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摄影师,游历了20多个国家,却把摩洛哥排在了第1位
提起非洲,人们往往只联想到落后与贫穷,而对灿烂文明的认识多数也只限于埃及。
在非洲大陆的西北角,原来还有这么一个奇妙国度:
她四面“环海”:东南背撒哈拉大沙海,西临浩浩大西洋,北依地中海直布罗陀。
她幅员不过湖广两省大小,却也有着文明的深度和广度。
她是摩洛哥,不在欧洲,却有着其他地方无法媲美的浪漫与多彩缤纷:
从马拉喀什的雕梁画栋千姿百态到古城菲斯的天方夜谭,
从卡萨布兰卡大清真寺的万般惊艳到梅克内斯的惊喜满途,
从撒哈拉沙漠的漫漫黄沙到直布罗陀的天涯海角,
更有舍夫沙万的梦幻蓝彩和艾西拉艺术小清新......
这一次,飞行家探云带你走进脱离了现实的逆旅,掉进了摩洛哥的童话盒子里!
行程安排
路线:卡萨布兰卡→马拉喀什→艾本哈度村→瓦尔扎扎特→梅尔祖卡→撒哈拉沙漠之旅→非斯→梅克内斯→舍夫沙万→丹吉尔→艾西拉→卡萨布兰卡→返程
卡萨布兰卡
中转站的匆忙掠影
卡萨是摩国的经济文化中心,也是该国最有名的地方,但却不是一个旅游城市。许多人到此只是因为坐飞机之便,另外可以看看世界第三大清真寺。
摩国曾是法国殖民地,北非谍影的背景就是二战期间法国被占后大批法国难民涌入卡萨,所以这里以法式建筑为主,路名也显示为法语。只是曾经到过法国大城小镇,这里就显得没什么吸引力了。
|| 哈桑二世清真寺
卡萨布兰卡哈桑二世清真寺(HassanII Mosque)是伊斯兰世界第三大清真寺,也是世界上现代化程度最高的清真寺,为纪念前国王六十大寿而兴建,是唯一对外国人开放的清真寺。
印象中的清真寺周边都会有几根圆柱形的传音塔,而且塔越多地位越高,比如土耳其蓝色清真寺就有6个塔,沙特圣城麦加大清真寺有7个塔。这个世界第三的哈桑清真寺却只有一个方形的塔,十分低调。环游摩洛哥之后发现这里的清真寺全都如此。其实传音塔只为播送可兰经,建成方形只是风格上的喜好吧。
哈桑二世清真寺称得上精美绝伦。伊斯兰建筑喜欢用马赛克以及各种雕花,由于禁止偶像崇拜,因此清真寺里外不会有真主的神像,别说主,连猫猫狗狗也不会有。人们认为人和动物都是有生命的,不应该画在墙上。正因为如此,其雕花和马赛克图案也因专致而美到极点。我一向喜欢这种浮夸的色彩和花纹,这也是伊斯兰文明吸引我的地方之一。
马拉喀什老城
浓郁风情的红色古都
马拉是摩国第三大城市,也是南部地区政治中心,以红色的城市而闻名于世,是摩洛哥历史上最重要的古都之一。
参观的景点主要有阿格诺门、巴伊亚宫、阿里本尤素福神学院、马拉喀什博物馆还有Saadian Tombs。其中神学院和博物馆是我最喜欢的地方。
|| 建筑雕梁
伊斯兰建筑的细节之精致实在令人咋舌,也是最吸引我的地方之一。曾经到过西班牙南部安达卢西亚和土耳其,见识过那里的伊斯兰建筑,可以总结有这么几个特点:一是地面和下半部墙壁用彩色马赛克;二是上半部墙壁、天花、拱门用雕刻;三是喜欢用多根细细的圆柱;四是庭院露天采光,大的挺有中间有方形水池,小的庭院有小喷泉;五是多用蓝绿、色,夹有红黄,均是自然的颜色。
|| 麦地那老城区
马拉喀什有着我所向往的浓浓的异域风情,不说精美的建筑雕饰,人文风情更让人迷恋。在马拉的麦地那老城区,房子全是赤红色的。弯弯曲曲的小道如蜘蛛网般蔓延,一不小心极易迷路,但也因此更加迷人。因为下一个转角随时有惊喜。
|| 马约尔花园
