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雅昌专稿】韩天衡美术馆推特展:600件珍品赏历代文房雅趣

2017-02-07 谢媛 雅昌艺术网

春节期间,“兰室长物——历代文房具特展”在韩天衡美术馆揭幕。展览是韩天衡美术馆2017年伊始的重要展览,由韩天衡先生亲自策展,召集十位海上著名藏家,筹备3个月有余,汇集600余件展品。

“兰室长物——历代文房具特展”韩天衡美术馆展览现场

文房不只有“四宝”

文房,泛指文人书斋文化中的器物,且大多是案几间袖珍玲珑的小件物品。其物虽小,却承载、记录、传承、弘扬着中华民族五千年灿烂的文明史。

民间素有文房四宝之说:笔、墨、纸、砚。但其实不然,文房的品类实在丰富多彩、满目琳琅,岂止百千之数。远在南宋赵希鹄所撰《洞天清禄集》中就列入了古琴、古砚、古钟鼎彝器、怪石、砚屏、笔格、水滴、古翰墨笔迹、古画等九项内容。然当时流行的实用和装点的文房器物远远不止这些,足见风气之盛。

“兰室长物:历代文房具特展”现场

清 乾隆 十彩套墨

到了明末文震亨著的《长物志》,洋洋万言的十二卷,综合概述了明代文人清居生活的境况,在卷七《器具》中,列入的文房用具,计有砚、笔、墨、纸、笔格、笔床、笔屏、笔筒、笔船、笔洗、笔掭、水中丞、水注、糊斗、蜡斗、镇纸、压尺、贝光、裁刀、剪刀、书灯、印章、文具等。这些都仅仅是实用的文房用具,述其大概而未及详介。

“兰室长物:历代文房具特展”

伏虎罗汉

此外,还记录有文房清玩雅物,如香炉、袖炉、手炉、香筒、如意、钟磬、数珠、扇坠、镜、钩、钵、琴、剑等。另外在卷三《水石》、卷五《书画》、卷六《几榻》、卷十二《香茗》中,还表述了大量的文房清玩、如灵璧石、昆山石、太湖石、粉本、宋刻丝、画匣、书桌、屏、架、几、沉香、茶炉、茶盏等。

“兰室长物:历代文房具特展”

唐人写经

“兰室长物:历代文房具特展”

南宋马麟山水

“兰室长物:历代文房具特展”

齐白石 工笔花鸟

文房之所以受到历代文人的普遍钟爱,不仅是因为其有实用价值,而是作为载体,千百年来殚精竭虑的文人赋予了它丰瞻深厚的文化的、艺术的、史料的内涵。曼妙精致的文房是文人雅士的挚友和伴侣。这些文房器物标新立异的创作,别出心裁的布置和极尽个性的刻意追慕,体现了彼时高层文人“于世为闲事,于身为长物”的立异炫奇、美轮美奂的悠游心境。

“兰室长物:历代文房具特展”现场

上下数千年的绚烂文房文化艺术,也是我国独有的文化见证,艺术瑰宝,是先民中能工巧匠与文人雅士才智共融的智慧结晶,弥足珍贵。

“兰室长物:历代文房具特展”现场

还原古人书斋样式

本次展览沿袭中华三千多年文明史,以文房具为主,还特地还原了古人书斋样式系统呈现古代知识分子生活的精致与讲究,彰显文人墨客的修为与修养。使观众能更近距离走进古代文人雅士。韩天衡先生说:看过这个展览,你能真切的体会到“笔精墨妙,人生一乐。”

“兰室长物:历代文房具特展”

600件珍品展历代文房之璀璨

韩天衡美术馆艺术总监韩回之表示:本次展览不仅展现出中国文人的审美,更是中国文人生活方式体现:“中国所有的美术都是以中国的文学为基础,这些所有的基点都在绘画、书法、印章、包括文器的陈设中体现出来。”

