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西大修文物
五月末,我们向大家推送了“故宫博物院与西北大学联合成立了故宫学院(西安)”的好消息。
日前火遍各大视频网站的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又使得“文物修复师”这样一个冷僻的职业走进公众视野。
于是,我们有了一个美丽契机,为您展示西北大学的实习“文物医生”——文化遗产学院文物保护技术专业学生,他们的专业学习和实践。
西北大学作为我国最早开设文物保护技术专业的高校,自1989年设立本专业以来,已有27年历史,培养毕业生遍布全国的文博单位,从事文物保护、研究以及管理工作。今年二月,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RCCSE)、武汉大学中国教育质量评价中心联合中国科教评价网推出的《2016年中国大学及学科专业评价报告》中显示,西北大学位列“2016-2017年文物保护技术专业排名”第一。
拥有深厚历史的西北大学文物保护技术专业,是如何培养这些“文物医生”的?他们在专业学习与实践中又接触过哪些种类的文物呢?带着这些好奇,小编来到这些“文物医生”身边,看看他们如何为文物“问诊”、“治疗”。讲真,这次采访真让我们大开眼界,不仅见到了许多叫不上名的文物,更学到了那么一点点文物知识的皮毛,已经迫不及待想要和大家分享。
清理战国时期茧形壶
文物保护实验室是文物保护技术专业学生最常出入的场所,穿上白褂工服在实验室里一钻一天这种事情,对他们而言就如一蔬一饭稀松平常。
我们来到实验室的这个上午,张瑜正在学习清理一个出土于陕西大荔的战国时期茧形壶。文物保护实验室主任刘成老师在她身旁一边讲解文物知识,一边指导她正确的清理方法。如同病人在手术前需要清洗、消毒一样,一些文物在出土后也要被刷洗个干净,但有的“病人”太脆弱,简单粗暴的刷洗反而容易损坏文物。例如这个茧形壶,若是野蛮清洗,它表面上漂亮的彩绘图案就会被破坏掉,所以张瑜只能用细小的棉签蘸着兑过水的酒精小心翼翼清理罐体,一点点将泥土剥离。
模拟修复莫高窟壁画
张瑜的身后,是一幅绘制在仿古青砖上的壁画,临摹自初唐时期莫高窟第127窟北壁观无量寿经变的局部画像。由于北宋时期的大量绢画直接绘制于唐代壁画表面,严重污染损坏了壁画的完整性,为了最大限度还原莫高窟壁画的留存状况,实验室又在临摹壁画的表面绘制了一幅绢画,将绢画揭取后才能开始壁画的清理修复工作。由此,学生们就能在最接近文物留存状况的条件下,练习壁画修复技艺。
正在模拟壁画修复的学生是维族姑娘迪丽热巴·阿迪力,她将蒸馏水、无水乙醇和丙酮以1:1:1的比例调制,蘸着棉签从佛像的眼睛部位开始清理,大约二十分钟才将眼睛部位的泥土清理干净,此时她的大臂已经由于长时间抬起而感到酸痛,而这才只是刚刚开始。
制作墓室空心砖拓片
另一边,袁梦、乔成全和钱妍冰正在练习拓片的制作方法,摆在他们面前的是一件东汉时期墓室画像空心砖。白芨胶是制作拓片时的常用液体,合适的浓度可以帮助宣纸更好地附着在文物表面,又不致太过粘稠而难以揭取。
经过一番尝试和调整,三人总算将合适浓度的白芨胶配制出来,他们将制作拓片的专用宣纸覆盖在空心砖表面,喷上白芨胶,用棕刷来回擦拭,再用拓包均匀沾墨反复擦拓,最后将拓片轻轻揭下。至此,一张完好的拓片才算是制作完成。