位于马拉喀什新城区的马约尔花园(Jardin Majorelle)绝对是这趟旅程的一大亮点。这是一座占地十二公顷的美丽的植物花园,同时也是摩洛哥马拉喀什艺术家集聚的艺术圣地。院内花繁叶茂,小桥流水,种有数十种高矮肥瘦各异的仙人掌。更特别的是从小道到花盆,从亭子到房子着上鲜艳夺目的颜色,置身其中仿似童话世界一般。
花园是由法国著名设计师杰奎琳在上世纪20至30年代,即摩洛哥还是法国保护区时设计建成的。花园在1947年对外开放,从1980年开始,被法国的伊夫圣罗兰(Yves Saint-Laurent即著名化妆品牌YSL家族)和皮埃尔•伯奇所有。
|| 德吉玛夫纳广场
德吉玛夫纳广场Djemaa el-Fna是联合国文化遗产之一,自从公元1050年起存在至今,广场就是马拉喀什人生活的一个缩影。
傍晚时分,炎热渐渐散去,而太阳的余晖依然恋盏良久。德吉玛夫纳广场逐渐变得游人如织异常热闹。摊贩摆起了大排档,不停地吆喝着路过的游人光顾。卖工艺品的小贩和兜售撒哈拉沙漠团的人会不停地切换日语韩语中文向我们打招呼招揽生意。穿着各种奇装异服的柏柏尔人会邀请你一起合影然后要点小费。还有各种杂耍引起游人的围观。如果你不嫌小贩不停地缠着你,那么广场的千姿百态会让你流连忘返。
走上广场一角的天台餐厅,点上一瓶专门宰客的饮料,就可静静俯瞰广场的万种风情。6月的摩洛哥要8点半太阳才下山,淡淡天光与初上的华灯融为一体。那一片烧烤当升起片片白烟,朦胧了灯光,煞是好看。爱好摄影的小伙伴们把饥饿都忘了不知疲倦地拍照。
撒哈拉沙漠
惊艳壮阔的难忘之旅
结束了马拉喀什的行程,期待已久的四天三夜撒哈拉之旅终于开始了!其实撒哈拉沙漠不过是旅途的一小段精华。我们沿途还需要穿过北非的阿特拉斯山脉,经过阿伊特本哈杜村,非洲电影之都瓦尔扎扎特,还有各处小村落才会在第二天到达撒哈拉边缘城市梅尔祖卡。
Tips:从马拉喀什参加当地的撒哈拉团是十分热门的项目。我们四人参加了一个四天三夜私人团,190欧/人,在当地已算豪华团。
|| 阿伊特本哈杜村
Kasbah是摩洛哥人用当地特有的赤土泥沙手工堆砌的房屋村落。阿伊特•本•哈杜筑垒村Aït Benhaddou是摩洛哥保留至今最经典最完整的 Kasbah, 也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摩洛哥指定的又一个世界文化遗产。这个有“摩洛哥最美 Kasbah ”之称的南部古村落 , 有无数的好来坞电影曾经在那里取景。村落四周比较荒芜,却有些绿树环绕,远远看去仿佛荒漠中的绿洲或是一座遗落之城。
中午时分游人不多,走进村里,各种地毯围巾手工艺品摆满了小道的两旁,五颜六色配合赤色的房子,别具风情。
|| 生命之谷
这是一处深谷,两边是高耸笔直的悬崖,宽百余米,谷底有绵绵流水。水原于雪山之上,水量才及脚踝,流速可用温柔来形容,但千百万年下来却就侵蚀出如此深谷。Todra在当地是生命之意,就是因为这里一年四季都不会断流,所以我把它翻译成生命之谷。
最有趣的还要数人们的嬉戏活动。因为是周日,许多附近的居民都到此嬉戏玩乐。妇女们带着小孩趟水到崖边,铺上一张彩色的毯子,拿着手鼓围坐着欢快地唱歌。男人们则坐在一旁聊天。有的小孩干脆跑到水中嬉戏,乐而忘返。还有十几岁的男孩即兴跳到水中踢球。
|| 撒哈拉沙漠
从Todra Gorge往南走越发炎热,路两旁的景致逐渐过度成砂和石的荒芜之地,只有少量耐旱的植被。这和国内西北地区很多地方差不多。下午的太阳在这种地方显得更加毒辣,从车窗往外看非常刺眼,四十多度是少不了的。我们都得像阿里巴巴或恐怖分子那样把头脸给包着,骑上骆驼,背上行囊,在向导的带领下向沙漠进发!
