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让孩子们还能相信“眼见为实”

北京日报 2024-04-30

按照2024年“清朗”系列专项行动计划安排,中央网信办自即日起,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为期两个月的“清朗·整治‘自媒体’无底线博流量”专项行动。(相关报道:自导自演式造假、新黄色新闻,严惩!网信办出手

这一安排部署可谓正当其时,针对性极强。在“媒介化生存”的当下,社交媒体成为人们日常生活运转高度依赖的中介,大大小小的热搜榜单成为许多人了解世界的指引,而看个“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真真切切”似乎更不易了。

此起彼伏的热点事件在频频让人“上头”的同时,最终被证伪的不在少数。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置身一个“旋转的舆论场”,很多人不禁嗟叹:今天,我们该如何跟孩子解释“眼见为实”?
(一)

一边是图片、音频、视频等“留痕方式”的极大丰富,一边是虚假信息的滋生蔓延,如此吊诡的一幕是怎样发生的?

事实上,虚假信息与人类社会相伴而生,表现方式随着时代进步而持续迭代。纵观眼下这波案例,又表现出了一些新特征:

创作上,以剧本调动受众情绪。为了提升信息的关注度和可信度,一些人以社会的普遍心理为基础,创作剧本编造信息。比如前段时间被打假的“秦朗巴黎丢寒假作业事件”,策划者就套用了开学前夕小学生故意弄丢作业的经典桥段。也恰因许多人早已熟悉这一故事框架,所以倾向于相信这一次是段子成真。如今,“编剧”赛道竞争激烈,一些博主连同背后的MCN,什么社会话题热就创作什么,婆媳矛盾、性别对立、贫富差距等内容尤为受到青睐。

制作上,以原生态增强可信度。在大众的朴素认知里,视频比图文更具可信度。短视频时代,受众也更加习惯于看视频。一些人深谙这一心理,故意利用技术手段摆拍或者合成视频内容。从“211毕业男子被裁瞒着妻子送外卖”,到“商场保安徒手接住坠楼婴儿”,不仅内容抓人,且视频以监控录像、路人随手拍等造型示人,虽然粗糙,但观感颇真,迷惑性更强。

传播上,以片段诱人接力脑补。为了体现真实性,信息传播者本该写清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核心要素。但一些造假者或出于心虚,或出于炒作,一方面有意隐去关键信息,一方面突出吸睛细节,有意无意地引导评论区脑洞大开“接力续写”,最终导致事实面目全非。比如,一场十余只羊因灯光惊吓而发生的意外,就曾被人拎出“山羊跳崖”的单一情节而大肆传播,在“接力续写”中变成了近百只羊在“神秘力量”主导下“集体自杀”。

结论上,以片面言辞博取关注。一个结论的提出,应当基于相应规模的样本与科学系统的分析。但打开手机推送,你会发现“这届年轻人开始整顿份子钱了”“这届年轻人断亲已成常态”“这届年轻人下班后扎堆搞副业”等结论式文章铺天盖地。而细究其内容,套路基本雷同,即“一个网络话题+几个化名案例+一个吸睛结论”。稍微想想,这些故事真实吗?样本量撑得住结论吗?显而易见,噱头大于实质,不过是碰瓷年轻人的标题党罢了。

(二)

上述种种,看起来不过是小套路,但当其常态化、海量化地出现,则让人无法一笑而过。

现实世界的复杂性与人类感官的有限性,决定了我们必须依靠媒介认识世界。媒介通过对现实的描述、说明和解释,帮助人们构建了一个看不见的远方。媒介这座桥梁越中性越客观,越能引渡人们走向客观真实的彼岸。

当然,绝对的真实与客观并不存在。媒介传播什么、怎么传播,必然受到立场、观点、态度的影响。为了将媒介建构的拟态环境与现实世界的差别控制在合理范围,主流媒体衍生出了一套行为规范。从信源的交叉印证,到稿件的写作规范,再到编发的检校流程,目的都是确保传递的信息能反映社会状况的总体真实。