“我们在努力复原中国古代文人的生活方式,包括对这些器物的系统的陈列,它所体现的是士大夫阶级中所流行的一种赏、玩、乐的一种心态。”在他看来,这也是区别于当下趋同日本化的一种审美:“因为在中国古代,无论是从古画、还是书籍记录中,我们对书房的感受都是奢华、干净、琳琅满目的,中华民族的审美是趋于绚烂、丰富、五光十色的感觉。”

十枝如意寓意十全十美

在古代,“如意”的用途很广泛,它可作为防身器物,战争中也用于代麾作指挥之物,寓意万事顺利,吉祥如意。作为吉祥之物,它在汉族民间及宫廷中都有广泛的使用,一件小小的“如意”,是集宫廷礼仪、汉族民间往来、陈设赏玩为一体的珍贵之物。展览集合了不同材质、各具特色的十枝如意,寓意十全十美。

“兰室长物:历代文房具特展”

清 于硕款 八仙微雕塑嵌象牙紫檀砚屏

 

局部

一件晚清于硕款微雕象牙屏风,于硕以1915年其微雕作品《赤壁夜游》曾获巴拿马万国博览会金奖,展现的这件作品题材为“八仙祝寿”,微雕这项技艺在当时还没有光学仪器的情况下,仅靠人的眼睛和意识雕刻如此细致的作品几乎是不可能的,所以于硕也被称作是中国微雕的创始人,让人感受到鬼工神工精细之技。

“兰室长物:历代文房具特展”

宋饕餮铜茶炉

一件看上去有点奇怪的茶炉,它上面有个嘴巴。远看它像一个鼎,但并不是,它有三足,三耳,下有一个饕餮的嘴巴。饕餮是古代中国神话传说中的一种神秘怪物,古书《山海经·北次二经》介绍其特点是:其形状如羊身人面,眼在腋下,虎齿人手。饕餮纹这种纹饰最早出现在距今五千年前长江下游地区的良渚文化玉器上。但饕餮纹更常见于青铜器上,尤其是鼎上,远在二里头夏文化的青铜器上便有出现。

这件是宋代时候制作的茶炉,喝茶在宋代,大家已经有很好的认知,所以在整个宋代崇古的大的社会风气下,高端文人对茶炉有着更高要求,它不单单要是一个陶制品,更希望能有时代仿古的气息。这件宋饕餮铜茶炉,它既融合很多古典的元素,也是一种创新。

“兰室长物:历代文房具特展”

清 百宝嵌喜上眉梢象牙笔筒

这件作品是在象牙材质上白宝嵌的喜上眉梢,中国人的古代绘画以及器物,讲究“器必有文,文必有意,意必吉祥”,就是指器物上都应该有纹饰,纹饰上面都应该是有花样,花样的含义必须是要吉祥。这件作品运用诸如象牙、贝壳,琥珀,青金石,红珊瑚等复杂的材料,甚至于梅树树干,都采用犀角制成。工艺是采用百宝嵌的方法,百宝嵌工艺出现于明代,它是在螺钿镶嵌工艺的基础上,加入宝石、象牙、珊瑚以及玉石等材料形成的镶嵌工艺,用百宝嵌成的图案花纹会随着照射光线角度的变化,发出各种各样的光彩,主要出现在中国古典家具以及工艺美术品上。进入清代以后,百宝嵌发展成为家具制作的重要镶嵌技术之一。

“兰室长物:历代文房具特展”

清乾隆 造办处作蟠龙纹玉马鞭柄

这件展品大家一开始会以为是一根毛笔杆子,在日本被改成了拂尘笔,但是考据以后发现,这绝对不是一支毛笔,因为没有这么短、粗,而且上面有盘龙纹的毛笔。在考据中,收藏家很偶然在故宫博物院们出版的书中,看到了类似的作品,所以这是清乾隆时期造办处为皇帝御用制作的马鞭的杆子。

