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位建18个工作群被通报!为“群”所困岂是个例
近日,某省通报2起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典型问题,其中提到,当地一县卫健局先后建立“卫健系统主要责任通知群”“卫健系统信息报送群”“卫健系统创城群”等18个微信工作群,群内人数最多的达358人,且大多职能重复,并无实质作用,倒是基层干部回复应答耗费了大量时间精力。
工作群多到懵圈,可谓许多人的共同痛点,上述“18个群”恐怕还算“小巫”。基层人员奔波在各条线、各端口,常常为“群”所困。小组群、部门群、系统群;报送群、创城群、迎检群……从本单位到跨部门,从业务类到活动类,乃至临时的专项任务,林林总总,不一而足。工作群密度超高,美其名曰“方便”沟通,但一则“便利”的通知发布后,基层人员不得不处处“打卡”、频频“收到”,有时要将所有未读通知、群聊记录看完,都得耽搁好一阵。
这些年,中央三令五申要求整治形式主义突出问题,各地为基层减负也取得了一定实效。其中就包括清理整合各类工作群,有基层干部感觉“手机拿着都变轻了”。然而,不乏一些地方、一些单位,工作群总量是少了点,线上通知却未见减量,“多群开花”集结为“群内轰炸”;更有的“今天撤了群、明天又新建”,来来回回折腾的还是同一“群”人。如此以形式主义整治形式主义,导致减负成效缩水打折。
说到底,清不掉的不是“工作群”,而是形式主义作风。有人直言,线上“指挥”,无需风里来雨里去,动动手指即可听取基层汇报、坐收各类报表,可谓省心省力;而群内“留痕”,文字回复、图片保存、报表发送,截图一瞧称得上“成果满满”,若是组员众多、排队“收到”,几屏下来也蔚为壮观。问题是,基层干部如果成了“表哥”“群奴”,身心俱疲,也明显影响操持工作、服务群众。
不可否认,基层普及数字化办公是趋势、是进步。但必须看到,工作群是且仅是一项工具,不是拉个群就算把工作干了。更何况,基层事务繁杂,很难通过“@所有人”、“远程指挥”、一“微”了事。做好基层工作,很需要干部们腾出时间,深入一线,走到田间地头,聆听“群言群语”。清理形式主义,必须从“指尖”做起,这群那群该合并的合并、该解散的解散,群里发消息也要有的放失。清理同时更要注重完善长效机制,防止“按下葫芦起来瓢”。
监制:刘昊
推荐阅读
近期热门视频
更多精彩视频,尽在北京日报视频号,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