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IN西大 | 你想象中大学教师的休闲假期?不存在的!

2018-02-09 西大宣传部 西北大学


你们当大学老师的真好,有那么长的寒暑假!


呵呵……

今天

NWU教师们的寒假日常证实

你们想象中大学教师慵懒休闲的假期,那是……




他们的假期在实验室、在野外、在会场、在讲台、在乡村、在办公室、在家里的书桌上……




这个寒假,董云鹏带领的“大陆构造与动力学”创新研究群体,以综合评价优秀的结论,通过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专家组对创新研究群体项目的中期检查。

与此同时,团队成员正在华南开展野外地质调查,“在华南,夏季植被茂盛覆盖露头,而在寒冷的冬季来这里是最合适的。”

目前,团队正瞄准大陆构造与动力学、围绕小陆块拼合机制与陆内构造过程的关键科学问题,以控制中国大陆形成与构造演化的“十字构造”为切入点,重点开展南北构造带形成演化研究,深化东西向中央造山系研究,探讨南北构造与东西构造的交接关系。

董云鹏说,“假期可以静心做研究,所以这对于我们才是真正的‘宝贵时间’。

via@地质学系  “大陆构造与动力学”创新研究群体


1月中旬,马健、任萌、马志坤等带着三名研究生,逆着西风,远赴新疆哈密进行考古资料整理工作。

正在整理的考古资料是我校东天山考古队历年的出土文物,放置在哈密博物馆地下库房。库房里气流不畅,供暖也不足,可是西大师生并不觉得辛苦。他们小心搬运,仔细核查,选角度拍摄……

他们对文物珍视的目光,温暖了这个冬天。

via@文化遗产学院 东天山考古队

假期里,王惠和团队研究人员正在开展关于“具有异质构造石墨烯基半导体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设计、制备与机理研究”相关项目的申报工作

她们希望通过与日本名古屋大学的合作,解决目前动力锂电池充放电时间长、续航里程短的关键技术问题

“化材灯火为证。其实我们所有的老师都很珍惜能够一心只做科研,而且并不长的寒暑假。”

via@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 

“学术的探索总与孤独相伴。但种下汗水,就会收获喜悦。”

假期里,谷鹏飞和同事们依旧在共同探索中国文艺美学是如何在西方文艺美学“走进来”与中国文艺美学“走出去”的复杂现代性语境中,处理好“古与今”、“中与西”的身份问题,力求为中国当代文艺美学的话语体系建构提供观念史基础,回答中国当代文艺美学,曾经是谁、现在是谁、希望是谁、可能是谁的问题。

via@文学院


“我觉得假期是本科生的假期,我们实验室基本没有假期,寒假里学生都在腊月二十三放假,老师们都会在腊月二十六七离开实验室”。由白晋涛领军的光电技术与先进功能材料团队核心成员陆宝乐介绍。

这个假期,团队正在积极申请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政府间国际科技创新合作项目,主要是研究纳秒脉冲激光超声波可视化无损检测仪的工作。目前,实验室对纳秒脉冲激光器到了关键性技术的研究,后续将通过国际合作解决激光超声波传播理论、被测物体超声波的可视化关键技术的研究,突破我国在该项技术的空白。

假期里可以沉静下心来潜心搞科研,感觉很好,很充实。

via@光子所  国家级光电技术与纳米功能材料国际联合研究中心





他们的足迹也许遍布全球专注的却只有眼前争分夺秒的工作





资料照片:日前,西北大学教授马劲风(右一)代表中国政府参加第七届碳收集领导人论坛部长级会议

每一年,马劲风都会利用假期到国际的CCS技术集群和示范地——加拿大CCS国际知识中心开展合作研究,“这样可以把握好国际前沿。”他说,“只是近一段时期我主要是待在房子里集中精力撰写和修改研发申请书。申报结束就开始今年的合作研究。”

马劲风和他的团队正在开展的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技术研究,是大幅度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实现巴黎协议目标,国际公认的CO2减排技术。我国正积极推动该技术的研发。2017年,西北大学与亚洲开发银行在京签署了《亚行关于支持中国开展大规模碳捕集与封存示范技术援助项目谅解备忘录》,马劲风先后代表我国政府参加第23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第七届碳收集领导人论坛部长级会议,向国际发声,宣讲中国CCUS的成绩与贡献。

