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出门时给孩子一个温暖的拥抱,告诉Ta父母爱Ta】上海小囡有多少被“鸡”?

宣克炅 宣克炅 2021-02-03


美国著名心理治疗室苏珊·福沃德曾写过一本关于家庭教育的书籍:《中毒的父母》。


书中通过大量真实的个案材料分析了众多家庭中各类“中毒”父母的所作所为,探究了他们如何无意间伤害了子女并持续影响子女成年后的生活。



其中,苏珊提到了一种常见的教育误区:言语贬低。


我妈妈以前总想让我做一个十全十美的小姑娘。她要求我做到娴静优雅,谈吐得体。当我越轨的时候,她便羞辱我,逼我把事情做好。


她的用心是好的,真的很好。当我把一一个字的音发错了时,她就学我的样子。


她告诉我,我应当学会接受批评,因为这是我学有所成的唯一道路。

——节选自《中毒的父母》


苏珊认为,这是一种负面的“激励”方法,可能会让孩子陷入自卑、抑郁,甚至冷酷和暴戾。


父母作为孩子从出生起最亲密的伙伴能否别总是以仇人似的面目对待孩子,而是以更“亲”的面目出现呢?


中国式的家庭教育很大的一个问题是,传统父母家长似乎很少给予孩子正向的情绪输出。


一方面,中国含蓄内敛的文化让家庭关系内有些羞于说“爱”,父母和孩子之间常常“爱在心而口难开”。


另一方面,除了已经老生常谈的“别人家的孩子”,中国式父母还有一个常见的特殊表征:在外人夸奖孩子时,中国家长经常先对此予以否认、顺带贬低孩子。


不信?看看类似于下面的这段对话是否经常在身边发生:


—“哎呀你孩子钢琴弹得真好。”
—“哪里哦,没有的事。那么简单一首曲子他要练几百遍呢,他又笨又皮,没有你家孩子机灵……”


这部分源于中国人自谦的传统文化:自古就对外谦称自己的孩子为“犬子”、“小女”某种程度上也算是一种传统美德。


可“从来如此,便是对吗?”


2020年了,时代变了,教育的方式也应当与时俱进。类似的回答仿佛拿着孩子努力的成果,来当做自己谦虚的筹码,虽然彰显了人情世故的周全,却建立在孩子失落的基础上。


在孩子心智不成熟的时候,他们会全盘接受和相信父母说的话。打心底里认为自己就有旁人说得那么差劲,从而丧失自信。


当孩子更多地被当做独立的、有自尊的个体对待时,作为父母适当的公开赞美是必要的。


一方面,被最亲密的爸爸妈妈赞美会让孩子感受到爱意,促进家庭和睦,让他们确信:家是温暖的港湾,即使在外受到挫折,回到家也能“充电”。


另一方面,在公开场合被认可,极大地增强孩子的自信。当孩子从小认识到:我的努力会有回报、我不比其他人差,他们面对风浪时会更显从容。


一些声音要求孩子“坚强起来”、“心理承受能力强一点”,他们是善意的,而且当然是有理、而且必要的。


只是我们或许该想得更深一步:很少有人生来就“坚强”无比,良好的心理状态和抗压能力也不是孩子一个人能够“无中生有”的。只有让孩子在充分的爱意下成长,才可能养成健全的人格和强大的内心。


所以,下一次当有人称赞你的孩子时,不妨大方回应、对对方表示感谢,再拍拍孩子的肩膀,告诉他/她:做得好,你为此自豪。


上海小囡的困境:“ 鸡娃 ” 否?


在上海等一线城市中,对孩子进行体罚、言语羞辱等教育方式已经比较少见了。与此同时,另一种教育方式正大行其道。



“鸡娃”这种教育方式首先出现于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意为给孩子打鸡血”、不停地让孩子学习、上各种培训机构,要求兼顾语数英音乐美术体育等各方面。


有这样一则关于“鸡娃”的小笑话:


问:10岁英语词汇量1500,够不够?

