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不忘本来 | 115名西大师生“重走南迁路”

2017-07-12 西大宣传部 西北大学


铭记历史  不忘本来

传承精神  开辟未来

重走南迁路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爆发。北平大学、北平师范大学、北洋工学院和北平研究院等院校内迁来陕,组建国立西安临时大学。

1938年3月16日晚,国立西安临时大学开始南迁。千余师生从西安乘坐火车到宝鸡下车,徒步翻越秦岭,行程近千里,历时月余,到达城固、南郑、勉县三县,绛帐重开、坚持办学,后改称国立西北联合大学。1939年8月8日,改为国立西北大学。


2017年7月11日晨,西北大学的115名师生代表,从长安、太白、桃园三校区乘车,沿西汉高速,穿越秦岭,行程二百余公里,历时四个小时,到达城固,举行“重走南迁路”主题社会实践活动,追忆办学历史,传承大学精神。校党委常委、纪委书记李邦邦,校党委常委、副校长王正斌全程参加活动。


在张骞墓——体悟大学的使命担当


1938年7月3日至9月2日,在国立西北联合大学历史系考古委员会主持下,对汉博望侯张骞墓实施了发掘和增修。这是迄今对张骞墓唯一一次正式的、未完成的科学发掘。通过已发现的“博望侯”封泥等,确认为张骞墓无疑。其相关资料在中国外交史、对外开放史、文化交流史和“丝绸之路”研究方面均具有重要意义。

2014年6月22日,张骞墓被正式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其申遗过程中,所有的文字证据、考古证据均由西北大学提供。



碑石不言,威仪自在。在实施“一带一路”国家战略的今天,师生们伫立张骞墓前,仰望苍苍松柏,向先贤深深鞠躬。国立西北联合大学“增修汉博望侯张公骞墓碑记”、国立西北联合大学师生发掘张骞墓照片资料以及我校校史专家姚远的现场教学,更让师生们在历史与现实之间,体悟着大学的使命与担当。


在办学旧址——理解“艰苦创业 自强不息”的西大精神

7月11日和12日,师生步行前往城固县境内的国立西北联合大学、国立西北大学办学旧址。

城固时期法商学院办学旧址(现城固一中校内)

西北工学院办学旧址(古路坝)

西北大学城固办学旧址(现城固考院实验小学校内)

山路悠长、坡陡难行,重走南迁路的师生们实地体验了西北大学走过的曲折与艰辛;烈日当头、汗流浃背,师生们亲身感受了极端艰苦条件下的坚守与向上。


跨过历史之门,走进了校史馆里一张张照片中的场景,大家对“艰苦创业 自强不息”西大精神的理解,更加鲜活、具体。

115名师生代表来到西北大学城固办学旧址,重走南迁路,是对我校115年办学历史的追忆,更是对一代代西大人无私奉献、卓绝业绩的咏颂。


主题活动——立当代西大人誓言


西北联大的办学史既是一段中华民族的苦难史,也是一段艰辛的高等教育发展历程,不仅凝聚着中国大学志存高远的追求与梦想,也充分展现出了中国人民寻求独立自由、挽救民族危亡、推进民族复兴的创业激情与奋斗精神。西北联大是我们在城固的精神家园。

——李邦邦在“重走南迁路”活动上的讲话


王正斌代表学校向城固县考院实验小学捐赠物资

 

校史专家姚远讲授现场课

《双一流建设与西北联大的创新与传承》

重点介绍了西北联大在汉中办学期间取得的巨大成就



115名师生在《昭学励志碑》前,齐声高唱西北大学校歌,立下当代西大人的誓言:

继承和发扬西北联大的优秀传统,秉承“公诚勤朴”校训,弘扬“艰苦创业  自强不息”的西大精神,做响当当的西大人,用行动守护西大人的尊严与荣耀,为学校在“双一流”建设贡献力量,在服务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期我莘莘学子

永志公诚勤朴校训,高擎团结民主旗帜

仰先贤之懿德,传科教之薪火

敦品励学,光大吾校嘉风

崇实笃行,同奏奋进笙簧


文/ 史涛   图/ 马骞 李琛

动图/ 张业博  叶丽莎

部分素材来源于校团委及校史馆

编辑/ 汪梓筠


更多精彩,不容错过~

暑假都来了,西食堂、学生活动中心、物理信息大楼还会远吗?

时光机 | 匆匆四年,很想再来一遍...

快戳 | 西北大学2017暑假安排全在这里啦~

伴你前行 | 西北大学各地校友会通讯录等你查收~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