马劲风说,“对于大学教师,假期做科研是很正常的事情。”

via@地质学系  CCS国地中心  

春节将近,经济管理学院城乡一体化研究、经济增长质量研究和丝绸之路经济带研究等科研团队的老师们正在积极开展实地调研,撰写专著、报告、论文、项目申请书以及新开课程准备工作。

王颂吉介绍,“白永秀教授团队一直把寒暑假作为开展科研的黄金时间。这个假期,我们同时在推进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和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的研究。可以说是科研节奏紧锣密鼓,科研活动如火如荼。

郭晗的寒假工作则主要是在团队领军人任保平的主持下,参与中国经济增长质量报告和中国西部经济发展报告两部报告的撰写,以及《发展的政治经济学》书稿写作,同时进行相关的课题申报工作。“大学老师嘛,寒暑假不用上班......其实是不用下班吧~”

李侨敏作为陕西省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协同创新中心的成员,负责撰写《丝绸之路经济带发展报告2018》的部分章节,这个假期,她要完成2-3万字的初稿。此外,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的申报工作也同步开展,“每个申请书都要千锤百炼。”

via@经济管理学院


自考古学诞生那天起,考古人似乎就与假期无缘。

寒假以来,文化遗产学院“隋唐文明”科研团队冉万里、刘呆运(省考古院)、李雨生、习通源与13名本硕博各阶段在读学生一直投身在西安市“幸福林带”综合改造工程唐代墓葬群的考古发掘工作中。配合紧张的基建工期,他们在冰天雪地里追索隋唐文明。

截止目前,团队在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院等单位的支持下,发掘唐代墓葬30余座,出土随葬品数百件。“我们的工作有力地配合了城市基础建设,更为研究隋唐丧葬制度乃至隋唐文明提供了重要的基础资料。”

via@文化遗产学院   “隋唐文明”科研团队

对于张瑞和她的同事们来说,寒假期间集中开展修改论文、撰写项目书等工作,较之平时有更轻松的氛围。

“每天8-10小时的工作,没有太多其他事务的打扰”,团队正重点开展ICU脑功能智能监测及预警系统、基于大数据技术的边缘计算、神经集群模型驱动的癫痫发作预测与睡眠分期等方向的研究,并积极进行相关项目申请工作。近期先后与西京医院、东南大学、北京大学等单位的相关团队开展了相关学术讨论。  

“无论放不放假,工作就在那里。能有一个整段时间专心做科研,也可以算是一种福利吧。”

via@数学学院 医学大数据研究中心




他们对这“真的是假的”的假期,已经习以为常





“在这个也许是史上最长的寒假,浪漫的土耳其、东京和巴黎大都是轻易许下但不会兑现的诺言。于高校教师而言,漫长而集中的假期也是我们的小确幸。”

闫伟和团队老师们的假期安排得同样充实,“查找、阅读、梳理文献,寻找新的科研思路和灵感;申请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根据专家意见打磨标书,是每个寒假的规定动作;完成参与的王铁铮老师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非洲阿拉伯国家通史·东非三国卷”古代史部分的写作,可不能拖课题组的后腿;撰写新的论文,手中有粮才能心中不慌;参加学术会议,向大咖学习;编辑新一期《中东问题研究》,年底就是deadline。”这些都是假期的常态,忙碌或许就是高校教师真正的“浪漫”。

高校教师的四季也许是按假期来划分的,寒假便是春季,它事关新一年的科研收获。假期是“假的”,但却又是真实的。

via@中东所

寒假以来,各有关院系

分别召开了国家社科基金申报论证会


此时此刻

更多西大的老师们

还在专心地进行手头的工作

度过属于自己安静而忙碌的假期




祝老师们身体健康,收获满满!

祝所有NWUers假期充实,新春吉祥!




更多精彩,不容错过~

第一位获西大特评副教授的外籍专家 | 罗宾:陕西文学的英国“摆渡人”

扶贫&便民,一举两得!| 2日-5日,在西大社区就能办年货!

西北大学2018考研初试成绩3日零时公布(内附接收调剂通知+近两年复试分数线)

@NWUers,找到你们的蛙崽儿啦!

NWU新闻速递 | 寒假里,精彩依然!



线索提供/ 科技处 社科处 等

感谢可爱的老师同学们提供图文素材

编辑/ 崔佳楠  责编/ 李琛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