答:在美国是够了,在上海肯定是不够的。


就是在这样的焦虑下,上海家长们奔波游走于各补习机构。谁都不愿意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最近,美国一本经济学热销书——《爱、金钱和孩子:育儿经济学》,揭示了“鸡娃”的深层原因:是经济决定了教育方式。



书里提到,决定教育方式的主要因素有两个:一是社会贫富的差距,二是教育的回报率。如果二者都很高,则父母就会有强烈的投入教育的动机。


也就是说,“鸡娃”是作为经济理性人权衡的结果,在社会的大势洪流之下,无可指摘回避。但如何科学地“鸡娃”,值得一番考量。


在我小学的时候,各类补习班刚刚兴起。我的周末和寒暑假被一箩筐的课程占满:从作文班到奥数班、从新概念英语到计算机编程课。


这当然不是我自己的意思:哪个孩子不贪玩,又有谁愿意休息日还规规矩矩地坐在教室里;


这事实上也不是我父母的本意:那么多补习班可不便宜,又要占用下班时间来接送,是财力和精力的双重输出。


直到今天,我脑海里还有第一次去上奥数课的画面:


夏日黄梅天,窗外阴沉沉黄澄澄的,下雷雨前压抑的安静。


偌大的教室装了四、五十个小学生,竟然不吵也不闹,个个低着头望着习题不讲话。


头顶的电风扇慢悠悠地转,把直管灯照出的白光打散,一道道忽闪忽闪落在卷子上,晃得眼睛疼。


老师在讲台讲着数学符号和公式,声音好像还没有窗外的蝉鸣大。左耳进、右耳出,如同天书。


肚子已经饿了,我想着还得再邦邦硬的板凳上坐两个小时,直想哭。


当晚我回到家,跟爸爸妈妈说:我能不能不上奥数班了?


幸运的是,我有一对通情达理的父母。他们没有立即否决我,而是询问了我课堂的情况和抵触的原因,建议我再去上两节课适应一下。


最后,在明确地表达了我未来不想做数学家,也不想做“电脑学家”(当时我还不知道未来有个职业叫做“程序猿”)之后,父母为我退掉了奥数班和编程班,转而依从我的想法,为我报名了我感兴趣的英语音标班和中文写作班。


然而同时,他们也告诉我,不能因为不喜欢就放弃学习。数学是考试必须的科目,如果未来想要从事自己喜欢的工作,同样也需要优秀的数学成绩作敲门砖。


中国台湾作家龙应台曾在写给儿子的书信集《亲爱的安德烈》中写道:


“孩子,我要求你读书用功,不是因为我要你跟别人比成绩,而是因为,我希望你将来会拥有选择的权利,选择有意义、有时间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谋生。


当你的工作在你心中有意义,你就有成就感。当你的工作给你时间,不剥夺你的生活,你就有尊严。


成就感和尊严,给你快乐。”


这段关于“为什么要读书”的论述,和今天我们“为什么要‘鸡娃’”异曲同工。


在今天,家长和孩子有更多的选择,各类教育机构也让人目不暇接,相信不管是教育能力、教育环境、还是教师亲和力,都比我小时候做得更好。


但有些东西是不变的。


一是教育目的。


“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传授已有的东西,而是要把人的创造力量诱导出来。”

——德国著名教育学家 斯普朗格


对于孩子来说,能找到自己真正的喜好和兴趣,由此迸发学习的动力和创造力,让孩子拥有选择权和成就感,或许才是“鸡娃”的本质目的。


二是家庭沟通的重要性。


虽然我曾在补习课上受挫,但父母没有指责我、逼迫我,或者揪着我的耳朵把我拽回课堂。


如果在“鸡娃”的过程中保持良好的沟通,那么孩子也不会在被“激”的过程中失去信心、迷失自己,反而会形成一个良性互动,鼓励孩子自发探索想要的、想学的;也在无形中告诉孩子:不论外面有多大的挫折,家始终是温暖的港湾


后话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人之常情。但也要采取正确的方式。


殴打、贬低、公开场合辱骂等手段,虽然有可能让孩子“知耻而后勇”,但这类负面激励法不应鼓励。


毕竟,教育的目的是育人。如果孩子无法成为一个健全的“人”,实属得不偿失。


而正向的“鸡娃”和良性的家庭互动有助于养成坚强的内心和善于共情的美德。就像曾经微博上一条很火的评论:


“孩子哪怕受到全世界欺压,只要在父母这里得到心理救援,就仍然心怀希望。”


愿所有努力生活的人,都能在家庭关系中得到安慰和救赎。


感谢Lyra创作本文


往期推送点击下图

想不到!真想不到...


【官宣三连】鲍某某性侵不成立,吊销执业证书,驱逐出境!

疑高空抛物砸车 沪一车主呼吁加装探头

【视频!】非机涉嫌闯红灯 骑车女子被撞重伤

她手刃渣男!忍无可忍...


警方最新通报!幼儿园附近持刀伤人案,已致2人死亡!

谨慎驾驶,点赞👇杜绝抢灯,点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