撒哈拉沙漠!一个在初中地理课上认识的名词,一个存在于天方夜谭中的世界,一个曾经只在脑海中闪现过的神秘地方,就这样展现在了眼前!一望无际延绵起伏的沙丘,单调而新鲜,索然又刺激。风一直刮个不停,可以看到沙尘的流动,也可以感觉到沙子打在身上,吹进眼睛里。由于风沙不算太大,所以能见度没有受到很大影响,但还是朦胧了太阳,看不到影子。虽然蒙着嘴脸,依然能够嗅到沙的气息。
天蒙蒙亮,风平沙静,气温清爽,此时的撒哈拉最是温驯。爬上大沙丘不是件容易的事,每一脚都会深陷往下滑,所以看似几步之遥还是会上气不接下气。不过登上了沙脊再顺之而上则轻松很多。爬到附近最高的沙丘上欣赏一望无际的沙海。沙丘曼妙曲线的特别迷人,而我对曲线又有特别敏锐的触觉,觉得好看得让人感动。沙丘上都有纹路,有规律又毫无规律的排列着,想像不出风是如何绘画出这样的图案的。
由于天空中没有云的映衬,所以沙漠的日出没有各种绚烂色彩。缓缓升起的太阳让沙漠披上一层金色,顺光的方向天逐渐成浅蓝色。光线还很柔和,西边还挂着一轮圆月,身影淡淡。
|| 沙漠里的牧民
这一带荒芜至极,只是比大沙漠稍微多一点植被和石头。上午的太阳已经把这一带烤得像火炉一般,很难想像人在这种地方是怎样生活的。
在一山头看见一位小哥顶着近40度的高温摆摊卖些小工艺品,周围光秃秃的连棵草都懒得长,他就一动不动地坐着,周围连我们几个也就七八个短暂停留拍照的游人,连看都不会看他卖的是什么。山坡下大石间有个简易遮阳的棚子,估计就是他休息的地方。可以想像他生活多不容易啊,心里特别替他难过。我掏了20DH小费给他,让他坐着让我们拍拍照,也算是光顾了一下。
在摩洛哥的撒哈拉边缘还有牧民至今仍住在帐篷里,过着比较原始的生活,只是偶尔去村里采购点物资。想象一下在一片荒漠之地上突兀的搭着一大一小两个简陋的帐篷,周围也一棵树都没有,暴晒。这怎么活?我们在那个小帐篷里看到了一个五岁大的小男孩躺着休息,帐篷小得也只够这个小男孩睡。
菲斯
穿越天方夜谭中的迷城
在《西班牙旅行笔记》里面有这样一段话:“摩洛哥的菲斯,是令所有的旅人欣喜的地方,因为整个城市是一个活着的天方夜谭,要是有一张载着阿拉伯人的飞毯突然飘起来,你也不会感到奇怪,人们还维持着那神话里的生活。”很多人问我为什么会选摩洛哥,最初的最初,我就是冲着这段迷人的描写而来的。
参观完外城及皇宫大门,然后从蓝色的布日卢门进入麦地那,有种穿越千年的感觉。比起马拉喀什,这里的巷子更窄更曲折,街道两旁的小铺卖着各式传统工艺品:地毯、丝绸、围巾、绣花鞋、长袍、首饰、银器、瓷器、铜器、皮革制品;还有市场卖蔬果肉类各种香料和无数不知名的当地小吃,将五颜六色琳琅满目这等词表现得淋漓尽致。
偶然会经过一些清真寺,非穆斯林是不可以进去的,但从门口可以看到里面的小庭院和精美的马赛克。 穆斯林4到7岁的小孩子需要在这里学习可兰经,7岁后到学校学习阿拉伯语和法语,如果是柏柏尔人,还得学习柏柏尔语,高年级才会接触英语,但不是都会学。
除了瓷器,菲斯的皮革制品非常有名。城里还有传统的皮革染整作坊,是到这里旅游必须一看的地方。我们登上作坊周围的天台,就可俯瞰作坊内的大染缸。在这里,随便拍一张都可以做明信片。店主向我们介绍了皮革的主要制作过程。首先需要将动物皮毛加热消毒,然后用鸽子粪和石灰放在白色的缸内浸泡毛皮3到5周。石灰可使毛皮分离,鸽子粪会皮革软化(鸽子粪气味很大,所以店主给了我们几片薄荷叶)。之后放到大染缸内染色,再制作成各种制品。
Tips:非斯的手工艺品很值得带回家当礼物,可以狠狠地砍价!
