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艾青的新疆岁月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艾青


艾青


       艾青,一名在国际上享有盛誉的诗人。


  艾青,集东西方文化于一身,在创作上勇于探索,为新诗的发展开辟了宽广的道路。


  上世纪50年代,艾青在经历了变故之后,毅然选择来到新疆,来到兵团。在兵团这片热土上,他以饱满的激情,创作出了《年轻的城》、《从南泥湾到莫索湾》等一部部力作,展现了祖国边疆的大漠风光、绿洲景色和垦区新貌、史诗般地记录了一代兵团人的生活史。
   
  01
   
  1957年,诗人艾青受到错误批判,被划为“右派”。同年10月,他被开除党籍,撤消其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委员等职务,并被《诗刊》编委会除名。


  被打成“右派”后,艾青精神苦闷,常去公园观棋或与人下围棋消愁解闷。王震将军得知这一情况后。便来到艾青家。


艾青青年时代


  王震指着墙壁上的地图说:“北大荒土地肥沃,十万转业军人要开发这片古老的荒原,我希望你能去,怎么样?”艾青思考了片刻后。接受了王震的邀请。


  1958年4月。艾青夫妇带着孩子乘火车离开北京,到达黑龙江省密山县。在王震的帮助下,艾青一家被安排在大兴安岭八五二农场的南垣村林场,艾青担任林场副场长。


  到了林场后,艾青不仅像普通的农垦战士一样伐木、育苗、盖房,还办起了黑板报,捐出了自己的5000元稿酬,为林场购买发电机与照明设备。


  据《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史料选辑》记载:艾青在八五二农场,写下了一些短诗,抒发他的新感受,可惜大都遗失,只留下《烧荒》一首:“好大的火啊,荒原成了火海……野火烧不尽,禾苗起不来!快磨亮我们的犁刀,犁开一个新的时代!” 


  1959年夏季的一天,王震来到八五二农场视察。看到日益消瘦的艾青,他非常痛心。


  “我建议你订一个五年计划。到农垦部的几个垦区都走走。”王震说。
  “我想去新疆看看!”艾青沉思了许久后说。
  

       这年11月,艾青偕夫人高瑛乘上西去的火车,来到了新疆首府乌鲁木齐。

  

艾青


      自治区党委第一书记王恩茂、兵团副政委张仲瀚在延安时就与艾青相熟。张仲瀚遵照王震的指示,热情接待了艾青夫妇,并把他们安排在兵团司令部2号小楼,一日三餐吃小灶。每逢周末,兵团机关举办舞会,他们总会邀请艾青夫妇参加。


  时任兵团政治部主任的王季龙和兵团党委宣传部部长谭峰得知大诗人艾青来到新疆后,每一次审查兵团文工团的剧目时,都会邀请艾青参加。并认真听取他的意见。


  一天,艾青和妻子高瑛去逛街。由于乌鲁木齐刚下过一场大雪。人行道非常滑,艾青不小心摔了一跤。他十分风趣地说:“这是新疆给我的第一个见面礼。” 


  上世纪50年代末,兵团各地开展了劳动竞赛,涌现出了许多劳动模范,兵团机运处独立汽车二营驾驶员苏长福就是其中之一。他驾驶着汽车日夜奋战在天山脚下,创造了安全行驶50万公里无大修的突出成绩,受到了专家的称赞。自治区党委和兵团党委经过研究,决定树立苏长福为劳动模范和生产标兵。


  为了更好地宣传苏长福的事迹,兵团党委决定写一部长篇报告文学。张仲瀚提议,写作任务交由艾青完成。


  接受任务之后,为了把作品写好,1960年初春,艾青和高瑛到苏长福工作的二营三连,离乌鲁木齐40多公里的后峡实地采访。


  为了感受苏长福工作时的艰苦环境,艾青不顾坡陡路窄和塌方的危险,一直爬到海拔4000米的冰峰。他还在三连住了一个多月,采访了苏长福的家人、亲戚和朋友,拍下了许多十分珍贵的照片。


