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NWU“青年导演”作品展 | 愿你们带着拍摄时的初心,一路高歌前行(含视频)

西大宣传部 西北大学 2019-06-17

他们用镜头记录点滴

他们用作品思考生活

他们用光影描绘万象

这是西北大学MFA告别母校的独特方式


约 定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r068188yy4k&width=500&height=375&auto=0

故事梗概


自闭症,是因为患者神经系统失调从而影响到大脑功能而引致的一类终身发展障碍,目前无法治愈。张一弛,一名21岁的自闭症青年,张涛,张一驰的母亲。从三岁确诊的那一刻,这个晴天霹雳使张涛的人生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放弃原有的生活,走上特殊教育一线,创办特殊教育中心培训机构,一切只为了孩子。二十年如一日的坚守,儿子不断进步是张涛向前的动力。生活对他们而言变成一个又一个的约定,要忍耐,不能抠掉伤疤,出差要听话,不能发脾气。而即将来临的北京出差,是对张一驰的一次考验,他能否做到这些,一切都是未知......

纪录片《约定》以自闭症青年张一弛和母亲张涛为主要拍摄对象,通过对他们的生活进行长时间的记录,在生活的细节中展现一个母亲如何带自己的自闭症儿子融入正常生活,在平凡的生活中渗透出母亲的伟大。对于普通人来说,自闭症可能是一个累赘,但对于张涛来说,也许是不一样的人生历程。


创作经历



导演:冯欢

生活中有些事情如果你没有经历,你永远不知道它会是什么样子。一次偶然的机会认识了我们的主人公张涛和张一驰,当时对这位“特别”母亲的阳光乐观充满了敬佩。为了治疗自闭症的儿子,她放弃了原有的生活,学习一门新的技能,创办一个机构,想办法让儿子变得更好,二十年的坚守,这位母亲做到了。

有时候人们会觉得爱是一个很抽象的东西,但是在这里你看到的每一件事都是实实在在的。教儿子生活,买菜,做饭,洗碗,做家务,参加社交活动,让他学习融入社会。学习忍耐,学习礼貌,学习规则,学习控制情绪,每一点成长都是母亲背后的辛勤付出。每一次张一驰情绪波动,张涛总是耐心的疏导。张涛的爱是具体的,她感动了我,这是我拍摄的初衷。

生活就像一面镜子,你对它微笑,那么它也会对你微笑。反之,你对它愁眉苦脸,它绝不会对你笑脸相迎。张涛的故事则是这句话前半句的真实写照。在拍摄过程中,张涛对儿子张一驰时时刻刻的爱感动着我;而张涛对于人生的理解更让我备受鼓舞。当经历了人生的起起伏伏之后,那一句“其实在人的生活当中,苦难和幸福是并存的”可能是对人生最好的注脚。


床下的日记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u06822r7vxa&width=500&height=375&auto=0

故事梗概


影片主要讲述了有着写日记习惯的马达在结婚七年后,一方面忍受着妻子的强迫症,一方面承受着来自社会工作的种种高强度压力。当情感与金钱随着时间逐渐消逝在马达的人生中时,他萌生了伤害妻子骗取保险的念头,这些想法被马达记在了自己的日记本中并付出以行动后,却屡屡失败。遭受打击的马达在结婚纪念日当天决定毒杀妻子,在准备写日记时无意间看到了一篇不是自己笔迹的日记……



创作经历


导演:赵冬晴

影片《床下的日记》是根据真实刑事案件“杀妻骗保”为引子进行的再创作,构思这部片子时我想运用黑色幽默的创作方法来反映当下社会中人对于金钱和感情抉择的问题。因为在当今时代,社会施加给人们各式各样的压力,作为成年人不仅有工作的压力,同样还有来自家庭中的无形压力,例如孩子、父母、住房等等,而这最根本的问题,还是回归到了对于“金钱”的需求。我想通过一个有悬念的故事,让观众在对主角行动嘲讽的同时思考金钱化的社会。这部片子从编剧到导演再到摄像以及最后的剪辑全部由我一个人完成。由于剧情片的一个场景需要多角度多景别进行拍摄,对于只有一个机位的我来说是个极大的考验,同一场戏至少要拍3次,全景、男主人公近景、女主人公近景等,这些还不包括人物的表情、动作特写,所以拍摄的过程是个任务量大但又必须细致的环节,考验演员的同时也在考验着我。

影片中场景布置也是拍摄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在片子里,女主角是一个有着强迫症收拾癖的女人,所以在她的家里容不得一点凌乱。在卧室,我将床单换成纯白色,上面没有任何花纹,而卫生间里也仅仅放置了必需品;不仅仅是场景的选择与布置,在制作道具时也费了一番功夫。影片最重要的道具莫过于那张人身保险单,为了使拍摄效果达到最佳,前期调研时了解了保单的种类与样式,最后通过PS后期制作,从人名到保险金额,从时效到保险印章几乎做到和真实的保单一模一样,这样,能够提升影片的真实性。同时,还有合照、日记、早餐、快递等道具尽可能还原真实的夫妻生活。

