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嘘声,掌声

北京日报
2024-12-10

1971年的10月25日,纽约联合国大厦灯火通明、人声鼎沸。是否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是否将台湾代表驱逐出联合国?答案即将揭晓。

或许已预感“情势不妙”,美国驻联合国代表布什要求上台发言,试图在恢复中国合法席位的同时仍在联合国内保留台湾代表。“NO”,嘘声从会场四周传来。

23时20分,电子计票牌显示表决结果——76票赞成、35票反对、17票弃权——联大第2758号决议诞生,决定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权利,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代表是中国在联合国的唯一合法代表。这是中国人民的胜利,也是世界各国人民的胜利,联合国会议大厅响起了持续2分钟的掌声。

从被西方世界拒之门外,到加入几乎所有普遍性政府间国际组织和600多项国际公约,几十年间,中国始终践行多边主义,联合国也成为中国与世界各国良性互动、对话合作的重要平台。

(一)

20世纪,是战争最为惨烈的世纪。两场规模空前的世界大战相继爆发,惨痛的伤亡倒逼着人类社会开始思考一个古老的课题:如何防止战争、守护和平?

1942年1月1日,时任美国总统罗斯福首次提出联合国的设想。3年后,《联合国宪章》正式签署,联合国成立,可谓人类和平发展事业的里程碑。

中国虽是联合国的创始会员国和安全理事会的五个常任理事国之一,但由于冷战环境下西方国家的阻挠,长期被排除在联合国之外,合法席位一直被台湾国民党当局占据。

政治的黑手,或许可以操弄现实,却阻挡不了世道人心。从1950年开始,每一年都有国家提案,要求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但美国凭借强势话语权,想尽办法予以拖延。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1970年的第二十五届联大上,支持恢复中国席位并驱逐国民党集团“代表”的表决结果为51票赞成、47票反对,这是在此问题上首次出现赞成票超过反对票的情况。一年之后,压倒性胜利改写了历史。什么叫人心所向,什么叫大势所趋,在这一刻有了生动体现。

(二)

“任何重大国际问题,如果没有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参与都是无法解决的。”这是1971年7月,阿尔巴尼亚等17国驻联合国代表表达的观点。半个多世纪的风雨同行充分显示,这一观点极具预见性——

守卫和平,中国以公心维护正义。从1990年第一次向联合国停战监督组织派出5名军事观察员,到如今成为联合国维和行动第二大出资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第一大出兵国,中国迄今已参与近30项联合国维和行动,累计派出维和人员5万余人次,被誉为“联合国维和行动的关键力量”。

发展经济,中国以尽责彰显担当。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时,坚定承诺人民币不贬值;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发生后,坚决采取负责任宏观政策,中国说到做到。同时,切实履行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承诺,不断提升对外开放水平,提前10年实现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确定的减贫目标。

促进合作,中国以行动谋求共赢。中国倡导建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等金融机构,打造广交会、服贸会、进博会等国际经贸合作平台,让各国搭乘中国发展的“快车”“便车”。特别是共建“一带一路”这一宏伟倡议,已成为当今世界最受欢迎的国际公共产品和最大规模的国际合作平台。

不夸张地说,五十多年来的每一个历史关头,中国都为推动世界和平与发展贡献了智慧和方案。正是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让联合国的普遍性、代表性和权威性切实增强,让世界和平正义的力量空前壮大。

(三)

联合国为推动世界秩序走向和平有序而不断努力,而世界秩序本身也在时间的前行中发生着历史性变化。

近些年,新兴市场国家和一大批发展中国家快速发展,影响力和话语权不断增强。伴随着国际力量对比的深度调整,保护主义、单边主义和霸凌行径抬头,个别国家和政治势力企图挑起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对抗,联合国的正常功能运行遭遇巨大挑战。美国这一联合国的缔造者之一,如今却沦为搅局者和“刺儿头”——

毁约“退群”,家常便饭。1984年,美国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偏心”苏联为由宣布退出,但“9·11”事件后,美国感到重塑和联合国关系的重要,于是在2003年回归。2017年,美国以助长“反以色列偏见”为由和教科文组织说再见,但6年后为“抗衡中国对教科文组织议程日益增长的影响力”,又再度回归。国际大事,被美国搞成了小孩子过家家。进进出出全然不当回事,“合则用、不合则弃”的行事逻辑,不仅简单粗暴,也透支着国际信誉。

无视决议,罔顾正义。比如,早在1947年,联大就通过第181号决议,规定在巴勒斯坦地区建立一个阿拉伯人的国家和一个犹太人的国家。“两国方案”既是国际社会对公正解决巴以问题的唯一共识,也是确保中东持久和平的唯一出路。新一轮巴以冲突发生以来,美国频繁否决联合国安理会关于加沙地带冲突的决议案,以色列常驻联合国代表甚至公然将《联合国宪章》放进碎纸机里粉碎。国际机构是开展国际合作的平台,美国却将其作为推行地缘博弈、展示自身霸权的秀场,哪里还有一点大国该有的样子?

(四)

联合国承载了各国人民对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美好向往,见证了国际社会团结合作、追求进步的光辉历程。成立近八十年来,之所以能够让不少局部冲突得到控制,让新的世界大战得以避免,一大法宝正在于对多边主义的坚守,强调各方在处理对外关系时约束自身行为,以谈判方式协调彼此利益,合作解决有关问题。

时移世易,人类再次站在历史的十字路口,对全球治理体制机制进行相应调整是大势所趋。但这种改革并不是推倒重来,也不是另起炉灶,而是创新完善。

事实上,从联合国开始运转,就一直处于不停地改革中。联合国宪章曾经过三次修正,大会权力得到扩大,秘书长机制不断完善,等等。今天,个别国家一言不合就掀桌子,不想担责就撂挑子,或是打着多边主义旗号搞些拉帮结派的“伪多边主义”,与构建公正、民主、合理的多极化国际秩序南辕北辙。

联合国的作用只能加强,不能削弱。诚如观察者所言,联合国不是世界政府,而是主权国家间的国际组织。联合国机制的权威性和有效性取决于大国的合作和协调,以及成员国的支持和配合。当此之时,大国的担当作为就显得尤为重要。

“世界只有一个体系,就是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只有一个秩序,就是以国际法为基础的国际秩序。只有一套规则,就是以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为基础的国际关系基本准则。”中国对国际秩序发展方向性问题的清晰回答,给调整中的国际关系体系增添了稳定性力量。

我们欣喜地看到,越来越多的同道者正超越社会制度与意识形态的异同,最大限度地实现共同利益与共同追求,那些逆潮流而动的声音即便调门再高,也终归是应者寥寥。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和联合国成立即将迎来80周年。历史可以超越,但不能忘记。不忘初心,人类社会才能避免更多悲剧的重演,推动历史车轮向着光明的目标浩荡前行。

北京日报(ID:Beijing_Daily)评论员 崔文佳【转载请注明来源:北京日报微信公众号】

监制:刘昊

编辑:车社

推荐阅读




近期热门视频




更多精彩视频,尽在北京日报视频号,欢迎关注~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北京日报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