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世界上有“两个半水利学家”。一个是德国人,一个是中国人,半个是日本人。其中的中国人,就是李仪祉。
2012年10月,时值建校110周年之际,西北大学在长安校区2号教学楼前,安放了一尊李仪祉全身石质坐像,以纪念这位曾经出任西北大学校长的中国水利大师。
绿树环绕中,身着长衫的李仪祉随意坐在一块石头上,脚下滔滔流水翻卷着浪花。他右手握着一个小小的纸卷,微微侧过头,沉静的双眸若有所思地望向远方。或许,这是他在为勘察兴修水利辛苦奔波后的一次小憩,也或许是在为学生答疑解惑后陷入了沉思。
2019年10月11日,蒲城县剧团创排的大型秦腔现代剧《李仪祉》来校演出
李仪祉祖籍陕西蒲城,自幼生长在缺水干旱的渭北高原,平生夙愿就是振兴中国水利。他早年两度留学德国,专攻铁路工程和水利。学成归国后,他的足迹踏遍了江河淮汉流域。在分析总结中国历代治河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李仪祉创造性地提出了上、中、下游并重,防洪、航运、灌溉、水电兼顾的指导思想。他较早提出要综合开发治理黄河,培植森林,以防河患。原水电电力部部长钱正英院士曾说:“李仪祉把我国治黄理论和方略向前推进了一大步,直到今天仍然具有现实意义。”
李仪祉是中国现代水利科学的开拓者之一,其主持建设的陕西关中“八惠渠”水利工程(一半在其生前完成)形成了民国时期中国最大的模范灌溉区。20世纪30年代,陕西连年大旱,赤地千里,十室九空。李仪祉率领民众兴修水利,使民众得以做工糊口,不至于完全饿死。逃散的人回到家园,荒芜的土地再次得到耕种,新的希望、新的生命又萌生了。通晓德、法、英、日等多国语言的李仪祉堪称“超人”,他对数学、地质、气象、天文、历史、地理、文学、宗教、建筑等学科都有较深的造诣。李仪祉为成渝公路设计的老鹰岩盘道,被后人誉为“巧夺天工”之作。
成渝公路老鹰岩盘道
李仪祉对中国水利事业做出的巨大贡献,不止在于兴修水利,治理水患,还在于他热心于教育和培养水利工程技术人才。1915年,他回国后在南京河海工程专门学校执教7年,并一度主持校务。1923年,他出任陕西水利局局长时兼任教育厅厅长,创办水利道路工程专门学校,该校后来并入重建后的西北大学,成为西北大学工科,也是整个西北地区最早的工科。李仪祉出任西北大学工科教授兼主任,并于1925年5月至1927年任西北大学校长。1932年,他创办陕西水利专科预备班,后被并入西北农林专科学校。1924年,《北京晨报》记者孙伏园陪同鲁迅入陕,参加由西北大学和陕西省教育厅合办的“暑期学校”,正在西北大学执教的李仪祉给他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孙伏园在其散文名篇《长安道上》中写道,李仪祉等人“性情均极和顺,言谈举止,沉静而又委婉,可谓陕西人民族性之好的一方面的代表。”李仪祉在授课时,除讲授现代的水工学,还对中国古代的治河名人如王景、潘季驯等的事迹与言论,以及古代劳动人民在灌溉、运渠及堤、堰、闸、坝等各方面的成就,都加以科学阐释。他非常重视实践,在讲课的同时,还制作各种河工模型,并经常带着学生赴各河流域考察水利。在李仪祉指导下,学生学习甚是刻苦,晚上12点以前入睡者很少,教师们更是常常在后半夜为学生批改作业。当年的学生陈靖回忆:“当时一些人认为学校不过是泥瓦匠行当,有何出息。不想刚过一年,我们就学完了温德华氏代数,西安其他学校的学生们表示惊奇,争着要借我们的练习本作参考,辗转互用,我们许多练习本都寻不回来了。”李仪祉曾说,教育家要有长远的眼光,要有放眼世界的气魄。他在主持西北大学校务期间,积极扩充教学设备,筹措办学经费,对学校的课程、教材、实习、研究以及各科教学计划与规章制度等各项事宜,都要亲自处理。李仪祉非常重视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特别是工科学生的寒暑假,都是在野外实习中度过的。李仪祉还特别注重遴选思想进步、品学兼优的教师,曾聘请共产党人刘含初任代理事务长。一时间,教师勤于教学,学生善于学习。这一时期,也成为西北大学创建阶段最好的时期之一。1925年冬,李仪祉前往京、津、沪、宁等地筹措引泾工程款和西北大学办学经费。不想正当他风尘仆仆、往返奔波之际,军阀刘镇华在1926年率领镇嵩军围困了西安。围城期间,李仪祉曾至潼关,想回到西安城内与西北大学师生共患难,却未能成行,只能返回北京。1926年冬,西安城解围,李仪祉回到西安,因西北大学在围城中元气大伤被收束,李仪祉又一次离开陕西。清末民初的数学家李异材(仲特),是李仪祉的伯父,曾任西北大学前身陕西大学堂的数学教习;李仪祉早年曾创办三秦公学,后也被并入1912年成立的西北大学。1937年在抗日烽火中成立的国立西安临时大学,又延聘李仪祉为工学院土木工程系名誉教授,主讲水工学等课程。1937年,李仪祉在国立西安临时大学工学院(今西北大学太白校区大礼堂)作了题为“抗战力量”的演讲,只是此时李仪祉因常年奔波劳碌,已积劳成疾。1938年3月8日,李仪祉逝世,葬于泾阳。西安各界在西关公祭,素车白马,满街满巷。自发远道赶往泾阳祭奠的,有5000余人。
李仪祉逝后,国立西安临时大学常委会曾致函李仪祉的家属,请其到校领取李仪祉的代课费,并加送车马费。后经家属同意,学校以这笔经费设立了“国立西北联合大学水利工程教授李仪祉先生纪念基金”,以作奖励水利工程最优毕业论文之用。
文/ 熊晓芬
历史图片来源于校史资料及网络
塑像图/ 张庆诚 李冰鑫
编辑/ 蒋思韵 责编/ 李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