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赞西大科研!2018年度共获批国家级科研项目201项
2018年度,西北大学共获批国家级科研项目201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23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其他国家级科技计划项目36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42项。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中获批标志性项目7项,其中重大项目1项、重大项目课题3项、国家杰青1项、重点项目1项、重大研究计划重点支持项目1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获批重大项目4项、重点项目4项、一般项目34项。
地质学系张兴亮教授作为项目负责人申请的“十三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寒武纪大爆发时期生态系统演化”获批立项,项目直接经费1969.90万元。此次全国共资助重大项目36项,该项目是陕西省唯一获批的重大项目。
地质学系张兴亮教授作为课题负责人申请的“寒武纪大爆发时期动物门类多样性及其演化关系研究”获批立项,课题直接经费430万元。
地质学系张志飞教授作为课题负责人申请的“寒武纪大爆发时期生态类型多样性及其营养结构研究”获批立项,课题直接经费391.4万元。
地质学系赵国春教授作为课题负责人申请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大陆地壳生长-稳定化与早期板块构造的启动”获批立项,课题直接经费450万元。
地质学系袁洪林教授申请的“同位素地球化学”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项目总经费400万元。至此,我校共有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0位。
化工学院范代娣教授申请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多糖/蛋白基‘自修复’高强韧水凝胶构建的化工基础”获批立项,项目直接经费315万元。
地质学系吴汉宁教授申请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特提斯地球动力系统”重大研究计划重点支持项目“青藏高原古-新特提斯洋转换阶段关键块体裂解-汇聚过程的古地磁约束”获批立项,项目直接经费318万元。
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彭进业教授申请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民族民间文化资源数字化技术与虚实结合的文物展示应用示范”获批立项,项目总经费423万元。
地质学系王家鼎教授申请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地震诱发黄土滑坡灾害效应与风险评估”获批立项,项目总经费344万元。
化工学院代成义副教授申请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甲醇制芳烃高效催化转化关键问题研究”获批立项,项目总经费450万元。
生命科学学院严坤平副教授申请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红细胞代用品在人体的安全性和代谢动力学研究”获批立项,项目总经费350万元。
化工学院孙鸣副教授申请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共加氢液体产物制清洁燃料和化学品催化剂及工艺开发”获批立项,项目总经费323万元。
中国文化研究中心李浩教授申报的“中国古代园林文学文献整理与研究”课题,获准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立项,资助经费80万元。
文化遗产学院段清波教授申报的“全国明长城资源调查资料整理与研究”课题,获准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立项,资助经费80万元。
公共管理学院席恒教授申报的“海峡两岸劳动力流动现状调查与劳动权益保障研究”课题,获准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立项,资助经费80万元。
文学院段建军教授申报的“中国当代文艺审美共同体研究”课题,获准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立项,资助经费80万元。
寒武纪大爆发时期生态系统演化
项目负责人:张兴亮
项目将生态系统作为统一整体,研究寒武纪大爆发时期海洋生态系统的环境变化、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过程、菌藻类等微生物地质记录、动物门类多样性及其演化关系,生态类型多样性及其营养结构。在空间上把控生态系统的差异性,在时间上追溯生态系统的演化,进而重建寒武纪大爆发时期海洋生态系统的演化过程。
寒武纪大爆发时期生态类型多样性
及其营养结构研究
项目负责人:张志飞
项目以前寒武纪-寒武纪过渡时期的生物群落为研究对象,以寒武纪特异保存的动物群为线索,探索寒武纪群落演化过程的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及其相互作用,揭示寒武纪大爆发时期不同阶段动物生态类型多样性及其营养结构,进而探索动物群落生态系统的形成和演化动力。
