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7.8公里,“走”了7个世纪!

北京日报
2024-08-25

始建于元代,成型、调整于明清时期,发展、保护于近现代……自肇建迄今,纵贯北京老城南北的北京中轴线,是中国传统都城中轴线发展至成熟阶段的杰出范例,展现出中华文明强大的生命力和延续性。

7月27日,“北京中轴线——中国理想都城秩序的杰作”申遗项目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46届世界遗产大会上通过决议,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至此,中国世界遗产增至59项。

全长7.8公里的北京中轴线,始建于13世纪,成型于16世纪,历经逾7个世纪,形成了秩序井然、气势恢宏的城市建筑群。一线牵一城,这条壮美轴线,统领着北京城的空间格局与城市功能,集中展现了大国首都形象和中华文化魅力。

纵贯南北 穿越古今

北京正阳门箭楼外,前门五牌楼附近,一个临时保护方舱内,正阳桥遗址揭开神秘面纱。


正阳桥考古现场。本报记者 武亦彬摄

经过考古发掘,历经岁月沧桑的正阳桥桥洞清晰可见,一座石质镇水兽匍匐在东南角雁翅泊岸上,它的嘴角、脊背、头部犄角等部位上的纹饰格外精美。

“正阳桥是北京中轴线上一座单体最大的桥梁。”北京市考古研究院副研究馆员张利芳说,“这座镇水兽体量大,与正阳桥的规制相呼应。数百年来,它的位置一直没有被扰动,为我们复原正阳桥的空间位置提供了精准的坐标。”

揭示历史细节、恢复历史风貌、丰富历史内涵……近年来,通过考古发掘、文物腾退保护利用、文物修缮等工作,北京中轴线的历史画卷变得更加真实、立体。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清华大学国家遗产中心主任吕舟介绍,北京中轴线是一个长达7.8公里的巨大建筑群和城市空间的组合体,它将不同类型的历史遗存有机联系起来,其多元化的空间组织为传统的城市管理方式提供了有力的物质见证。

北京中轴线北端为钟鼓楼,向南经过万宁桥、景山、故宫、端门、天安门、外金水桥、天安门广场及建筑群、正阳门、中轴线南段道路遗存,至南端永定门太庙和社稷坛、天坛和先农坛东西对称布局于两侧。


“近年来,作为15处遗产构成要素之一的中轴线南段道路遗存,考古成果颇丰。除了正阳桥遗址,永定门内中轴历史道路遗存、珠市口段排水沟渠遗存等,实证了北京中轴线历代沿用的史实,增强了北京中轴线的历史信度。”张利芳说。

从正阳桥出发、一路向北,700多岁的万宁桥保持着从元代至今的交通功能,证明了元、明、清三代中轴线的重叠关系。岸边垂柳、池中荷花,与这座古桥相得益彰,吸引着游人拍照打卡。

万宁桥。本报记者 武亦彬摄

吕舟说,北京中轴线表达出中华文明所秉持的“中”“和”哲学理念,其建筑与景观集中呈现了中国传统都城规划对于礼仪和秩序的强调。

古韵新生 活态传承

走进北京中山公园,古木高耸、绿草青青,曾经的皇家祭坛环境清幽。

“这里是北京第一处转变为城市公园的皇家坛庙——社稷坛,是北京中轴线公众化的开端。”北京市中山公园管理处遗产办公室主任盖建中说。

社稷坛

据史料记载,理想国都的核心布局可以概括为“左祖右社,面朝后市”。太庙与社稷坛东西对称布局,体现了“左祖右社”的理想都城规划范式。

从明朝保留至今的社稷祭坛由青白石砌筑,祭坛上按东青、南红、西白、北黑、中黄铺设五色坛土,吸引不少游客驻足。

“古时是‘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如今是文化遗产人民共享。”盖建中说,近年来,中山公园加强对社稷坛历史文化价值的研究,举办中山公园社稷文化展、中山公园园史展、中轴线主题影像展等,以实物、历史资料、老照片等为载体讲述鲜活的历史文化故事;开展文化进校园活动,通过线上线下多种方式弘扬古都文化、红色文化、京味文化和创新文化。

在永定门北望中轴线。本报记者 饶强摄

历经多年的公众化转变过程,北京中轴线上的景山、故宫、太庙、天坛、先农坛等昔日的皇家宫苑建筑和礼仪祭祀建筑均转变为面向公众开放的公园或博物馆

国家博物馆、人民大会堂延续居中、对称的原则,体现出对北京中轴线建筑景观秩序的尊重,反映着中国传统规划原则、建筑审美倾向在当代的延续。

登上鼓楼眺望钟楼。本报记者 武亦彬摄

当夜幕低垂,站在鼓楼二层向南眺望,沿北京中轴线延伸的地安门外大街上,经过外立面改造、风貌恢复的各类建筑在灯光的映照下流光溢彩。

北京钟鼓楼是“后市”区域的标志性建筑,与天安门、端门、故宫构成的朝堂空间,共同展现了中国古代“面朝后市”的理想都城规划范式。元代时,地安门外大街曾是北京最繁华的商业区之一;时至今日,这条大街沿线依然分布着大量的商业店铺。近年来,北京从功能业态、建筑风貌等方面提出保护管理措施,鼓励发展与街区传统文化保护传承相关的业态。

游客在钟鼓楼景区欣赏传统击鼓表演。本报实习记者 金瑶摄

在地安门外大街经营中式服饰店的路建中说,具有历史风韵的街区吸引了大量游客,也为自己的店铺带来红火的生意。

时代命题 北京经验

晴朗的夏日,天坛公园祈年殿前,游人熙熙攘攘。近年来,经过腾退保护,天坛的历史风貌得到极大的恢复,这座中国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为完整的明清皇家祭天建筑群焕发出新的时代光彩。

近年来,北京坚持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和城市发展同步推进。自《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出台以来,“老城不能再拆了”逐渐成为社会共识。

北京以中轴线申遗保护为契机,推进重点文物腾退和周边环境整治,推动老城整体保护与复兴。中轴线申遗保护工作不仅让中轴线上的文物得到了更好的保护,也让居民的生活品质有了很大的改善与提升。

先农坛神仓区域。本报记者 武亦彬摄

西城区什刹海街道白米社区居民张炜感叹:“老北京的胡同、四合院得到了更好的保护,让我小时候的记忆没有因为城市的快速发展而遗失。”

北京加快运用数字化手段,为中轴线历史文化遗产保护赋能:搭建北京中轴线文化遗产监测与保护平台,为中轴线的保护、管理、展示和利用提供数据支撑;建立“多模态”的数字资源库,探索中轴线数字资源在音乐、游戏、文创衍生等多元文化艺术场景中的应用……

“北京中轴线的申遗保护不仅有对文化遗产本体的保护,而且包含保护协调机制的搭建、法律法规体系的完善、阐释展示体系的构建。”国家文物局文物古迹司(世界文化遗产司)司长邓超说,在北京中轴线10多年的申遗过程中,北京的城市肌理也得到了有力保护。

在这座城市工作生活10余年的意大利汉学家麦克雷说:“古今交融的北京中轴线令人心驰神往。我喜欢沿着中轴线骑行,感知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北京中轴线承载的是一个古今交融的大国首都绵延不绝的历史文脉。”邓超说,“未来,北京中轴线上将会有更多具备开放条件的文物古迹,让公众能走得近、看得到、读得懂。”

来源:新华社、北京日报、京呈微信公众号

监制:张力

编辑:钱绯璠

推荐阅读



近期热门视频





更多精彩视频,尽在北京日报视频号,欢迎关注~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北京日报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