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我的返乡实践故事 | “探访英雄,医心为民”医学院青年的社会实践故事

江苏大学团委 江苏大学团委 2022-12-11

正文共:3278 字 54 图
预计阅读时间:9 分钟


为贯彻落实在疫情防控常态化形势下“健康中国行”的政策,促进人民健康与社会卫生事业进步,江苏大学医学院的志愿者们对镇江、南通、黑河、南京、普洱等市在抗疫过程中做出贡献的医护人员进行了采访和慰问,并在各社区进行了关于疫情防控的宣讲与交流。



义不容辞,奔赴前线




泱泱华夏,从来都不乏平凡而英雄的中国人民,在2020年伊始爆发的新冠肺炎疫情中,涌现了这样一些人:他们穿上白色的战袍,奔赴前线,不论朝夕,只为救命。张建国主任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在疫情爆发初期就作为镇江市首批驰援武汉医疗队队长奔赴前线,让我们来看看医学院志愿者与他的面对面访谈吧。


——与张建国主任“面对面”


张建国主任


张建国是江苏大学附属医院医学科副主任,曾作为镇江市首批驰援武汉医疗队队长,在武汉市江夏区第一人民医院奋战了52个昼夜。


人物访谈


01



支援医生如何战胜困难并开展治疗工作?


新冠肺炎疫情突然爆发,需要众多医护人员依靠自身的经验积累和扎实的基本功来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除此以外,他们还需把临床实践和科研思维相结合,去不断摸索与病毒相抗衡的方法。


江苏大学志愿者们认真记录张建国主任讲话内容


02



张建国主任对于此次前往武汉支援的感受:


(1)中国的执行力非常迅速;

(2)中国的医生开拓进取,诊疗方案也被多国采用,这是世界对于中国医疗实力的肯定;

(3)武汉人民十分热情,在医护人员即将返回江苏时,许多武汉群众自发来到街头为他们送行,感人至极。


人物寄语


张建国主任寄语江苏大学医学院的学子,要时刻铭记医生的职责和义务是治病救人,也要在救死扶伤的同时保护好自己。


江苏大学志愿者们与张建国主任合影



无惧艰险,一心救援




这样的一批“白衣战士”,各司其职,他们中有的人可能不需要像张建国主任一样究其病根、对症治疗,其工作更倾向于对病人救治护理、及时给被隔离的患者及家属做心理疏导,这一工作需要足够的耐心和细心。

让我们来了解一下驰援湖北的两位护师的故事吧。


——与孙国付护师、张艳红护师的“面对面”


孙国付护师是江苏省第三医疗队队员,在得知需要医护人员支援湖北后,他第一时间提出报名。


孙国付护师


江苏大学附属医院呼吸科主管护师张艳红是镇江第一批驰援湖北疫区的医疗队队员之一,在武汉市江夏区第一人民医院奋战了52个昼夜。


张艳红护师


人物访谈


01



奔赴湖北第一天的感受:


孙国付护师说到,上班第一天,在一个全新的环境里,他们对电梯房间、病房布局、相关仪器设备物品摆放都不清楚。与此同时,巨大的工作量和艰苦的条件,都让他们体会到了疫情的严峻。但无论何时何地,他们都铭记着这一点:只要病人有一线生机,大家都要尽全力抢救。


孙国付护师讲述援鄂经历


02



支援期间令他们印象十分深刻的一件事:


孙国付护师遇到一位69岁的老人,由于年龄较大和自身患有基础疾病,老人经历了多次手术治疗,也曾多次一只脚跨进鬼门关。但在医护人员的坚持下,老人也奇迹般地慢慢好转起来了。


03



支援医护的日常工作经历:


张艳红护师指出,情况和报道上一样,许多医务人员的脸上都被口罩、护目镜摩出伤痕,甚至出现伤口,不仅在穿防护服时有强烈疼痛感,还可能面临伤口感染的风险,但是在如此紧急的情况下,他们每个人的心里患者位居第一,其他不足为惧。


张艳红护师讲述抗疫经历


04



支援医护家属对于他们援鄂的看法:


张艳红护师指出,在援鄂期间,家里三岁的孩子很是想念她,丈夫对她要去支援湖北的事表示担心,但是仍是支持她的,并且丈夫从不在她面前表现出他的忐忑,怕会增加她的压力。


人物寄语


孙国付护师寄语江苏大学医学院的学子,要扎实学习理论知识,认真对待每次临床实践,要注重团队合作,有团队精神,也要时刻保持对生命的敬畏之心。


江苏大学志愿者们与孙国付护师合影


张艳红护师寄语江苏大学医学院的学子,要有过硬的技术和本领,要对生命怀有敬畏之心,也要对病人要保持热情,让医德与医术齐头并进。


江苏大学志愿者们与张艳红护师合影



常驻医院,坚守一线




还有一类“白衣战士”始终镇守自己的阵地,为人民的安康做好保障且始终奉献着,他是谁呢?


