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后服务全覆盖!北京:义务教育学校已实现
学校正式开学后的每个工作日均应提供课后服务;应设置学生完成书面作业的专门时间;不得利用课后服务时间组织学生刷题备考、讲授新课或集体补课……5月17日,《北京市义务教育学校课后服务工作指南(试行)》发布。
“双减”落地3年以来,北京课后服务实现对所有义务教育学校、所有工作日、所有有意愿学生全覆盖。
课后服务可分时段放学
“当天问题不回家”
各校应在课后服务中设置学生完成书面作业的专门时间,实现小学生在校内基本完成书面作业,初中学生在校内完成大部分。
课后服务时段的必选内容之一是学科答疑。各校要为学生的个性化问题提供指导,坚持作业全批全改,及时反馈、订正。对学习困难比较突出的学生,学校应采取“分层辅导”与“量身定制”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补差补缺,努力实现“当天问题不回家”。
结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和学校育人特色,各校应因地制宜,在课后服务中进行德智体美劳等方面的素质拓展,为不同兴趣爱好、不同特长潜能的学生提供个性化选择的机会;加强课后素质拓展与课内教学的衔接,确保学生每天在校运动不少于1小时。
各校还可采用体验式、互动式、情景式等方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培养其良好的自我管理、同伴互助的习惯和能力。
因地制宜建设“环学校教育圈”
《指南》提出,课后服务教师以本校人员为主,要深入挖掘和盘活校内人力资源,调动全体教职员工开展课后服务的积极性;还可根据课程设置或者活动安排需求,适当引入一定数量的校外人员。
各校将根据校外资源分布情况,因地制宜建设“环学校教育圈”,就近就便统筹利用学校周边教育资源;探索集团或学区共享课后服务资源,开发少年宫、科技馆、博物馆等资源,实现优质资源畅通流动。
城区学校应充分利用周边社区、高校、科研院所、企事业单位等资源,建设家校社协同的课后服务基地。农村学校应利用当地丰富的农村田园、自然地理、乡土文化以及其他机构,建设具有农村特色的课后服务活动空间资源体系。
监制:刘昊
推荐阅读
近期热门视频
更多精彩视频,尽在北京日报视频号,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