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他曾是一名厅级干部,退休后变卖房产,在南疆大漠做起了“生产小队长”!

大漠悍客 新疆我的家 2021-04-20

在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

昆仑山北麓

有一个县叫策勒县

“策勒”维吾尔语的意思是红枣

大部分人应该都没听说过


策勒县被五大风口包围

年均降水35.5毫米,而年蒸发量2751毫米

县内可供人类生存的绿洲面积仅占2.9%

每年沙尘暴和浮尘天气260天

全县农村人口人均耕地不足2亩

可以说生态环境非常恶劣

是典型的贫困县


1


李鹏山西吕梁人

1970年进疆当兵

所在部队恰是名震中外的359旅一脉


(1950年359旅在南疆开荒)


后曾担任过县委书记、行署副专员

2009年作为一名厅级干部

他光荣退休了

已近花甲之年做了一个重大决定

成立新疆沙漠枣业有限公司

到人生地不熟的策勒县

阿日希村种枣


面临重大选择时

年轻人更容易下定决心

因为即使错了未来还有其他选择

而对于一个花甲之年的老人

做出这样一个风险极大的决定

恐怕不是欲望

也非诱惑

或许

他仅仅是听到了自己内心的声音

或许是359旅精神的一种召唤


(1950年359旅在南疆开荒,时任359旅摄影袁国祥拍摄)


茫茫大漠沙丘

一个花甲老人要来这里种枣

不要说身边的亲朋好友不相信

就连当地老百姓也不相信

他们祖祖辈辈在这里

心怀向往

但恶劣的自然环境一次次磨灭了他们的希望


50年代359旅一群人在南疆

开荒筑渠造福一方

半个世纪后359旅这名老兵

一个人自发的来此开荒

李鹏是一名老党员

如果说共产党员有什么作用?

那就是带领人民

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期望

一次次变成现实


(初期开荒时的李鹏)

沙漠边上种枣

第一解决的就是防风

一年几十次沙尘暴

每一次都是考验

栽防风林、开渠修路

种植小麦改良土质

这些基础工作一做就是三年

这就意味着在这里种枣投入更大

周期更长


资金不足

他就变卖乌鲁木齐房产

搭上自己和老伴每个月工资

向亲朋好友借钱向银行贷款

边干边投入,持续滚动

截止到2018年他还欠

银行贷款私人借款近1500多万


当小麦收割时

被沙子埋掉20多公分

当防风苗刚刚栽种完成时

被风沙拦腰折断时

有多少人还能坚持?

人们都说要顺势而为

而这个世界偏有一些人

逆势而动

他们被称为“傻子”

但恰恰是这些“傻子”面对恶劣的自然

做出了逆天改命的成绩



历经11年

2000多亩沙丘变为绿洲

80万棵枣树开始挂果

5万余株防风林锁住了沙漠

往日连绵起伏的沙包逐渐被削平

一条条防风林带整齐地向沙漠方向延伸

一片片枣树铺满防风林带围成的方格

将黄沙与村庄远远分隔开来



春有绿、夏有花、秋有果

这个毗邻塔克拉玛干死亡之海的村庄

开始展现出勃勃生机

而这背后

是这个一口山西腔

总是笑呵呵的老人11年的付出

是359旅精神的延续


11个春节驻守在大漠

住的是农民几平米的破旧平房

每天工作12小时

几过家门而不入(老伴孩子在乌鲁木齐)

作为家里独子

他把90多岁父亲也接到这里

一边劳动一边尽孝

老父亲生前说

“哪里的黄土都埋人,我走后你就把我埋在这”

老人家97岁离世安葬于此

他要在儿子身边,在世界的另一端

见证大漠荒原变为绿树成荫硕果累累


2



“全面实现小康,少数民族一个都不能少,一个都不能掉队。”—习近平


2020年让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

同全国人民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

是中国共产党的庄严承诺

阿日希村村民都是维吾尔族

2009年人均收入只有2173元

人均土地1.3亩

村民盼望着致富

致富路上

不忘初心的党员

和想过好日子的群众一旦结合

将创造出无穷的生产力


面对人多地少环境封闭的现实状况

就地转换劳动力

是解决农民致富的现实途径

李鹏培训当地村民种植、修剪、嫁接技术

边培训边上岗

他的企业

用工98%以上都是当地村民

已累计为村民发放劳务费1800万元



就业扶贫

解决了个体农户的生计

但如何通过产业扶贫

形成区域优势呢?

