根也深深扎在了这片土地上。

把这座“绿色长城”传下去

妻子陈秀玲常说“自己是被骗过来的”。

“一开始我问他这地方都啥样,他说挺好的,啥都有,我说那就跟你去吧,也是为了这个家。”婚后第三天,一辆小牛车把夫妻俩送上了山,一上来,陈秀玲就“心凉了半截”。身处一片荒凉的她,甚至一度和家里人断了联系,最大的遗憾就是错过了父母的葬礼。

但看着周围逐渐成林,陈秀玲也与一草一木产生了感情,“看着树苗,就像看着孩子。”同时生出的还有一种责任感,“要把塞罕坝老一辈人创造的财富保护好,造福子孙后代”。

1962年,原国家林业部紧急从全国18个省市的24所大中专院校调配127名毕业生,和当地242名干部工人一起,组建塞罕坝机械林场,向荒漠进军。这其中就包括赵福州的父亲。

作为“林二代”,十六七岁时,赵福州就已投身到了植树造林的行列。如今,这里成了世界上面积最大的人工林。如果把塞罕坝的树按一米的株距排开,可以绕地球赤道12圈。百万亩林海也筑起了一道牢固的绿色屏障,每年为滦河、辽河下游地区涵养水源、净化淡水2.84亿立方米,防止土壤流失量为每年513.55万吨。

在林海守护着京津冀乃至华北地区的生态安全的同时,也有越来越多的人加入了守护它的行列。

眼下,赵师傅的儿子赵东杨作为大唤起分场护林员,守在林场了左右。一代又一代的建设者们用实际行动铸就了牢记使命、艰苦创业、绿色发展的塞罕坝精神,共同编织起了一张无形而又致密的安全网络,正让这座“绿色长城”绵延不断。

“2024年,我最大的愿望就是不出现一次火情。”新年的第一束阳光正在升起,赵福州与塞罕坝林海的故事仍在继续。

北京日报(ID:Beijing_Daily)记者 丁文捷 蒙江【转载请注明来源:北京日报微信公众号】

监制:张力

编辑:苏越

推荐阅读




近期热门视频



更多精彩视频,尽在北京日报视频号,欢迎关注~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一切正常,给你报个平安。”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