  艾青后来写的散文《怀念天山》中有这样一段文字:“我第一次到乌鲁木齐后,接受了一个任务,写一个活动在天山一带出色的驾驶员。我几次到天山里面的一个峡谷——后峡,从住帐篷开始到住楼房,那儿有一个新建的钢铁厂,结识了不少人。我曾几次到一个海拔4000多米高的明槽——南北疆分界的地方。” 


  三个多月后。艾青写出了长达15万字的长篇报告文学《苏长福的故事》。1961年1月,这部书稿由新疆青年出版社出版。


  据《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史料选辑》记载:兵团机运处党委给兵团党委和中国作家协会党组写了一份报告:通过报告文学《苏长福的故事》的采访和写作,说明艾青同志是一位平易近人、勤勤恳恳的文化人,建议给他摘掉右派帽子,恢复他的公民权利。
   
  02 
   
  1960年夏天,天气非常炎热。兵团机关组织干部到农八师莫索湾垦区帮助职工夏收。到了石河子,每天天还没亮,艾青就拿上镰刀和大家下地割麦子。等到天大亮的时候,他们已经割完了大半块地。



  一天早晨,艾青和工作队的同志们准备返回场部吃早饭,路过一条水渠时,艾青不小心滑倒了,小腿正好跪在镰刀的锋刃上,鲜血直流。同志们见状,赶忙将他送到医院。也就是从那时起,艾青与石河子结下了不解之缘。


  据《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史料选辑》记载:1960年8月,王震将军来到新疆,在乌鲁木齐兵团和平剧院召开了团以上干部扩大会议。在会上,王震将军号召广大军垦战士,发扬南泥湾精神,保持我党我军艰苦奋斗的作风,多打粮,为支援国家建设作出更大的贡献。


  作完报告,王震笑呵呵地对台下的干部们说:“我向大家介绍一个人!”说完,王震便转向艾青。


  这时,身材魁梧的艾青立刻站了起来,向王震敬了一个礼。
  王震说:“他就是享誉中外的大诗人艾青同志!” 


  大家不约而同地把目光投向了艾青,会场内顿时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9月,正是丰收的季节。王震决定去古尔班通古特沙漠边缘的军垦农场视察。他提议张仲瀚、艾青陪同前往。他们首先视察了农七师和农八师。在石河子,王震向艾青详细地介绍了石河子如何从一个荒凉的村镇变成了美丽的城市。艾青听后深受感动,写下了诗歌《年轻的城》:“我到过许多地方,数这个城市最年轻。它是这样漂亮,令人一见倾心。不是瀚海蜃楼,不是蓬莱仙境。它的一草一木,都由血汗凝成。你说它是城市,却有田园风光。你说它是乡村,却有许多工厂……” 



  在返回乌鲁木齐的途中,王震问艾青:“对石河子的印象怎么样?” 
  艾青连声称赞:“好,这地方很好。” 
  王震十分恳切地说:“老艾,你就在这里安家吧!” 
  艾青笑着点了点头。


  9月底的一天,张仲瀚将农八师政委鱼正东请到他的住处,他一边脱大衣一边招呼警卫员给鱼正东泡茶,还拿出“大前门”牌香烟递给鱼正东。


  “老鱼,给你个人,敢不敢要?” 
  “什么人我不敢要?” 
  “艾青,大诗人艾青……” 
  鱼正东深吸了一口烟后问道:“什么要求?” 
  “师级干部待遇,生活上多照顾,思想上多帮助。这样有利于思想改造,有利于他的文学创作。这是王震老首长交代下来的,我现在交给你。” 


  10月初,艾青一家搬出了兵团司令部2号小楼,在军垦新城石河子安了家。


  初来时,艾青夫妇住在招待所里。当时正值困难时期,即使是“富八师”也是粮油不足,职工大都以甜菜渣代食。为了照顾好艾青夫妇,农八师安排他们在机关小食堂免费就餐。为方便他们生活,后来又在师机关大院的一幢平房里打了个隔墙,划出三间房给他们一家人住,艾青的夫人高瑛也被安排到联合加工厂工作。


  经过一段时间的接触之后。农八师的领导和文化宣传部门的同志们。深感艾青为人坦诚、重感情、睿智而幽默。于是,大家就常到他家坐坐,借阅他的藏书,如莎士比亚、巴尔扎克的著作等。