——与邹圣强院长的“面对面”


邹圣强院长是镇江市第三人民医院院长,他作为镇江市抗击疫情的一线医务工作者,连续53天镇守医院。


邹圣强院长


人物访谈


01



邹圣强院长普及预防新冠肺炎的知识要点:


(1)常备消毒液、口罩等物品,且用过之后的口罩应该反折再包起来扔掉。

(2)病从口入,手口相连,时刻谨记手口卫生是很重要的。

(3)室内每天至少通风三次,每次至少三十分钟,保证空气的流通。


江苏大学志愿者们认真记录邹圣强院长讲话


02



邹院长讲述自己在抗击疫情期间的经历:


自从镇江市第三人民医院被指定为新冠肺炎确诊患者定点收治医院起,邹圣强院长在医院里连续住了53天,写下61篇战疫日记,始终坚守在抗疫一线,用初心和坚守为生命站岗。他毫无保留地贡献了自己的力量,为确保疫情救治防控工作的有序展开发挥了指导性的专家作用。


人物寄语


邹圣强院长寄语江苏大学医学院的学子,要时刻做好面对困难的准备,要有勇攀高峰的人生态度,要不断学习以适应当代医学知识体系的更新,也要以救死扶伤为己任的同时,为成为创新型医学人才不懈奋斗。


江苏大学志愿者们与邹圣强院长合影



前辈伟绩,吾辈感怀




——志愿者为英雄们表达感谢


采访过后,江苏大学医学院“探访英雄,医心为民”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向张建国主任、孙国付护师、张艳红护士和邹圣强院长送上由江苏大学医学院学生精心准备的感谢信。


电子感谢信拼图


在信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志愿者们浓浓的感激之情与敬佩之意,他们的深情代表着许许多多的中国人民的心。致敬最美逆行者-白衣战士,因为有你们,幸而有大家,我们才能再次拥抱武汉这座英雄城市。



战疫防疫,我行我能




——医务人员们为后期防控工作坚守


这个暑期,江苏大学的志愿者们走进了各成员所在地医院,走近平凡而又不平凡的医护人员,主动前去了解医生在疫情期间的生活,这让我们知道没有什么岁月静好,只是有人在为我们负重前行。





志愿者与南京同仁医院医生交谈


志愿者与南京同仁医院医生合影


志愿者向自己家乡的医疗机构提出申请,征求负责人的同意,在得到允许的条件下,进行拍摄工作。在拍摄过程中,严格按照医院的规章制度,以vlog和图片的形式对医生一天的工作生活进行记录,走进他们的生活,感受他们的辛苦与汗水,记录他们对工作的坚持与热情,让更多的人去了解医生将苦、累、怨留给自己,安、乐、康送给病人的一面。




黑龙江省黑河市中心医院检验科室医生日常工作图


志愿者们采访到有的医生在零下8摄氏度的气温下一边吃着泡面一边坚守岗位;有的将温暖的微笑挂在布满勒痕的脸上;有的在乡镇上挨家挨户测体温、宣传防疫知识、分发口罩。虽然各个科室的医护人员们负责的任务不尽相同,但相同的是他们想为抗疫做一份贡献的那颗心。


云南省普洱市人民医院发热预检处医生们的工作日常


在疫情防控期间,有很多医护人员们为了能够及时对病人进行救治,选择住在医院,而家人的理解支持和同事之间的相互鼓励增加了大家抗疫必胜的信心和决心。


南通市人民医院检验科室医生对临床样本进行相关指标检测


志愿者们认真观察,虚心学习,与医护人员进行了适当的交流,也为他们劳累的工作增添一些轻松的氛围。拍摄结束后,同学们向负责人与医务人员表示了感谢与敬意。援鄂医生也向志愿者提出了宝贵的建议,同时激励同学们不断努力,恪守医德,做人民健康的忠诚卫士。


门诊处医生的工作日常



前辈伟绩,我辈铭记




——志愿者的“内心独白”


一位志愿者写到:“所谓英雄,不过是平凡的勇敢;所谓天使,不过是善良天性的闪光。你们和我们一样也是普通人,也会害怕,也会担心,但因为敬业和担当,才义无反顾的穿上白色铠甲,守护生的希望。你们是我们全社会的英雄,更是我们医学生的榜样!”


英雄剪影






江苏大学医学院同学们带着对英雄的感激与对前辈的敬仰,问候并采访了在疫情中位于一线的战士们,可谓意义非凡。

医学生们必将牢记英雄们的谆谆教导,向英雄前辈学习,用医学生的光和热向社会贡献出属于我们的青春力量!



精彩回顾



我的返乡实践故事|化学化工学院学子:扎根祖国大地,书写实践答卷


我的返乡实践故事|投身社会实践,彰显青年担当,数科学子在行动

今天,铭记那一场血泪写就的抗争!


来源 | 江苏大学医学院团委审核 | 王海军 张玉宝 戴宇践 高越 韩婷校对 | 徐润田 顾皆怡 杨悦
编辑 | 侯昕洋 杨悦 韩婷


 点赞、在看 会变好看哦~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