寒武纪大爆发时期动物门类多样性
及其演化关系研究
项目负责人:张兴亮
以埃迪卡拉纪晚期至寒武纪早期的生物群和地层为研究对象,开展动物门类多样性及其演化关系研究。揭示海洋生态系统内动物门类多样性在空间上的变化和时间上的演化过程。同时,发现更多门类的最早化石记录,提高三大亚界内部门类之间谱系演化关系的解析度。
大陆地壳生长
稳定化与早期板块构造的启动
项目负责人:赵国春
“大陆地壳生长-稳定化与早期板块构造的启动”作为国家自然基金重大项目“大陆地壳演化与早期板块构造”第一课题,拟在探讨早期板块构造在地球上如何启动以及对早期陆壳演化贡献的前沿科学问题。本课题选择2.7~2.1 Ga时期地质记录最为发育的中国华北克拉通和印度达瓦尔克拉通为研究对象,开展岩浆-变质-构造变形研究,以确定全球构造从太古宙早期的热构造体制向新太古代-古元古代早期板块构造体制的转化方式。
同位素地球化学
项目负责人:袁洪林
袁洪林教授一直致力于国内首次引进的准分子激光和飞秒激光LA-ICPMS分析技术研究,从技术功能开发,到仪器自主研制,开展了一系列创新研究。在国际上率先建立硫化物Pb-S同位素、锆石“一石三鸟”技术等激光剥蚀微区原位技术,为学术界开展金属矿床同位素示踪及锆石学研究提供重要手段。
相关研究和技术改进已申请发明专利8项,发表SCI收录论文106篇,他引5347次。
高强韧水凝胶构建的化工基础
项目负责人:范代娣
经典双网络水凝胶不具备疲劳韧性。本研究拟采用多糖与胶原蛋白,借助非共价作用及酶作用形成“自修复”双网络水凝胶。阐明非共价键对力学性能及“自修复”功能的影响规律,为其应用于临床修复等提供实验和理论支撑。
青藏高原古-新特提斯洋转换阶段关键块体
裂解-汇聚过程的古地磁约束
项目负责人:吴汉宁
该项目团队在多年青藏构造磁学研究积累的基础上,对羌塘和拉萨等关键块体在晚古生代-中生代的裂解-汇聚过程精细重建,研究青藏高原古-新特提斯洋时空转换和新特提斯洋扩张历史与过程,讨论特提斯域内大陆聚合机制及动力学原因。
中国古代园林文学文献整理与研究
项目负责人:李浩
课题通过对古代园林文学文献的搜集整理与古代园林文学的综合研究,致力于全面爬梳、整理中国古典园林文学文献的第一手资料,将宏观把握与微观透视、基础文献整理与理论研究相绾合,形成跨学科研究的学术系统。课题对当下的生态文明建设、园林化城市建设、诗意化自然景观构筑提供有力而鲜活的历史借镜,对古典园林理论与技术的活化与应用产生有益的启示,可以更好地传承优秀中华文化,开拓园林文学研究的新疆土,开创中国古代文学研究的新局面,构建新时代中国园林文化阐释学的话语体系。
全国明长城资源调查资料整理与研究
项目负责人:段清波
课题在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的支持下,以全国十五个省区的明长城资源调查资料为基础,从资源类别、类型分析、建造工艺、规划理念、体系构成等方面进行系统梳理研究;寻找其时代特征和地域分布规律,总结其防御体系空间布局特点及运作模式;分析当前我国长城资源在保护、管理、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对策。将明长城置于中国长城、世界长城的体系内,全面和深层次阐释明长城的历史、艺术、科学、教育、社会、经济等价值,凝练构建明长城多层次、多维度的价值体系。将中国长城、明长城置于中国文明发展演变进程中,探讨长城文化遗产在中国文明构建中的核心文化价值以及当代意义。
海峡两岸劳动力流动现状调查
与劳动权益保障研究
项目负责人:席恒
课题遵循“政策梳理与调查分析——制度比较与机制研究——制度优化与政策创新”的主线框架,基于“需求—动机—行为—关系(结构)—制度化”的分析逻辑与“社会网络—社会资源—社会资本—社会政策(社会服务)”的分析方法,通过对海峡两岸劳动力流动现状的调查和发展趋势的研判,从就业权益、职业福利权益和社会保险权益三个方面重点关注劳动者劳动权益的流动性损失和劳动权益保障的实现机制,并通过共同劳动力市场的构建,探索促进海峡两岸流动劳动者权益保障的制度平台与政策路径。
中国当代文艺审美共同体研究
项目负责人:段建军
课题运用文艺社会学的阐释框架厘定“中国当代文艺审美共同体”的四大基本组成部分,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指向,以“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论与实践研究”为基本理论路径,通过分析中国多地域、多民族、多形态的文艺审美形态,阐明中华文艺审美共同体构建的基本路径、理论资源、价值取向,揭示中华文艺审美共同体建构对于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中华民族文化身份认同以及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的重大意义。
“十三五”以来,我校共获批国家级基金项目 474 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81项(获批标志性项目22项,包括重大项目1项、重大项目课题3项、基础科学中心合作项目1项、创新研究群体1项、杰青1项、优青5项、重大仪器项目1项、重点项目7项、重点国际合作项目1项、重大研究计划重点支持项目1项),连续三年获批数量保持在120项以上。共获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93项(标志性项目18项,包括重大项目7项、重点项目7项、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4项),年度立项数连续多年居全国高校前25位。
更多精彩,不容错过~
当考古遇上VR | 西北大学建立国内首个沉浸式考古虚拟互动教学实验室
素材来源/ 科技处 社科处
编辑/ 叶好 王誉谕 责编/ 李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