  在一起时。大家常与他聊聊世界名著、古诗词以及新诗创作等等,并虚心向他请教。渐渐地,艾青抑郁的心情也消除了。他还兴致勃勃地拿出毛泽东主席亲笔写给他的请柬,滔滔不绝地讲他参加延安文艺座谈会的感受。


  据《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史料选辑》记载:艾青将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主席约请他畅谈文艺创作和文艺理论的每一封回信都牢记于心,其中一封这样写道:来信收到,赞成你去晋西北,但不宜走得太远,因同蒲铁路不好走。目前这个阶段,希望你呆在延安,学习一下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和历史唯物主义,然后到前方,切实研究一下农村的阶级关系,不然我们无法认清中国的战况。不知你意下如何?此致敬礼,待天晴我再约你面谈。


  1961年春天,王震到石河子视察工作时,到艾青的住处看望他,并和他长时间交谈,鼓励他搞创作。他对艾青说:“你要写点东西,写出作品来别人不发表,我让农垦出版社发表。现在不发表,将来发表。”王震的一席话,让艾青备受鼓舞。


艾青和王震


  为了更好地体验生活,艾青夫妇经常与职工一同下地拾棉花。高瑛一天下来能拾花50多公斤,而艾青毕竟已年过半百,又从未干过农活,弯一会儿腰就挺不住了,只好坐个小板凳,一步步向前挪着拾花,一天下来仅仅拾花十五六公斤。而就在当时,莫索湾二场的“铁姑娘”、“全国三八红旗手”江桂芳平均每天拾花100多公斤。


  艾青被军垦战士的精神深深感动,他决定写一部反映军垦生活的长篇小说。于是,他多次深入莫索湾垦区召开座谈会,了解军垦战士的工作和生活。


  当时,从四川来到新疆的文学青年杨牧正在团场基建连当工人。后来。团场宣传队准备参加农八师文艺会演,就借调他到宣传队写剧本。


  一天,团场宣传队正在开会,宣教股股长领着一个大个子走了进来。他向大家介绍说:“这就是大诗人艾青,今天来我们团场搜集创作素材……”话还没说完,会场内顿时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杨牧是艾青的崇拜者之一。他得知艾青住在团场的招待所里,就经常跑去请教他,并把他的作品拿给艾青看。艾青有头痛病,晚上睡不好觉,杨牧就跑遍团场所有的老中医家求医问药。


  连队的青年男女要举行婚礼,常通过熟人朋友请艾青写两句诗表示祝贺。有时候,艾青忙不过来,就让杨牧代笔。


  经过五个年头的辛勤努力,艾青写下了长达45万字的《从南泥湾到莫索湾》。这部纪实小说从部长、将军,写到普通一兵、职工家属,刻画出130多个血肉丰满、个性鲜明的人物,赞颂了兵团将士艰苦创业的精神。

  之后的岁月里,艾青以“林壁”、“万叶”署名在农八师内部刊物《大跃进》,兵团的《生产战线报》和自治区的《新疆文学》等报刊上,相继发表了《地窝子》、《戈字辈》、《铺路》、《槐树》、《泉水》、《垦荒者之歌》、《帐篷》等20多首诗作,深受广大读者喜爱。
   
  03
   
  据《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史料选辑》记载:1967年1月26日,石河子市的文化大革命酿成了一场流血事件,打响了全国武斗的第一枪。艾青所在的农八师师部大院陷于两派的包围之中。4月的一天,抄家开始了,艾青首当其冲。“造反派”把艾青的诗歌手稿和其他文稿,还有他珍藏多年的毛泽东、周恩来、吴玉章等同志的亲笔信全部抄走了。


  5月19日,“造反派”勒令艾青搬出师部。并用一辆卡车把艾青全家遣送到艾青儿子所在的师直农场1营8连(今144团8连)。那里是农八师条件最艰苦的地方,位于古尔班通古特大沙漠边缘,人称“小西伯利亚”。


  起初。艾青全家被安排在一间土坯平房内。不久,又被撵进一个母羊下羔用的地窝子里。地窝子里没有床,全家睡在铺着厚草的土堆上。艾青的孩子在土墙上挖了个方洞放书和杂物。地窝子内没有电灯,只有昏暗的油灯照明。