梅克内斯
繁盛一时的皇城
摩洛哥四大皇城,包括卡马拉喀什、菲斯、梅克内斯和拉巴特,拉巴特是现今的首都,不在本趟旅行计划之内。梅克内斯是我们游历的第三个皇城。城始建于十一世纪,十七世纪阿拉维王朝首位君主伊斯梅尔定都于此,繁盛一时。城内至今保留很多古罗马时代的文物古迹和中世纪清真寺、伊斯兰教学院等。
|| 瓦卢比利斯
前往古城梅克内斯的途中有一个著名的景点叫瓦卢比利斯(Volubilis),是一座部分出土的罗马古城。城始建于公元前3世纪,曾经是古代毛里塔尼亚人的首都,后成为罗马帝国的重要前哨基地,并增建了许多精致的建筑物。后来柏柏尔人将罗马人赶走了,阿拉伯人又来了,并短暂的成为伊德里斯王朝奠基者伊德里斯一世的首都,再后来都城迁到了菲斯。古城毁于19世纪的一场地震,到了20世纪初法国殖民时期又被它挖了出来。
相比起土耳其伊斯密尔的艾菲斯古城,这座瓦卢比利斯有点小气,而且很多石头被搬去建梅克内斯城了,但大片遗址还是可以逛上一个多小时。从恢宏的教堂、大殿、罗马柱还有长长的大道可以想像这里曾经也是非常的繁华。由于是阴天,行走于断壁残垣和丛生杂草之间,念天地之悠悠,更显沧桑。
|| 梅克内斯
进入新城区可以看到很多欧式别墅,很多都是法国殖民时期建的。到处种有鲜花,市容非常干净整洁,很有欧洲范。
这里的麦地那到处都是卖鞋卖衣服的,拥挤不堪,很多都是翻版的LV,Gucci,耐克阿迪,不用看就猜得到是中国制造的。当然,麦地那深处还是有很多卖传统工艺品的小店铺的,不过我们这天见到有意思的已经够多了,因此没有深入,稍走了一小圈就走了。
舍夫沙万
夕阳下的蓝色幻城
你想象过一座小城房屋全都涂成粉蓝色会是怎样的吗?那绝对会是无比的诗情画意。印度的焦特布尔是一座蓝色之城,这次没去成,没想到在摩洛哥也有这么一城!
慢悠悠的从广场爬到不远处的小山上,吹着清凉的山风一路俯瞰夕照下的蓝色小城,有种很梦幻的感觉。山顶上有一座白色的西班牙式清真寺,可以坐在那里的台阶上静静的观赏落日。
清真寺后面有一群孩子在踢球,就在坡顶上。球没有气,滚不远,但还是会不时地滚下山坡,然后会有人屁颠屁颠的跑去捡上来继续踢。这天的夕阳真的很纯美,金红色的光芒把一切都染上了柔和的光彩。这时用长焦去捕捉人们的嬉戏是一件非常过瘾的事情。那群孩子踢着球后来不知咋的就打了起来,被我拍下了这一幕,非常有趣。
舍夫沙万也是建在山坡上,远远看去是一片白色和粉蓝色的房子,既好看又特别。这和地中海的蓝白房子不同,爱琴海圣托里尼是白色的房子和蓝色圆形的屋顶。这里的房子有的全是粉蓝,有的只刷了墙脚一圈。门很多是深蓝色的,色调深浅略有不同,但全都蓝得很好看。
游走在蓝色的小巷子,到处都种有小花,道旁是各种彩色的地毯丝绸陶瓷等工艺品,由粉蓝的墙壁衬托,带来视觉的冲击。觉得这里的人都很有诗意。到处都有小猫懒洋洋的趴着睡觉。6月的气温舒适温柔,游人不算多,密度刚刚好。
在几个世纪以前,一群被西班牙政府驱赶的穆斯林来到了这里定居,他们把房子涂成了绿色,绿色是伊斯兰宗教的颜色。再后来,又从西班牙来了很多犹太人,他们又把房子涂成了粉蓝色。以色列建国后,犹太人都回到了故土。剩下的当地人决定保留这种蓝色一直至今。这里的人觉得把房子刷得好看是对客人的欢迎,所以逢年过节都会粉刷一遍。
