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干货丨在真实的救灾现场,协调好社会组织可不是一件轻松的事

2017-08-15 姣爷 木铎金声




茂县泥石流发生之后不久,因为一次机会,我与卓明灾害信息服务中心创始人郝南通了一次电话。短短15分钟,郝南让我这个对灾害救治一无所知的门外汉受到了深深的冲击。印象最深刻的,是他说:“这一次的茂县灾害,很多社会组织问我们要不要去,在评估之后,我的答案就是 —— 不要去!


不要去??没在开玩笑吧??

说实话当听到这个的时候,我的脑海中涌现了无数个问号,但郝南的一席话点醒了我,这才有了上一期的灵析会客室。



上面两幅图,是此次茂县泥石流灾害的遥感影像图和实际俯瞰图。单看第一幅,也许你还搞不清楚状况,但第二幅的补充就让现场一目了然。


从图中可以看出,这次茂县山体滑坡覆盖的区域和它的土石方量相当巨大,尽管如此,真正能够展开救援的作业面却是非常狭小的。然而灾害发生之后,到达现场的却有2000多人,这么多人拥挤在几十米的窄小工作面上,结果可想而知。这正是郝南不提倡大家赶去救援的原因。


那么事已至此,已经有几十家的社会组织奔赴救灾区域,该怎样做现场协调,就成了首先要解决的问题。


此次茂县灾害的救灾协调过程是这样的:


首先,团省委授权几家机构在茂县建立社会组织协调中心,将社会组织集中安排在外围区域,而不是在交通拥挤的灾区核心区域。同时也在靠近一线的叠溪镇设立了现场协调办公室。卓明会对想要奔赴灾区救援的队伍进行能力评估,将他们认为有能力参与救援的队伍和人介绍到指挥中心报道,再通过该指挥中心和政府的行动指挥中心联络,帮助他们在灾区能够各司其职,发挥特长。很快,一线的队伍人数就达到了饱和。四川省团省委下达指令,建议参与救援的志愿者,若无专业技能尽快疏散远离灾区。协调中心负责将此信息层层传递,快速贯彻到社会组织中去,在24小时之内,参与救援的80多个社会组织就已经被疏散了3/4。


你可能会好奇究竟如何能够达到这么高效地协调如此多社会组织和人员,三个表格在行动过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社会组织志愿者个人信息登记表、社会组织响应行动记录表、社会组织信息登记表),它们共同解决灾害当中的信息不对称问题。


其中,社会组织登记表最为有效,它可以有效地在社会组织出发赶往灾区之前就收集有效信息,让协调中心第一时间知道有哪些队伍要到达现场、带了多少人、装备和技能等等信息。对这些信息的分析,可以找出需求的缺口,尽管这一次的救援队伍相对饱和,但下一次就知道还应该动员的社会组织力量有哪些。这一次茂县的救灾成为了救灾现场协调社会组织的超棒案例,这是第一次用一种成熟有效的方法将社会组织协调在一起,真正做到有序、不添乱。


事实上,组织协调社会组织这事,联合国最有发言权。每每联合国要完成一次人道主义响应的时候,都涉及到数量庞大的工作人员和复杂的关系网络。他们是怎么解决的呢?首先,从国家层面上,安排好国家负责人、业务负责人,负责打通政府关系,同时向下协调组群和团队。不管是组群内还是组群间,大家都是通过信息协调的方式统一在一起,这样的协调就是靠 4W 表格来实现的。


4W 表格,即要求组织填写什么时间、什么地点、团队(我)有什么能力,做了什么行动。每个行动都要填写此表单,在最后表单进行汇集,做成信息可视化图表,让所有人都能知道就在现场的进展如何,有哪些队伍采取过哪些行动,进一步分析出来哪些地方是受灾更为严重的。通过这种方法,截止到下图发布的时间,联合国共协调了341家机构,62个区域,2591次救援行动。