“兰室长物:历代文房具特展”

清 尚均款 寿山将军洞芙蓉石嵌宝描金太平喜象

在清代宫廷中,很多寿山石是用来做的摆件,但其实宗教题材在当时也非常流行。这件展品周尚均款的太平喜象不仅采用了百宝嵌的技法,同时还采用了上金工艺,大象身上的红毯画着非常漂亮的西洋画花卉图案,在当时应该是黄金色,金箔经过两百年的磨损,黄金已褪,现在看到的红色是金箔下的漆,但上面造型有非常典型清代吉祥之义,叫作太平喜象。

“兰室长物:历代文房具特展”

唐 大般若经 大谷光瑞藏

这件展品唐大般若经是大谷光瑞旧藏,是大谷光瑞考古队在敦煌盗掘的。当时大谷光瑞考古队进入敦煌藏经洞在英、法、德、俄等国考古队之后,他的目的和西方考古有所不同,他想从宗教目的搞清楚唐玄奘从西往东的道路,这件是当时他比较喜欢的,所以带回东京保存。

“兰室长物:历代文房具特展”

清乾隆 四十五年中秋贡白螺

白螺被视为是密宗的重要法器,展览中清乾隆四十五年中秋贡白螺与平时所见的白螺有所不同:白螺蓝色琉璃口上有行字:“须弥福寿 妙高庄严殿 乾隆四十五年中秋月恭供”,据考据,乾隆四十五年中秋节,正值乾隆皇帝70寿辰,庆典规模更为隆重浩大。当时西藏六世班禅为庆贺乾隆帝70大寿,从日喀则扎什伦布寺启程,长途跋涉2万余里历经13个月来到承德。乾隆帝为隆重迎接六世班禅的到来,仿日喀则扎什伦布寺特建须弥福寿之庙供六世班禅讲经和居住,所以此庙又称“班禅行宫”,这件展品也可视为是宗教民族大事件的一个旁证。

“兰室长物:历代文房具特展”

元 广寒宫 螺钿盒

螺钿,是指用螺壳与海贝磨制成人物、花鸟、几何图形或文字等薄片,根据画面需要而镶嵌在器物表面的装饰工艺。据《唐逸史》记载:唐朝开元年间,中秋之夜,方士罗公远邀玄宗游月宫,掷手杖于空中,即化为银色大桥。过大桥,行数十里,到达一大城阙,横匾上有“广寒清虚之府”几个大字,罗公远对玄宗说“此乃月宫也”,见仙女数百,素衣飘然,婀娜多姿,随音乐翩翩起舞于广庭中。玄宗看得如痴如醉,默默记下仙女们优美的舞曲。回到人间后,玄宗即命令伶官依其声调整理出一首优美动听的曲子,然后配上模仿月宫仙女舞姿的舞蹈,这就是闻名后世的《紫云曲》(《霓裳羽衣曲》)唐明皇游月宫由此成为千古佳话,月宫从此也有了“广寒宫”之称。

“兰室长物:历代文房具特展”

  明吴彬 林有麟题铭“瑞兽”灵壁奇石

“兰室长物:历代文房具特展”

近代吴昌硕包袱砚

《沈氏砚林》、桥本关雪旧藏

韩天衡

韩天衡:文化本身是种创造 同时也是种享受

雅昌艺术网:展览呈现了众多私人藏家的收藏品,这是否体现出韩天衡美术馆的办馆特色?