舍夫沙万是个民风比较淳朴的地方,而且人们都说这里是摩洛哥最安全的小镇。从马拉喀什菲斯过来对比特别明显,人们都很友好,不会缠着你买东西或者给你带路要小费。所以我们的戒备心都放下了。
丹吉尔
直布罗陀的情结
估计很多人没有听说过丹吉尔这个城市,但要是说直布罗陀海峡应该不会陌生。初中地理课上教会我们地中海-直布罗陀是非洲和欧洲的分界线。丹吉尔就是处于地中海出大西洋咽喉要道,与西班牙那边的英属直布罗陀市相对,夹成直布罗陀海峡。
丹吉尔比较现代,市容整洁,高楼不多,以白色的欧式建筑为主,到处飘扬着红底绿星的摩洛哥国旗。这里是非洲的门户,是摩洛哥乃至非洲的一个重要港口兼交通枢纽,贸易频繁。
行近至海边,蔚蓝的天空与海峡逐渐展露真容。这里并没有很美的海岸线,也没有鳞次栉比豪华游艇,但心里依然喊着:地中海!直布罗陀海峡!在海边能够看到海峡对面的西班牙,从这边坐渡轮,35分钟就可以到达!这里的海加上法式建筑,很有尼斯的感觉,只是少了鹅卵石海滩。
丹吉尔除了在地中海出口,它还处于非洲大陆最西北的位置(就好比好望角是大陆最南的位置)。离市区估计半个小时车程可以到达Cap Spartel,那就是最最角落的地方,所谓天涯海角,那就是我所理解的海角。
当海浪拍打的声音响起在耳边,深蓝浩瀚的大西洋一点点的出现于眼前时,那个心情别提有多激动了。最终到达Cap Spartel,这里其实只有一座黄色的灯塔,但以灯塔为界,左边就是大西洋,右边就是直布罗陀和地中海。这里没有令人惊艳的景色,但从茫茫沙漠走来,经历风沙,看见过沙尘暴,穿过大山和丘陵,在大陆的尽头,海角之处,遇到无垠的大海,心灵上有种难以言表的震撼。那种到此一游的心态瞬间变为不虚此行。借了路人甲的字:Hi everyone. This is the world!
Tips:
1.从舍夫沙万到丹吉尔再到艾西拉交通不算方便,一天内想到丹吉尔直布罗陀海峡和Cap Spartel然后下午逛艾西拉的话,建议从舍夫包车去,由酒店帮你预约。
2.去过菲斯和马拉,丹吉尔的麦地那真的没什么好看的,但是如果有人带去到里面一处位置较高的店铺楼顶,可以看到不错的风景,一定要和向导定好价钱再出发!
艾西拉
壁画里的童话小城
摩洛哥之旅如果以撒哈拉和舍夫沙万作高潮并结束于直布罗陀的海之角,应该已经非常完美了。怎会料到还有那么一个如童话般的艺术之城艾西拉(Asilah),清新之处比起舍夫沙万竟然不遑多让!
麦地那就在海边,走进麦地那,还能听到海的声音。一开始的房子清真寺全是干净的白色,在蓝天下分外圣洁。走进深处,慢慢发现墙上画了很多漂亮的壁画,美得惊呆了,心中只有无数的感激和感叹!
艾西拉是摩洛哥的艺术之城,房子以白色为主,有着地中海风貌。在1978年,两位当地出生的艺术家提出把艾西拉建造成一个能够作为各类艺术表现形式的共同背景的地方。他们邀请了11名艺术家在旧城的城墙上绘制壁画!是艺术家画的壁画而不是普通的涂鸦!随后很多浪漫主义者、诗人、摄影家以及电影艺术家从世界各地前来作展览,使艾西拉逐渐成为了一个艺术的圣地!