相比之下国内正在建立的救灾协调机制还是雏形。茂县的救灾的确是一次有效的验证,但社会组织间的配合、沟通和合作力度还是不够。基于此,郝南在会客室与大家分享了一份新鲜出炉的,社会组织救援队震灾救援现场协调机制草案,并总结了三点,分享给大家:


  协调要有方法和预案流程


1) 划分灾害级别,制定不同相应预案

首先要明确的是,灾害也需要分级,根据不同级别的的灾害,制定不同的响应预案,动员不同的社会力量。


2) 基于两个原则选择队伍

就地震灾害来说,在队伍的选择上有两个原则:a. 能力原则,即是否达到响应这次灾害的能力要求;b. 属地原则,即能够在有效时间内及时赶到现场。


3) 建立RDC到达与撤离中心

最早到达的团队,或者是属地的团队,要建立一个到达及疏离中心,要先于营地建立,责任是统计和接收从外地赶来的队伍,把队伍接到一起,同时先到的队伍要开始着手营地的建立,选择好营地,沟通好与政府之间的关系。


4) 建立协调大本营,发放行动备案表

属地团队和前期到达的队伍共同建造出一个大本营,为接下来的沟通协调进行准备,所有后续参与的队伍都需要在这个大本营中一起参与到协调机制。在志愿队伍出发之后,甚至之前,会被要求填写行动备案表,它起到出发之后向前方报备的功能。协调中心在收到信息之后,能够有效地知道有哪些队伍在出发,能够使队伍的方向更明确,以最快速度将组织集中协调在一起,开展有效的协调工作。


5) 建立前方指挥中心

前指,就是协调前方的作业面参与情况,登记行动队伍,明确任务,对接信息组沟通联络,上传下达指令和现场信息。


6) 撤离

队伍任务执行完,或已达到工作极限,在撤离时要再回到RDC报道登记


7) 总结

最容易被忽视的是灾后总结的工作。每一次灾害的实践即是我们参与的机会,也是我们发现之前准备工作不足,在未来补足的过程。因为在现在全世界范围内,没有哪一次是尽善尽美的。因此在行动结束后一周内要完成行动总结报告并提交,复盘整个行动过程,根据行动记录进行队内的总结与反思,整理改进意见并制定计划。



  基于现场工作的开展建立共同的工作话语、评价标准


一次好的协调,实际上需要很多其他前提条件。其中一个很重要的一点,是在行动当中,所有的人要说的是同一种语言。


这并不是说同时说中文或英语,在这种场合下,有一种语言比我们说出的话更重要,就是工作语言,或者共同话语体系。这指的是,拥有共同技能背景和知识的人,对于在现场看到的需求,有着同样的分类方法。比如说到粮食的时候,就理解到粮食背后,灾民需要的粮食质量是否达标,救援队给他们提供的粮食热量值是否能够达到每天所需的标准等。当默认的知识背景是一致的时候,才能达到更好的协调效应,这就是巴别塔告诉我们的道理,在一起协作,一定要有共同的工作语言。


目前国际上已经有一整套通用的标准 —— 《环球计划人道主义宪章及人道主义响应的最低标准》。在平时的日常工作中,社会组织要做的就是讲经验和标准结合,采取标准中规范过的行动,这也是合规性的考验。



  有共同参与现场协调的意识,并遵守相关规定


有了以上两点自然还不够,当所有的队伍都有意识地参与到救灾现场的协调中,并遵守相关规定,才能够真正使一场协调变得高效有效。



事实上,救灾行业在国内刚刚起步,日常从事行业推动和实践的人特别少,资金投入低,行业基础建设的工作还都是由国内极少的人以志愿服务的形式参与。很多时候,一场灾难的发生会瞬间成为新闻的热点,然而当灾情趋于稳定,却变得鲜有人问津。


因此,郝南真诚地呼唤,迫切需要更多的专业人才参与到救灾救援行业的基础建设中来,希望看到有更多的社会资源能够参与到救灾中,以此建立起一个对生命救援社会化参与的支持。只有这样,才能建立起一个对生命救援社会化参与和支持。有更多地人参与到其中,让这个行业的成功来的早一点。


- END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