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宣话题】萌即正义?潮流过后萌星人何去何从

宣克炅 宣克炅 2021-12-19
想象一下:手捧一杯咖啡,脚边有三两只软萌可爱的猫咪围着你打转,是不是让人萌心大动的画面?
 

近几年,随着人们对于萌宠的热爱高涨,不仅网络“云吸猫”的账户涨粉不断,不少城市里“猫咖”“狗咖”的数量也日益增多。
 
然而就在前几日,却爆出这样一则新闻——成都某猫咖歇业半月,无人看管的咖啡店最终沦为“猫咪地狱”。


视频中,脏乱的环境、变质的猫粮和奄奄一息的猫咪们都令前去救助的志愿者们心痛不已。最终,在和老板协商沟通过之后,志愿者们带走了四窝猫崽,并花钱购买了部分成年猫,将它们带走救治。


然而这样的新闻并非个例。2020年,重庆一家猫咖因疫情倒闭后,店主也将店内的13只猫咪一并抛弃。
 
回顾这几年,“猫咖经济”是如何在城市之间流行开来的呢?
 
“猫咖”最早兴起于日本。2015年,日本经济界提出一词“猫咪经济学”,他们认为无论在哪个领域,只要用好了猫咪元素就一定能够获利。
 

这一理论,起初在国内似乎也得到了认证。

2019年,星巴克推出一款“樱花猫爪杯”。这款杯子开售当天就销售一空,原本一百多的被子被炒至了千余元,甚至还有顾客为其大打出手。要说这款杯子为什么这么火?原因无他,就是一个字“萌”!粉红色的杯壁让顾客无论用它喝什么都会有“粉嫩”的心情。


猫咖的诞生一方面正中年轻人的“萌即正义”的红心,一方面也正是通过撸猫体验向消费者提供情绪价值,成为了典型的“体验经济”。

1998年哈佛商业评论《欢迎进入体验经济》一文中解释道:以服务为舞台,以商品为道具,从生活和情境出发,塑造感官体验和思维认同,以此抓住顾客的注意力,改变消费行为,并为商品找到新的生存价值及空间。

简单来说,让来到猫咖的消费者“花钱买快乐”!抱着软萌的小猫,听着它们轻轻的呼噜声,加班的烦躁早就跑到了九霄云外!
 

一顿饭钱就可以尽兴地撸到可爱的猫咪,这对于很多奔波在城市里可能无法负担养宠花销,或者因为租房等等原因根本无法养宠的年轻人来说确实很具有诱惑力。

然而如此网红的猫咖经济,在发展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第一,猫咪的睡觉时间不够了!
成年猫平均每日的睡眠时间为12—14个小时,且基本处于白天。这恰好和猫咖的营业时间时间相互冲突。所以正常生活状态下的猫咪是难以保证每天长时间处于活跃状态与顾客相处。
 

第二,猫咪的都是“胆小鬼”!
大部分猫咪的警惕性都非常高。而猫咖每日来往的陌生顾客,拥抱握手等亲密的接触都很容易引起猫咪的猫咪的应激反应,从而引发抓伤顾客等等的安全问题。
 

第三,顾客的餐点足够卫生吗?
众所周知,猫咪是长期“掉毛”动物,尤其是一些颜值颇高的长毛猫咪。每一天给猫咪梳毛,绝对是“漫天飘雪”的场面。而猫咖中提供的大多属于甜点或简餐,在猫咪横行的咖啡厅中,顾客的食品安全问题难以得到保障。

一直以来,消费者对于猫咖褒贬不一。有些顾客认为猫咪得到好的照顾是最重要的,而有些顾客却认为过度的商品化不仅扭曲了猫咪的生命价值,也违背了社会一致呼吁的“领养代替购买”的口号。



猫咖是否违背了猫咪的生活天性,经营者能否给猫咪提供良好的照顾,离开猫咖的猫咪又该何去何从……随着猫咖数量的日益增多,这些经营背后的问题也逐渐引起了大家的思考。

猫咖市场的规范运营不仅仅是对经营者和消费者的考验,也需要社会的监督和更加完善的制度加以约束。
 
最重要的是尊重每一个生命。猫咪并不是人类赚钱的工具,无论猫咖诞生的意义在于什么,希望每一个小生都能得到善待。



往期推送点击下图

【小宣聊健康】18个月的变化,痴肥的小宣丑到爆!

【大跌眼镜】沪上两家地产公司员工大街上大打出手,还想用自行车砸对方?什么矛盾?

【警钟!】沪21岁男子冒充富二代骗财骗色 两年轻女子被骗得团团转【小宣说】导盲犬:历经千辛万苦成为你的“眼睛”【我不要996福报!】连快乐都有负罪感?为何我们像上了发条的机器

点个赞,支持我们创作更多优质内容👇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