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创建70年 | 西北大学石油地质学科,与国同行!

西大宣传部 西北大学 2020-09-04

说起“中华石油英才之母”,人们自然会想到位于古都西安的西北大学。中国工程院院士胡文瑞说,西北大学是中国石油地质战线的拓荒者,是培养杰出人才的摇篮。一所地处西北的综合大学何以能有如此美誉?一切还要从70年前说起。



以学报国勇担当


1949年5月,西安解放。复课后不久,西北大学就创办了石油地质学科,拟定了石油地质专业待授科目。西北大学为什么要率先创办石油地质学科?新中国成立前,中国仅有的4个油矿,其中3个都分布在西北地区,西北大学不仅有多名毕业生在油矿工作,学校和油矿之间也有较多的联系。有了这样良好的基础和地缘优势,当国家建设急需石油、急需石油地质人才时,西北大学自然责无旁贷。新中国成立伊始,受原西北石油管理局委托,在原西北军政委员会拨款支持下,西北大学创办了石油地质专业,并于1950年在京、沪、陕等地招收了60名学生。这60名学生,正是中国第一届石油地质专业学生。中共中央机关报《新华月报》1950年第三卷第四期1952年,教育部召开“培养地质干部座谈会”,会上地质部向全国仅有的几所综合大学地质学系提出加速培养一两千名可从事急需矿产地质勘探的人才。西北大学地质学系主任张伯声挺身而出,介绍了西北大学的地缘优势和此前培养石油地质专修科的经验,请缨接下了增招400人矿产地质和石油地质专修科这项光荣而艰巨的任务。要知道,解放前西北大学的地质学系每年最多只招10名学生。一下子招400人,这在全国也是罕见的。教学工作如何开展呢?一片惊疑中,张伯声说:“我也知道我们没有力量招这么多学生,但国家建设急需这方面的人才,我怎么能忍心说不招呢?我们总要想个办法的嘛!”张伯声教授在讲课竭尽全力为国家解燃眉之急,正是教育者的担当。没有教学计划,联手矿企一起订;没有教材,翻译综合自己编;没有标本,结合实习到野外采;师资不足,除了自己尽量多上课外,想方设法从校外聘请名师。虽然在校的时间只有两年,但是在科学严格的教学计划下,专修科的学生学完了四年制本科的专业课程,成为合格的石油地质专业人才,被保质保量地输送到了祖国最需要的地方。西北大学地质学系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及勘探专业
矿产地质勘探专业1954年毕业生与老师合影
从1950年到1956年,西北大学地质学系石油地质专修科共毕业学生648人。从西北到东北,从中原到近海,无论是荒凉的戈壁大漠还是辽阔的平原海域,只要有油气的地方,都活跃着西大学子的身影。1952级学生钟其权,作为大庆油田的发现者之一,亲手为大庆油田发现井(松基三井),打下了井位木桩。曾任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领导的宋汉良,1954年从西北大学毕业后毅然奔赴新疆,成为新疆石油工业的开拓者和领导者。在大地构造领域成就斐然的中国科学院院士任继舜,为1955年毕业生;而1955年毕业后就主动申请赴新疆工作的杨拯陆,是杨虎城将军的女儿,在进行地质勘查时不幸遭遇暴风雪,在生命的最后时刻,她还把勘查记录紧紧护在胸前。地质系学生赴陕北实习途中怀抱着“我为祖国找石油”的热忱,为实现“大国石油梦”拼尽全力,西大学子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和青春热血,为新中国谱写了一曲壮丽的石油赞歌。他们大多成为了中国石油地质领域的学科带头人和新油区的开拓者,有的在石油行业和多个油田及其相关省市担任重要的领导职务。20世纪80年代中期,在全国15个石油勘探局中,一度有13个局的局长、副局长或总地质师出自西北大学地质学系。地质系1960届毕业生合影地质系1961届毕业生合影地质系1963届毕业生合影(5年)


敢为人先谋发展

在中国石油行业,特别是在石油地质与勘探领域,西北大学石油地质专业的毕业生历来以基础扎实、知识面宽、能力强、后劲充足而广受好评。恢复高考之后的西北大学石油地质专业,每年招生虽只有30人左右,但是学校良好的学风,“文理并重、理工融合”的教育理念,使得毕业生们成才率普遍较高,在工作中屡屡建功立业。中国工程院院士赵文智(77级),被誉为“中石油海外铁人”的王贵海(90届),还有赵政璋(77级)、徐可强(93届)等高级管理人才,都是其中的佼佼者。

改革开放之初,全国各大油田都急需大量石油地质人才。1984年,在时任西北大学常务副校长张岂之、地质学系主任赵重远和石油学科老教师邸世祥等人的积极联系和推动下,西北大学在全国率先与原石油工业部、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分别签订了为期20年的联合办学协议。西北大学与中原石油勘探局建立长期协作关系联合办学开启了规模性校企联合进行高等教育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的新途径,有效地解决了学科建设徘徊不前、办学经费严重不足、学生招生和分配对口难等诸多问题,为中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创出了一片新天地。在联合办学期间,西北大学地质学系石油学科与长庆、中原、河南、大港、大庆、新疆等油田不断深化合作,在为中国石油工业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的同时,为西北大学和地质学系争取到了两千多万元的建设经费,并在石油系统争取到了各类科研项目百余项。学科建设、科研教学和从本科生到研究生的多层次人才培养等都有了长足发展,整体迈上了新台阶。