完成这个作品从最初的构想到剧本创作再到最终成片,前前后后花费了7个月的时间,想要感谢的人有很多很多。首先感谢我的导师巩杰老师,从这次毕业作品的前期剧本写作到后期视频制作的指导,他给予我很多帮助。其次,感谢剧中我的两位主演,同时也是我的同班同学,王斌和史燕子。不仅作为演员很好地完成了人物角色,还在拍摄过程中帮助我解决技术上以及场地方面的问题。最后,感谢看过此片的你们,因为有你们的支持,我才能更好地前行…



少年李夏的烦恼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y0682gjd7ex&width=500&height=375&auto=0

故事梗概


影片主要讲述了李夏在一次考试中发挥失常考了59分,李夏的班主任老师要求李夏拿着试卷给父母签字,周一上课的时候交上。而李夏的父亲李立全对他有着很高的期望。放学路上,赵博抢了李夏的试卷并嘲笑李夏只考了59分。在李夏的请求下,赵博答应不将此事告诉别人。回到家中,李夏模仿父亲的笔迹在试卷上签名,并将试卷藏了起来。第二天,赵博和李夏在玩的时候遇到孙浩,孙浩无意间将赵博泄露李夏的秘密事告诉了李夏,李夏与赵博吵了一架。李夏跑回家中看到父母已经发现那张59分的试卷,而父亲并没有责骂李夏,而是悄悄地将试卷签好名放到了李夏书包里,李夏因此留下了悔恨的泪水。



创作经历


导演:王斌

创作这个故事是一个非常偶然的机会,我与朋友在一起聊天聊到了自己小时候因为一次考试没有考好,而偷偷模仿父母笔迹在试卷上签字,朋友马上站起来说自己曾经也经历过类似的事情,我们两人便共通讲述了自己的这段童年的经历。令人吃惊的是,当我们聊到模仿父母笔迹被发现后自己的心理活动时,发现竟然是惊人的相似,那就是想要逃跑。这个故事一直萦绕在我的心里,我觉得这故事非常符合一个毕业作品的要求。

其一,这是一段童年往事,也是我的一段真实的童年经历,以一个真实的故事作为基础,可以让我在剧本创作时对人物的理解能够更加充分。其二,这是一段关于成长的故事,故事的主人公李夏在面对自己没有考好的情况下,没有勇敢的面对,而是选择了逃避,这对一个孩子来说,不是一个正确的做法,所以,在面对这样的问题上,家长和孩子的做法和最后矛盾冲突的解决,就是孩子内心成长的一个过程。其三,这也是对我们中国当下教育出现的问题的思考,家长太过于注重孩子的成绩而忽略了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的心理感受,父母如何与孩子正确的相处,家长在面对孩子成绩的问题上应该如何处理,这些都是值得思考的问题。

在这部微电影的创作过程中,经历了许多的困难与挫折,在拍摄之初,在寻找李夏父亲这一角色是经历了换角风波,又在拍摄中期的时候经历了十年不遇的西安大雪,导致拍摄被迫中断,拍摄过程中,片中的两个小演员要准备期末考试,每天留给我们的拍摄时间十分有限,不过这些困难都被我们一一克服了,经过了长达十一天的拍摄,终于将这部微电影拍摄完成。回想拍摄经历难忘且历历在目,同时有许多需要反思的地方。

电影创作是艺术与技术的结合。电影的创作与其他艺术创作有所不同,电影不仅需要艺术思维,而且电影拍摄还是一个技术活。这也就要求创作者既要懂艺术,又要了解技术,两条腿走路才能把电影拍好。电影的拍摄不是导演一个人可以完成的,这需要摄影师、灯光师、剪辑师、演员等各个部门通力合作才能完成。所以要组建一支专业化的创作团队,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一只专业的团队可以使得拍摄过程有条不紊的进行,并且会尽可能的减少错误的发生。



温馨,感动,震撼

谢谢你们留给母校的故事

也愿拍摄作品时的初心

能够伴随你们一生

一路前进



更多精彩,不容错过~

唐朝公主长啥样?秦代小姐姐有多美?西北大学研究成果告诉你!

权威发布 | 2018年西北大学各省录取分数线

@海内外青年才俊,欢迎参加西北大学第三届丝绸之路青年学者论坛!九月西安见

十年一剑 | 西北大学举办经济增长质量指数发布会暨西北高质量发展联合调查启动会



视频及信息来源/ 文学院

编辑/刘叙含

责编/ 李琛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