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宣话题】为什么年轻人钟爱脱口秀“哈哈哈“文化

宣克炅 宣克炅 2021-09-09


文|Boya

“他那么普通,却又那么自信”。
 
要说2020年的网络爆梗,一定少不了这句出自“脱口秀”舞台的金句。
 
从《奇葩说》到《脱口秀大会》、《吐槽大会》……近年间,一系列语言类综艺节目逐渐在网络上脱颖而出,吸引了大量的年轻观众。其中由李诞发起的《脱口秀大会》更是捧红了杨笠、李雪琴、庞博等一众演员,更是创造了不少网络爆梗。
 
为何脱口秀会从小众娱乐节目一跃成为当今广受年轻人欢迎的爆款呢?
 
脱口秀,来源于Talk Show的谐音梗,是个彻头彻尾的舶来品。兴起英格兰,兴盛于美国。脱口秀在美国电视节目内容中占比很大,美国的幽默鼻祖是马克吐温。起初,脱口秀是酒吧的一种文化,在国外脱口秀都是大家到酒吧去看,是个比较放松的调侃,


在我们国家是作为一种传统文化在茶馆里面看,两者形式的不一样。在国内,现代形式的脱口秀走进大众视野也不过短短几年时间
 
大张伟曾经这样评价脱口秀:“脱口秀最厉害的地方,就是从伤口中开出花来。”2020年,北京朝阳医院眼科医生陶勇也曾在脱口秀的舞台上“调侃”自己的经历。


喜剧的内核是悲剧。脱口秀演员们在舞台上调侃着分手、离婚、合租,将生活中所有的不如意当作素材,把伤口变成笑料,把最窘迫的部分剖析给观众哈哈一笑。
 
而作为观众主体的年轻人是最能够在节目中产生共鸣的。“职场危机、中年困境、性别议题、家庭生活……”在节目中出圈的脱口秀段子大多仅仅围绕着时下最受关注的社会性话题。“一个时代跟其所选择的艺术形式之间永远是相互对应的——他一定会寻找最符合自己需求的表达形式。”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研究员杨早认为,“脱口秀对年轻人的吸引力特别大,是因为它讲出了他们真正的痛点。”


一方面,脱口秀的演员们站在台上,通过话筒讲出了年轻人的生活,另一方面。年轻人热衷脱口秀,也是在繁重的压力下在找到了片刻的喘息。
 
一位脱口秀演员分享了这样一则经历——在表演结束走出剧场时,他看到一位观众蹲在门口大哭,周围的人上前询问,却得知因为“明明上一秒还笑得那么开心,但是一想到明天就要回北京上班”而崩溃大哭。
 
可以说脱口秀用搞笑的形式给了年轻人一个短暂的温房。在这里越窘迫,越好笑,大家不会因为你月薪三千而内心暗讽,而是被你合租房的段子逗笑而封你为“爆梗王”。在一场一两小时内的演出中,只有“快乐”是大家的唯一追求。然而走出剧场,我们依旧是那个需要挤着早高峰地铁上班的“打工人”。


语言类综艺的爆火离不开现代年轻人情感发泄的需求,也离不开每一个社会焦点议题。但是在节目盛行的的背后,是综N代的焦虑和转型,是内卷社会下的民众共情。
 
所以,作为流量巨大的语言类节目,同时也应当警惕的是以社会之名,行流量之实。这大概也是《脱口秀》等一众节目正在思考的问题。




往期推送点击下图

【小宣话题】电子游戏,真的不只是游戏

【小宣说】听音乐、看颜色、测性格,这届年轻人为啥总做性格测试?

点个赞,支持我们创作更多优质内容👇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