  刚开始,艾青主要负责管理林带,修剪树枝。后来,他又开始打扫露天厕所。然而,无论是管林带,还是打扫厕所,艾青总是勤勤恳恳、任劳任怨。他的质朴和勤劳,得到了广大职工的一致好评。老年人称他为“老艾青”,年轻人称他为“艾青伯伯”,孩子们称他为“艾青爷爷”。


  那时,艾青的工资已经停发,为维持一家五口人的生活,全家一日三餐只能吃玉米面。连队职工知道后。有的省下白面,有的买好了新疆特产莫合烟,有的回家探亲带回了肉。都悄悄地给艾青一家送去。


  艾青一家住的地窝子十分低矮一些老职工知道后,便主动来帮忙,向地下深挖了50厘米。这样,身高1.8米的艾青进去才总算可以直起腰、抬起头。


  一天晚上,一位老军垦的后代见艾青挨完批斗后。深一脚浅一脚地只身返回住所,就赶忙把拖拉机停在艾青身边,恭恭敬敬地把艾青请进驾驶室,冒着风险把他送回家。


  1971年春天,美国著名的报告文学作家埃德加·斯诺带领美国新闻工作者代表团来华访问。在与周恩来总理谈到延安文艺界的老朋友时,他第一个提到的就是艾青。


  “他是个幽默风趣的诗人!”埃德加·斯诺说。
  周总理点点头:“中美两国的文化交流源远流长,斯诺先生的记忆力非常好。” 
  埃德加·斯诺又说:“西方学者对艾青的诗作给予了很高的评价。法国也在出版《艾青诗选》,美国有好几所大学把艾青的诗作选为教材……” 


  当时,《参考消息》以外电报道的形式,披露了斯诺先生与周恩来总理关于诗人艾青的谈话。
  1972年11月,经历了五年多的“劳动改造”后,艾青终于被宣布“解放”,重新回到了石河子新城定居,开始了新的生活。


  “四人帮”粉碎后不久,艾青得到了彻底平反。1977年,艾青离开了生活了十几年的新疆,回到了北京。


艾青雕像


  1994年,为了纪念艾青在石河子垦区度过的难忘岁月,农八师党委决定在石河子市修建全国唯一一座以艾青命名的诗歌馆。如今,艾青诗歌馆已经晋升为国家AAA级旅游景点,成为兵团集文学创作、学术交流、旅游为一体的重要文化阵地。 


《年轻的城》


我到过许多地方

数这个城市最年轻

它是这样漂亮

令人一见倾心


不是瀚海蜃楼

不是蓬莱仙境

它的一草一木

都由血汗凝成


你说它是城市

却有田园风光

你说它是乡村

却有许多工厂


苍郁的树林里面

是一排排的厂房

百鸟的鼓噪声中

传来马达的声响


空气是这样清新

闻到田园的芳香

微风轻轻吹拂

掀起绿色的波浪


它像一个拓荒者

全身都浴着阳光

面对着千里戈壁

两眼闪耀着希望


更像一个战士

革命的热情汹涌

只要一声号令

就向前猛打猛冲


到处都是建设工地

劳动的声音在沸腾

我的心随着手推车

在碎石公路上飞滚


艳阳天,风雪天

在黎明,在黄昏

一年三百六十天

看它三万六千遍


因为它永远在前进

时时刻刻改变模样

因为我透过这个城市

看见了新中国的成长

来源:兵团建设
编辑:艳阳天
审核:月之  终审:海峰
其他人都在看

1700青年集体赴死,无人生还!今天所有的中国人都该记住他们!
李亚鹏、陈建斌的乌鲁木齐时光
新疆人一年喝掉1亿瓶,酒产业能否成为支柱产业?
高龄老人长牙齿,百岁老人娶新娘,和田远比你想象的丰富!

倡导节约粮食 提倡文明用餐

新疆我的家新媒体矩阵

新疆广播新媒体餐饮联盟

新疆肯德基有限公司

新疆《小记者看世界》栏目

好赞APP  7&K Studio

共同倡导

节约粮食从你我做起


我就知道你"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