李鹏与阿日希村

签订了《脱贫攻坚战略合作协议书》

成立了农民专业合作社

吸纳社员100人(其中贫困户83人)

农民既可以在他的企业打工

同时也能料理自家枣园

农民收入倍增的同时

全村产业规模聚集优势开始彰显



有了产业规模

下一步要做的就是产业升级

提高产品附加值

2018年在政府帮助下

他建立了万吨红枣加工厂

解决了全县50%左右的红枣加工问题

农民春夏秋忙碌在地里

冬季则可在加工厂打工



付出的是汗水和智慧

换回的是老百姓的幸福

阿日希村人均纯收入由2009年的2173元

增加到2019年的10425元

增加了4.79倍,超出全县人均水平

昔日的阿日希村已全面脱贫

老百姓亲切的称呼李鹏是

“生产小队长”、“沙漠种枣人”

他们说“我们需要李鹏这样的阿达西”

大概被人需要

就是这个古稀老人最大的快乐吧!


这个世界聪明人很多

明白人却不多

聪明人忙着解决各种问题

围绕的中心点是“我”

明白人也忙着解决各种问题

围绕的中心点却是“他”

一个古稀老人经历了风风雨雨

他活成了真真的明白人!



3



应该让别人的生活因为有了你的生存而更加美好——茨巴尔


沙漠边缘的策勒县不降雨则罢

一旦连续降雨就是洪水

2016年9月策勒县连续降雨

洪水开始淹没农民的住房和棚圈

明知道这个季节红枣地是绝对不能进水的

李鹏还是毫不犹豫地立即开闸泄洪

连续一个多星期把洪水引到自己的枣园

造成红枣裂果、烂果、黑头

损失100多万元

但老百姓的财产保住了



同时李鹏还认了三个维吾尔族亲戚


一个刚大学毕业就肾衰竭

李鹏和朋友一次性资助他15万

还将他聘为公司员工

不用上班每月发500元生活费



一个父亲去世

从初二开始李鹏负责她一切费用



一个养父双目失明

李鹏资助她上学



一个外乡人

一个本村的“少数民族”

硬是把自己活成了真真的阿日希村人



2020年春节大年初一

周边群众170多人自发来给他拜年

大家情不自禁的唱起了歌,跳起了舞

男男女女、老老少少欢聚一堂

这是对老人的认可

也是民族团结的最好体现


4


听了李鹏老爷子的故事

我一直疑惑

一个年近古稀的老人

这样做究竟是为了名还是利?

一个退休的厅级干部

名利还缺吗?



我也曾和一名年轻的创业者聊天

我问“你追求什么?”

他说“我追求成功”

我问“你所定义的成功是什么?”

他说“赚很多钱”

我笑了暗暗想

你所追求的成功

不过是欲望的满足罢了!


(李鹏获得全国脱贫攻坚奖奉献奖)


每个人对成功定义不同

我在想李鹏这样的年纪追求成功吗?

恐怕不是

他是在追求人生的价值

财富和权力只是价值的附着物

可有可无

而不是价值本身

人生的价值在于你被更多人需要

更多人因你的光亮生活变得璀璨!


编辑:月之

审核:月之  终审:海峰

高手在民间,评论更精彩

往下拉查看或提交您的评论

新疆风俗 新疆人情 新疆故事 新疆我的家

在 看 你 就 点 点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