在艾西拉拍到的一系列照片是我全程最最喜欢的,特别是最后这一辑海边夕照。
在摄影里,夕阳时分是最难得的创作时机,但需要天时地利人和才能拍出好片子。好天气本身就是天时,天空不能有太多水汽雾气使光线太散。若是好天气但有点云彩,逆光拍剪影会很好看。在艾西拉这天是万里无云,天空是清澈的,斜晖脉脉,温和奇美,非常难得。
地利可以有多种,只要景美能够利用到夕照就行。艾西拉处于海边,能够毫无遮挡的看到太阳变成咸蛋黄落入海平线下。人文环境也是一种地利,不是在哪里都可以遇到的。在艾西拉海边的各种生趣就是很好的人文素材:穿得五颜六色的妇女们带着孩子散步,老人们坐着享受宁静祥和,孩童到处追逐嬉闹,还有许多小贩在做生意,处处融洽处处和谐,在温和的夕照下全都镀上一层金色,这种环境条件是可遇不可求的。
人和当然是指要会拍照和捕捉,其实这种天时地利下随便拍都可以很好看。但要想拍逆光,使得亮的地方不会过曝,暗的地方不至于漆黑,曝光值设定很有学问,需要以画面中中间亮度的测光值作为曝光组合。高手直接用手动,原理我略懂,但不熟练,也只能靠调整曝光补偿来调试。捕捉才是最关键,因为光线可以后期作一定补救,主题却是灵魂。一个杂乱的环境置身其中看着好看,但呈现在画面上往往缺乏主题,所以拍人文多用长焦抓拍,以特写突出重点,而且从远处偷拍主体更加自然。
真的非常感激这天能够见到的美,从丹吉尔直布罗陀到非洲之角,从大西洋沿岸的波涛到艾西拉的诗情画意,更有如此动人的落日作为摩洛哥之行的终结,夫复何求。
实用信息
签证:摩洛哥现在给中国签发的旅游签证是团签(虽然2014年的时候一度有消息说今年要开放免签,但到目前为止依旧没有动静),通过旅行社办理2000RMB左右。
Tips: 持香港特别行政区护照者到摩洛哥从事旅游、商务活动,可享受30天停留期的免签证待遇。
航班:前往摩洛哥可以从北京、上海、广州、香港出发,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个城市开通直航航班(至少要转机一次),需要在迪拜、多哈、巴黎等城市转机,时间最短的也要15小时+。建议飞往卡萨布兰卡的穆罕默德机场,相比之下票价会便宜不少(携程上最低票价在3K左右),当然贵的也有1-2W的。
时差:北京时间-8小时=摩洛哥时间
语言:摩洛哥的官方语言是阿拉伯语,通用语言还有西班牙语和法语。但在城市中,生意人和年轻人都会说英语,所以旅途中用简单英语交流应该没有多大问题。
住宿:除了比较有保障且对大部分年轻人而言价格合适的青旅以外,还要体验一晚具有当地特色的民宿riad,在中庭里与民宿主人聊聊天(如果语言沟通没问题的话),或者一个人坐着摇椅打发时光,都很惬意!
汇率&消费:1RMB≈1.5道拉姆。摩洛哥消费不算高,矿泉水3-4道拉姆/瓶,简餐约30道拉姆/人。景区内有人带路需要给小费,饭馆餐厅可不给,只需付10%服务费即可。
气候&着衣:最佳旅行时间是3-6月和9-10月。夏季很热,穿夏装即可,但需要尊重阿拉伯国家的习俗,不要穿太暴露、休闲的衣服。进入清真寺参观,必须穿长袖长裤,女士需要用纱巾遮挡头发。
小贴士
1. 机场花200DH买张电话卡可以用一个月,有4G流量,摩洛哥的3G网络还过得去。
2.卡萨的轻轨电车比较方便。从机场坐火车到Casa Voyageurs车站,正门口出来没多远就可以坐。7DH一张票,如果手机能上网看地图定位,就可以坐到目的地附近车站下。如果是打车的话,在摩洛哥一般是不肯打表的,从火车站出来开价都是50DH。
3. 卡萨的行程只有大清真寺值得一游,所以安排半天到一天就够。麦地那非常不推荐,都是卖衣服卖鞋的,完全没看点,如果去完菲斯和马拉喀什的麦地那再到这里,你会马上掉头走。
4. 如果想去Rick‘s Cafe吃一顿高档的晚餐,女生一定要穿正式点,穿长裤。
5. 摩洛哥的陶瓷、地毯、铜器、丝绸围巾等都很有特色很漂亮,在菲斯可以买到最好的而且有很多可以选择,也可以大肆讲价,若不嫌麻烦建议在菲斯买。
6. 来之前如果买一张无线SD卡,或者无线SD卡配CF转换插槽,相机拍出来的照片可以用手机立刻读取,就可以随时发照片上facebook、微博和朋友圈了。
当季精选主题游
回复绿色关键词或点击浅蓝色字体直接跳转至文章。
12月|有些地方只有冬天才知道
手账|囊括了生活与梦想的笔记本
24小时|除了大雪和银杏,还有24小时的中国
旅拍穿搭|穿着自己喜欢的衣服去看世界
点击底部阅读原文,获取更多往期精选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