西北大学与中石化联合办学

1986年西北大学获“煤田与石油地质勘探专业”博士学位授予权,赵重远教授获批博士生导师。赵重远长期致力于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和含油气盆地地质等教学科研工作,创建了“含油气盆地地质学”新学科。他和汤锡元、陈荷立、祝总祺、邸世祥、王定一、曲志浩、罗铸金一起被称为西大“石油八大员”。在赵重远的带领下,大家精诚合作,撰写出版了《石油地质学》全国高校统编教材,在业内影响深远,获得了地质矿产部优秀教材二等奖。《石油地质学进展》全国高校统编教材也随后出版。主编出版《石油地质学》全国统编教材1988年《石油地质学》荣获地质矿产部优秀教材二等奖1987年,全国首届油气运移专题研讨会在西北大学召开,会上成立了油气运移学组,陈荷立担任了副组长。多年后,陈荷立和罗晓容、王震亮共同完成的“泥岩异常压力的动力学研究及其油气地质意义”项目荣获2006年度教育部科学技术(自然科学)一等奖。

20世纪80年代

西大校友金毓荪陪同邓小平同志视察大庆油田西北大学石油地质学科自创建之日起,就将自己的命运与国家的发展紧密相连,始终将满足国家民族的需要放在首位,在以学报国、克难开拓中也为自己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焕发出勃勃生机。1995年,吴汉宁获得了“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1996年,石油学科步入“211工程”建设西北大学优势专业学科发展行列。1989年9月11日,江泽民同志视察新发现的南泥湾油田。该油田是西北大学地质系石油地质专业1954年毕业生杨毅刚(图中左一)用个人科研成果否定地矿、石油部属单位专家群体做出的“某地无含油希望”结论后发现的,开创了实践检验发现油田的先例。


求是创新争一流在西北大学石油地质学科70年发展史上,2003年算得上是个喜讯连连,捷报频传的年份:学科带头人刘池阳作为首席科学家获批国家973计划“多种能源矿产共存成藏(矿)机理与富集分布规律”项目;“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在三年前获批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后,再次获批一级学科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任战利完成的博士学位论文《中国北方沉积盆地构造热演化史恢复研究》入选我国石油地质领域第一篇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石油地质学科研究生招生数量首次超过了本科生。

2003年任战利教授获得的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证书
(全国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学科其第一篇优秀论文)
国际、国内石油行业的发展,对石油地质人才的需求更趋向综合化、多元化和国际化,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在时任地质学系副主任刘池阳主管研究生和科研工作期间,西北大学石油地质学科不断深化教学与人才培养模式,获批了地质学理工两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研究生规模快速增长,形成了多元化、多层次人才培养结构。为了规范管理,确保和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刘池阳在地质学系推行研究生学位论文“双盲”(评审和被评审双方互不知晓)“三无”(被评审论文无学生名、无导师名、无致谢)统一送审的评审方式,这种做法当时在全国高等院校中并不多见,在西北大学更是首创。刘池阳教授长期致力于能源盆地与油气地质研究,在油气煤铀共存成藏机理、改造型盆地和小型盆地演化及成矿等研究领域取得了系统性的创新成就。针对我国石油勘探形势的发展,刘池阳教授较早提出了改造型盆地及其复杂区是油气未来新发现的重要领域。1998年由他倡议并在西北大学主办了“全国改造型盆地油气勘探理论、方法及关键技术”研讨会。研讨会上,与会专家反响热烈,发言异常踊跃。这次研讨会推动了中国改造型盆地的研究,在油气地质与勘探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对业界起到思想启迪作用,堪比当年“陆相生油”理论的影响。2005年,刘池阳教授带领的“能源盆地油气地质”团队入选了教育部“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2013年,他主持完成的《油气煤铀同盆共存富集成藏理论技术创新与多种能源矿产协同勘探》成果获得了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刘池阳教授被聘为973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西北大学石油地质学科创建70年来,持续发展,生机勃勃,现已在含油气盆地动力学、热演化史与地热资源评价、多种能源成矿系统、油气赋存条件与成藏机理、油气田开发地质、综合勘探技术、二氧化碳捕集与封存等方面形成了自己的特色与优势。无论是身处中国高等教育几近停滞的特殊年代,还是面临中国石油行业大环境的变化,石油学科的全体教师们始终坚持科学研究,聚焦国家石油行业的重大需求和学科发展的重大科学问题,在求是创新中不断前行。2018年,石油地质勘探为特色的资源勘查本科专业评审
并通过了国际工程教育专业认证
当西北大学石油地质学科创立的时候,中国原油产量不足10万吨,70年后的今天,中国原油产量达2亿吨。西北大学石油地质学科的70年,是栉风沐雨、薪火相传的70年,是担当奉献、求是创新的70年,更是与共和国共同成长,见证中国石油工业蓬勃发展的70年。“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站在新起点的西北大学石油地质学科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在实现石油强国梦的征途上砥砺奋进。


“油气地质一流人才培养和一流学科建设”研讨会
暨西北大学石油地质学科创建70周年庆典


活动时间2019-09-22活动地点

西北大学宾馆萃园多功能厅

1949-2019西北大学石油地质学科创建70年

七秩辉煌  与国同行


更多精彩,不容错过~

满满仪式感 | 西北大学为首届临床医学专业28名新生举办专属开学典礼!

权威发布 | 西北大学2020年硕士研究生报考说明&考试招生专业目录

NWU社团抢人大战 | 来为你最喜欢的社团打call吧!

纳新啦 | 听我的,都来加入“微西大”新媒体中心!

校地合作 | 西北大学与宝鸡市人民政府签署全面合作协议!




文/ 熊晓芬    资料图/ 校史馆、地质学系 编辑/ 陈明阁  魏梦鸽   责编/ 李琛

为西大地质点赞

Modified on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