今天,社交媒体的崛起打破了传统的传播格局,并成为许多人获取信息、认知世界的重要来源。但这里头的信息大多源自用户的自发生产,且不说很多内容是有意作假,即便是基于现实,也可能因仅抓住一枝一叶大做文章,以局部真实歪曲了总体真实。

倘若受众不具备鉴别拟态环境的能力,往往只会将推送到眼前的信息视作真实世界的一部分,不加甄别地加以吸收。受众被传者框架蒙蔽与左右,从而导致偏见和刻板印象的形成。与此同时,社交媒体将兴趣相似、价值观趋同的群体联系起来,使相同的观点得到进一步强化。在这种情感高于理性的后真相场景下,拟态环境极易出现与客观事实相背离的局面。

认知失真的危害不一而足,明显一点就是蚂蚁搬家式地蚕食社会共识和主流价值。诸如编造“渣男语录”“丧偶育儿”“拜金女”“扶弟魔”之类故事,大肆渲染两性对立、婚姻焦虑,让一些青年对结婚生子的预期大打折扣;炒作“厌老”“厌童”的极端个案,扭曲社会关系、人文传统,默默增加“互恨社会”的心理暗示……如果说“丢作业”式虚假信息还仅是浪费了大量传播资源和社会精力,那么这些绵里藏针的内容,更是在放大矛盾冲突,刺激大众痛点,挑战公序良俗。

(三)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破解“眼见不为实”,还是要找到其产生的根与源。

一方面,不同于机构媒体,自媒体基本上没有准入门槛。从业者不问素质几何、经验怎样,都能注册个账号。之后,各种信息、观点一点即发。草根性固然是自媒体的最大魅力,但也从根本上决定了其具有把关动机弱化,“守土”角色消解,专业素养不强的短板。

另一方面,在“流量即收益”的互联网盈利模式下,一些自媒体账号将吸引关注、获取流量视为“头等大事”。当流量完全沦为生意,甚至成为内容创作的唯一驱动,失控难以避免。

找到了两大病根,治本之策也就不言自明。自媒体虽区别于真正意义的机构媒体,但如今不少产业化大号拥有的粉丝动辄以万计,步入了组织化、商业化的发展之路,其影响力已丝毫不亚于传统机构媒体。倘若在管理上宽一尺、松一寸,留给乱象的空子势必越来越大。

但就目前情况来看,“管”的举措多限于删帖、封号等。管理介入的滞后,往往超过了网络传播的“黄金48小时”,“对号不对人”的处罚远谈不上彻底,让信息病毒随时可以另起炉灶。

只要真金白银的诱饵在,势必就有人敢于铤而走险。这个意义上,更为根本的治理在于,打破流量至上、不问价值的算法逻辑。扭转利益杠杆,大量自媒体的内容生产导向自然改变,当哗众取宠无利可图,谁又甘当跳梁小丑?

(四)

传播学者霍华德·莱茵戈德认为,数字时代需要专注力、对信息批判性接收的能力等五种素养,否则我们就会被“不良信息的汪洋大海淹没”。

诚如斯言,我们不可能退回“原始社会”,真正要做的是学会与过载的、芜杂的信息共处。面对海量的信息,既要有甄别能力,也要有价值排序,以思辨性和专注力有意识地对冲网络的真真假假。

当然,最重要也是最简单的,就是适当离线、体悟生活。毕竟“别人的镜头”再有趣,也无法代替自己的脚步。时常从跳跃、零碎和浮光掠影的数字世界探出头,去静观一个角落,去深读一部好书,去书写一篇文章,去赏析一部电影,都可能遇见更多的可能,看见更大的世界。

未雨绸缪,勇敢走出网络覆盖区,与技术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这或许是身处数字空间里,最有尊严的活法。
北京日报(ID:Beijing_Daily)评论员 崔文佳【转载请注明来源:北京日报微信公众号】

监制:刘昊

编辑:车社

推荐阅读




近期热门视频




更多精彩视频,尽在北京日报视频号,欢迎关注~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