韩天衡:我们以美术馆为平台、通过艺术学校、艺术基金,努力做文化艺术推广的事业链。美术馆除了常设展厅的内容之外,至少每年还要有一个能够产生超地区的全国影响力的展览,从展览内容上,也力求不雷同,而应该要别出心裁。所以韩天衡美术馆美术馆开馆三年来,除了书画的展览之外,我们还举办过“紫电安邦—历代武备文物特展”、澄怀观道——历代文人香事文物特展” ……这些都也是很特别的主题。

雅昌艺术网:立足传统来办馆。

韩天衡:我们一直在谈“文化之兴”,中国作为文明的古国,老祖宗给我们留下来的优秀的文化传统很多,我们现在谈快餐文化、外来文化,实际上是一种妄自菲薄的民族的文化虚无主义,韩天衡美术馆作为一个以介绍中国传统文化艺术为主的美术馆,我们有责任要推广这方面的工作。

雅昌艺术网:此次2017年的开年大展,为什么选择“历代文房具”为内容来呈现?

韩天衡:这次推出的开年特展:“兰室长物——历代文房具特展”是经过精心策划的,它的意义也很不一般,在解放以后的几十年甚至很长一段时间里,我们都不太强调文化的精致性。从我们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来讲,中国文人运用器、材笔墨纸砚等精致性,可以说没有其它国家的知识分子可以与我们相媲美。

雅昌艺术网:展览让观众重新审视中国文人的传统。

韩天衡:文化当然是一种创造,但是文化本身又是一种享受。很多人并不知道,以为文房就是四宝:笔墨纸砚,实际上这只是最基本的几样,比如说要写好字,这支笔,从古人来讲,不仅笔毛、笔杆都要非常讲究;一张康熙皇帝用的纸,历经三百多年,依然能够保持鲜艳如昔的红,它背后工艺的复杂,才叫作纸文化。当然今天造纸,不一定要造这样昂贵的纸,因为它不能够去作为常人的消费,但是造这一张纸产生的结果、过程,就是我们今天提倡的工匠精神。纸文化背后反映的是老祖宗在造一张纸的过程当中体现出来的那种精湛的技艺以及文化的含量。

雅昌艺术网:对传统的重新认识。

韩天衡:要有文化自信这并不是一句口号和空话。强调这种文化之兴,也并不是我们守旧,也是要看到过去祖国文化的灿烂、高深、精湛,这是为了更好的继承这种传统。

雅昌艺术网:在您看来工匠精神是什么?

韩天衡:这实际上是一种大匠的精神,它是一种一丝不苟,精益求精执着创造的精神。要振兴我们的艺术,我们要实现我们的中国梦,就是我们曾经有过非常灿烂的辉煌的过去。展览展现的是我们祖先对文化、艺术的重视,它不是简单的一个器,通过这个展览,我们可以看到古代文人的精致的生活。展览的背后实际展示的是我们文化与艺术的深邃。大家都可以通过展览感受到,我们有如此悠久、深厚、美妙的文化。

雅昌艺术网:同时作为一名收藏家,这也是您多年的收藏心得与感受?

韩天衡:收藏是一种文化,收藏也是对个人知识的检验。但是更重要的是,收藏让我感到对文化的敬畏和乐趣。我对旧物,有一种特殊的感情和爱好,这是与生俱来的。收藏它既是我艺术学习的老师,也是我艺术学习道路上面的伴侣。我收藏,不是为了投资,纯粹是为了学习吸收养料。2011年,我和政府签订了协议,把拿我收藏的1136件收藏品,捐给国家。我的想法是:这是老师、伴侣要给它一个好的归宿。历史上说“家藏不过三代”,如果你藏在家里,将来总是要散失掉,最好的是归宿就是捐给国家,让它全部集中在一起永不分离,永远有那么美好的回忆跟故事在其中,这是我最开心的事情。

雅昌艺术网:您这种心态也是需要向社会倡导的。

韩天衡:我经常开玩笑说,我是从假的里面去找真的,从差的里面去找好的,从便宜的里面去找贵的,用自己的特长去换我需要的。收藏给我知识,知识就是金钱,不要老是拿金钱作为金钱,知识也是金钱。当然知识还不局限于金钱,知识它给你智慧。


作者:谢媛

编辑:张丽敏

放心收藏,全球见证,扫码立即送鉴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