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薪火相传︱那些消逝与重建的西大建筑

2016-04-06 西大宣传部 西北大学


漫步西大校园

无论是道路旁历经风雨的大树

还是高低错落,建于不同年代的楼宇

都会在无形中感受到

文化的积淀

岁月更迭,时光流转 

在这校园中

既有刚刚开工建设的体育综合训练馆

也有在百年风雨中消逝、翻修重建的老建筑

尊师重道,薪火相传

西大的建筑

见证了这座百年学府的成长与发展



1

少帅的礼堂



▲东北大学教师家属在大礼堂前合影



▲解放后 大礼堂正门上方镶嵌红星


▲礼堂配楼


九一八事变后,流亡到西安的东北大学临时安置此处,兼任该校校长的张学良出资建造了大礼堂,当时张学良还曾在礼堂前的石碑题词。半圆形的屋顶,周身没有绚丽的色彩和精美的雕花,它古朴、凝重、苍凉。解放后在礼堂上镶嵌的红星与它承载的历史一起沉淀在大礼堂的记忆中。

在西北大学现存的校园建筑中,大礼堂是最年长的。从20世纪30年代至今,历经80年的风雨,也有过多次翻修。这里见证了有关学校发展大计的制定和通过,感受着无数青年学子的青春热情与活力。在这里,李泽厚讲过美学,李德伦指挥过交响乐;聆听过崔健的《一无所有》,回荡过凄美的《梁祝》。直到现在,西北大学重要的会议、活动,最理想的地点还是大礼堂。

2

拆了一半的半边楼

▲在西北大学太白校区西北角

有一处小小的僻静的院落,走进小院,就是半边楼


20世纪90年代初,一部反映高校知识分子生活的电视剧热播全国,好评如潮,获得“飞天”大奖,这就是延艺云编剧的《半边楼》。那时他还是西大文博学院的青年教师,在西大学习生活整整16个年头,这一经历无疑是他创作《半边楼》的生活基础。

这座兴建于20世纪50年代的小楼,原是一座带直角拐弯的楼,正好把校园西北角包围住,用作学生宿舍,称为学生三楼,诗人雷抒雁、散文家杨闻宇等,都是从这座“半边楼”里走出来的。

20世纪80年代中期,由于地陷带的影响,半边楼楼体变形严重,拆除中间的倾斜部分,就成了半边楼,也成为了教职工宿舍楼。在这楼里,拥挤的过道,紧巴巴的日子,吵吵闹闹的小儿女,改作业写论文的艰苦岁月……这是一个特殊时代里整个中国知识分子的际遇和命运,更是沉淀在他们生命中永远不能忘却的共同记忆。


3

属于一代人的红楼记忆


▲实事求是楼


解放初期,学校盖起了砖混结构的二层楼,命名为“实事求是楼”,其功能为党政机关办公楼,简称“红楼”,号称“西大第一楼”。这座有历史意义的建筑,在修建逸夫图书馆时拆掉了,但它永远保留在老西大人的心中。


4

开启文化之门


▲国立西北联大校门


1938年4月3日,教育部令国立西安临时大学更名为国立西北联合大学,校本部设在城固县考院,5月2日,国立西北联合大学举行开学典礼,在县考院的大影壁上书有“国立西北联合大学”八个大字,门楼上高悬着国立北平大学、国立北平师范大学和国立北洋工学院三校校牌。 


▲1946年复原西安后的国立西北大学北门


1946年5月,国立西北大学结束了城固8年的办学历史,复原西安,校址就在今西北大学太白校区。当时的学校正门就是今天的北门,隔护城河与明城墙静默相对,成了600年明城墙的忠实守望者,至今已近70春秋。


▲20世纪60—70年代的西北大学北门 



▲ 老北门  新气象

2002年,西北大学庆祝百年华诞,重修北门,新式的电子伸缩门在阳光下闪闪发光,与北校区的另一标志性建筑——高13层的科研楼共同成为北校区最具现代气息的风景。



▲西北大学太白校区西门


太白路上的建筑拆拆建建,越来越时新,越来越华美,朴素的西门在它们中间便更显得格外有个性。西门不事张扬,不尚浮华,契合了西大百年老校“艰苦创业、自强不息”的精神。


5

图书馆的变迁


▲城固时期国立西北大学藏书楼


▲老图书馆


老图书馆落成于1958年。这一年,经过陕西院系调整,西北大学从“国”字号院校变为地方院校,这一年,校长侯外庐离开了学校。

老图书馆建成后,侯外庐校长题写了“图书馆”三个大字。在这里,杜鹏程宣讲《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陆宗达解析《左传》,郑伯奇回忆“创造社”,徐世荣做朗读示范。侯外庐校长回校讲学,还在三层会议室召开过文科教师座谈会。

老图书馆在1989年6月11日遭遇一场大火,熊熊烈焰将图书馆的整个屋顶吞噬。其实,在老图书馆着火之前,逸夫楼已经基本完工,搬迁工作很快就要开始。但是谁也没有想到,老图书馆以这样的方式结束自己的职责,向曾经的岁月告别。虽然老图书馆的离任被一场大火渲染得有些悲壮,但是西大人久久不能忘怀它曾经存在的时光。


▲西北大学太白校区逸夫楼


逸夫楼竣工于1989年,是邵逸夫先生捐款修建,薄薄的暮色中,逸夫楼方正流利的线条,越发典雅大方。楼的上方是西安书法名家吴三大题写的“逸夫楼”,正面的“图书馆”是侯外庐为老图书馆题字的手迹。在逸夫楼的右前方,紧靠一棵巨大的松树,是一座铜质的坐像,那个穿着一袭长衫,掩卷沉思的老者,就是老校长侯外庐。



▲西北大学长安校区图书馆


6

时间的映像

▲20世纪50年代的校舍


青砖灰瓦,拱形的廊柱,这些20世纪50年代的校舍早就改变了它的使命,不变的是它流淌在百年校园中的浓浓的情怀。


▲20世纪80年代西北大学化工楼


▲生物楼

 昔日的长廊

紫藤还没有沿廊而上的密布

树木还没有长成枝繁叶茂郁郁葱葱的模样

但西大的精神与情怀

已然深植沃土 代代相传



巍巍学府,栉风沐雨薪火相传,弦歌不辍
无论怎样的繁华盛世,慷慨悲歌都会在历史的风烟中湮没成难以寻觅的过往但是,揭开重重岁月织成的帷幕往日的人和事总是鲜活在记忆中那些古老已消逝的建筑成为那一代西大人难以忘怀的岁月那些新修的楼宇伴着紫藤花开,玉兰绽放也将成为西大人不可或缺的时光映像

素材来源:

《紫藤园夜话》千里青  著

《漫游中国大学 · 西北大学》熊晓芬  撰

《图说西大110周年》 姚远 等 撰

《西北大学史稿》 李永森  姚远 主编


校史顾问/  李永森      策划/魏梦鸽

文字整理/徐成英    图片/屈琳

编辑/雷桢    责编/李琛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