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黄帝陵•文化自信 | 在延续民族文化血脉中开拓前进

2017-04-03 西大宣传部 西北大学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

4月2日,由陕西省人民政府主办,西北大学承办的“黄帝陵•文化自信”清明学术交流会在西安开幕。来自海峡两岸及港澳地区的七十余名学者齐聚西安,围绕“黄帝陵与文化自信”的主题,从“黄帝与黄帝陵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内涵、传承方式和现代价值”“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元典诠释与当代意义”等角度展开研讨。

陕西省常务副省长梁桂、西北大学党委书记王亚杰出席开幕式并讲话。西北大学名誉校长张岂之教授作了《中华文明根脉与文化自信》主题讲演。交流会开幕式由陕西省政府副秘书长张光进主持。

作为陕西省“丁酉(2017)年清明公祭轩辕黄帝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术研讨交流活动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梁桂在开幕式上致辞。他说,黄帝是中华文明的开拓者和奠基者,黄帝陵是中华民族记忆最生动的教科书,是凝聚全体炎黄子孙的鲜艳旗帜,是我们文化自信的重要源泉。他指出,作为我国重要的历史文化高地,陕西在增强文化自信方面成效明显。2016年,我省出台了进一步坚定文化自信的有关意见,对传承中华文化、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定文化自信、建设文化强省作了全面部署,各项工作目前正在扎实有序推进。梁桂希望与会专家学者能够通过这次交流会,亲身感受陕西文化自信带来的新变化,为陕西文化发展出谋划策。 

开幕式前,梁桂会见了张岂之等与会专家学者。


  

王亚杰代表西北大学对与会专家学者表示热烈欢迎,他强调,文化承载着民族自我价值取向。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炎黄子孙最为根本的价值理念,是凝聚整个中华民族的最基本的精神力量,是优秀传统文化发挥其功能、实现其正能量的最为基本的也是最为宏阔的载体。他在讲话中扼要介绍了西北大学在传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优良传统、主要举措、平台建设与代表性成果。

  

张岂之先生在《中华文明根脉与文化自信》主题讲演中指出,文化自信是国家兴衰的命脉,是民族精神独立性的基石。文化自信反映了中华文明对人类文明的重大贡献。中华文明延续数千年而不衰,中华民族在磨难中日益强大,走向复兴,其重要的价值根源之一,便是对自己是中国人、是中华民族成员的自觉认同。今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遗传基因中产生发展起来的。张岂之还从张载的“横渠四句”引申到今天哲学社会科学工作的责任与担当,强调要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2016年5月17日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座谈会上的讲话,勇立时代潮头、通古今之变化、发思想之先声,积极为党和人民述学立论、建言献策,担负起历史赋予的光荣使命,在延续民族文化血脉中开拓前进。

  

在随后的交流研讨环节中,与会专家深入探讨黄帝与黄帝陵祭祀文化的思想内涵和人文特征,梳理了黄帝陵祭祀与文化自信的内在联系,揭示黄帝形象在历史变迁与碑刻文献中的历史变化、文化认同与现代价值。交流会还涉及黄帝文化研究中的若干具体问题,如黄帝文化与儒家、道家学说的关系,黄帝文化在后世的影响,黄帝文化的精神与现代价值等。

文化自信是国家兴衰的命脉,是民族精神独立性的基石。尊重世界文明的多样性与共同性,是文化自信的应有之义。学者们在总结中华文化特色的同时,指出今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遗传基因中产生发展起来的,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重要责任。

与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与会学者关注的热点问题。与会专家结合2017年1月25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元典、核心理念、人文精神、传统美德以及相关学术问题展开热烈探讨。回顾并总结中华传统文化的研究历程、经验得失,探讨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与创新途径和方式,提出珍惜、保护与开发具有独特价值的地域文化资源,打造领导干部文化自信培育平台,以丰富并开拓传承和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途径。


更多精彩,不容错过!

重磅 | 西北大学新增5名“长江学者”

不骗你 | 央视“朗读亭”要来西大啦!

涨姿势丨如何在西大瘦成一道⚡闪电

报账不排队 | NWU网上预约报销和薪酬申报攻略来啦~

信息来源/ 思想所

图/ 孙春阳   编辑/ 李琛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