刘成老师告诉我们,实验室内开展的文物修复工作除了这些还涉及许多内容。就像每个人的身体条件不同、患的病症不同,医生要对症下药一般,针对各种质地、性质的文物的病害,“文物医生”也要制订不同的治疗方法。残损的金属文物通常需要进行除锈与修复,彩绘文物要进行清洗,陶瓷器则要粘结、修补,壁画需要揭取和清理,等等。
作为文物保护技术专业的学生,必须掌握各种类型文物的保护知识和修复技能,而大多数文物的修复技艺需要亲临文物保护遗址学习才能熟练掌握。为此,文化遗产学院每年都会安排学生们去校外文物保护遗址实地见习。我们策划这次专题报道时,恰逢大三的同学们结束实习回到校园。这次参与实习的29名同学去到了敦煌博物院和吐鲁番、虎门的文物保护遗址,分别学习了不同类型的文物保护与修复技术。
敦煌篇
冯圆媛和周雪琪是敦煌组的成员,她们要了解莫高窟壁画的留存现状和病害情况。因为莫高窟的壁画太过珍稀和脆弱,她们的学习过程是模拟壁画的制作工艺,以及利用计算机辅助技术(CAD)绘制壁画的病害图。当被问起无法上手真正修复壁画,是否感到遗憾时,两位年轻的女生丝毫未表现出失落感。她们谈到,文物修复不仅仅是拿着工具在文物上修修补补,对它的价值内涵的了解、病害信息的掌握,都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能够亲身介入敦煌莫高窟壁画的修复工作,已经对提升自己的文物修复能力大有裨益。
吐鲁番篇
参与吐鲁番组文物保护工作的共有6名成员,他们要学习的是阿斯塔那古墓群壁画的清理和加固方法,以及掌握阿斯塔那古墓群皮毛文物的病害信息。朱慧是吐鲁番组的成员之一,据她介绍,加固壁画的方式主要是用注射器将配好的丙烯酸乳液一点点滴到壁画边缘,如何配取合适剂量和浓度的丙烯酸乳液是他们需要反复试验和练习的重点。吐鲁番位于西北干旱地区,皮毛文物是这类地区特有的文物,在学校里根本无法接触此类型的文物,他们通过肉眼观察和显微镜观察结合的方式,记录下皮毛文物的病害信息,以便回到学校后进一步分析。
虎门篇
虎门组的10名成员恰好遇到了鸦片战争博物馆正在筹备的7月份陈列展,虽然工作任务相较另外两组更加繁重,却也接触到了更为丰富多样的文物。他们10人在短短一个月内修复了67件文物,包括天王俑、镇墓兽、鼻烟壶、各式兵器和炮弹。这些在他们手中流转、蜕变的文物,逐渐展露出曾经最美好的面貌。
现在,这3支队伍都已结束实习回到校园,除了完成实习后续的样本分析和测试外,他们又投入到了日常的专业课程学习和实验操作练习中。通过这些“文物医生”的学习过程我们不难发现,想要成为一名合格的文物保护工作者,既需要实验室里一次次的重复练习,还需要接触各种类型文物,掌握不同文物的相关知识和修复方法。
《我在故宫修文物》中展现的文物无一不是稀世珍品,这些顶级藏品也许更有摄人心魄的震撼力。但精美漂亮、价值连城的文物难得一遇,西北大学这些年轻的“实习文物医生”接触到的更多是外观没那么好看、价值没那么贵重的文物。然而,这丝毫未减少他们学习文物修复技术、穿越时空对话历史的敬畏心与自豪感。在他们看来,文物的价值不以外观和价格衡量,文物都是古人智慧的结晶,承载着历史的声音和讯息。所以,尊重,是他们所能表达的对文物最美好的情感,而这份美好就在他们日复一日平淡静默的学习中生长蔓延。
我在故宫修文物
策划/ 辛艾松
文/ 辛艾松 赵颖竹 杜京翰
图/ 田星 严子璇 文化遗产学院
编辑/ 李晨阳 责编/ 李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