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电总局为咱村送福利了:让广大农民在书香的陪伴下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
中国有一座全世界最大的“图书馆”,其藏书量超过了全国公共图书馆藏书量的总和。10年来,这所超大“图书馆”把“分馆”开到了中国60多万个村庄,让6亿多农民告别了看书难、看报难的困境,被农民誉为“家门口的图书馆”“致富好帮手”“孩子们的精神乐园”……它就是农家书屋。
新疆塔城地区和布克赛尔县铁布肯乌散乡巴音温都尔村的村民们收到免费赠阅的图书。
从2007年全面推开至今,农家书屋走过了整整10年。10年来,60多万家农家书屋共向农村配送图书10亿多册,农民人均图书拥有量从0.13册增长到1.25册,增长了近10倍。
曾经,文化生活和阅读习惯和农民不沾边
在农家书屋工程实施之前,一些学者曾用“文化荒漠”来形容中国农村地区特别是偏远山区的文化生态。据统计,2004年我国农村识字者家庭中有45%没有藏书。2007年,不包括学生的课本,农民人均图书拥有量仅为0.13册。文化上的落后已经严重阻碍了农村发展和农民脱贫。
农家书屋改变了农村阅读资源匮乏的现状。根据建设要求,每个农家书屋按照2万元标准建设,配备图书不少于1500册,品种不少于1200种,报刊不少于20种,电子音像制品不少于100种。
如今,农民的阅读激情被点燃
10年来,在书屋的陪伴下,很多农民渐渐熏染书香,培养起读书看报的习惯。这些书屋,犹如灯塔,照亮了农村的文化生活;又如精神的火炬,点燃了农民们阅读的热情。2011年第九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显示,在建有农家书屋的行政村,46.5%的村民表示使用过农家书屋,24.6%的村民表示每月至少使用一次农家书屋。平均来看,人均每年使用农家书屋10.35次,这一数据比农家书屋工程建设之初的2007年人均6.7次的年使用频率提高了54.5%。
许多农民正是在农家书屋里学到了致富的技能。湖北神农架林区红花村养猪大户吴起林通过《猪病的防治技术》,从最初的10头、20头,发展到100多头,年收入达10万多元。安徽省来安县张山乡桃花村村民陈大勇采用书屋《韭菜病虫害防治知识》教授的方法,科学合理用药,有效防治病虫害,在产业调整的情况下承包种植了50亩韭菜,运用科技知识走上致富之路。
“发挥好农家书屋的作用,可以给农村孩子带来福音。”在2017年的两会上,全国政协委员汤素兰讲了一个亲身经历的故事:“湖南一个农民作家主动要求把农家书屋建在他家里。经过一些少儿出版社的捐助,现在这个书屋已成为藏书丰富的少儿图书馆,乡里很多孩子放学后去那里看书、写作业。”
湖南省花垣县长乐乡米迫村“农家书屋”里,孩子们在认真阅读。
农村的未来在农民子女的身上。从这个意义上说,农家书屋对农村少年儿童的成长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吉林前郭尔罗斯镇中心小学的小学生金俊贤说:“没有书屋的时候,我们放了学就和小伙伴出去玩或者看电视,从来没有看书的习惯,而且也没有书给我们看。自从村里建了农家书屋,我和小伙伴们就多了一个去处,去了几次以后慢慢爱上了看书。”
对于5800多万农村留守儿童而言,农家书屋的陪伴就更是无可取代的。许多地方的农家书屋把留守儿童组织起来,由专人辅导功课或阅读,成为孩子们课余或假期的新乐园。
在浙江省衢州市大陈村农家书屋管理员汪衍勤说,留守儿童容易出现情感缺失、学习习惯缺失等问题,容易沉迷网络游戏,农家书屋开办“放学来吧”既解决了学生放学后无人看管的问题,又充分发挥了农家书屋的作用,受到学生、家长和学校的高度好评。
不可否认,农家书屋10年来在取得突出成绩的同时,也面临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有政协委员批评个别地区的农家书屋运营管理不善,“门上一把锁、桌上一层土、书籍横七竖八”。
有媒体报道,农家书屋配书不当,在北方旱作农业区配置了如何种水稻的书。
场地、图书和人是构成农家书屋的三要素,只有三要素都强起来,农家书屋才能强起来。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制定下发了《关于深化农家书屋延伸服务的通知》,强化措施办法,推动农家书屋提档升级,解决部分书屋“闲置”“冬眠”等问题。
改革一:把书屋建设在群众身边
农家书屋全面建设时期,各地依托村委会的便利条件,有效实现了农家书屋的全覆盖。但也有不太方便的地方,但正如农民自己说,老百姓没啥事谁老往政府跑?不少地方的农家书屋设在二楼甚至更高楼层,不方便群众借阅。
“让书屋离群众近些、再近些”成为这一轮提档升级的重要工作,各地逐步把农家书屋调整到人口密集、交通便利、使用者集中的地方,把农家书屋从不方便群众阅读的楼上挪下来。如新农村小区、校园周边、农民文化乐园、村便民服务大厅、乡邮代办点、文化热心大户等村民集聚的综合场所。湖南省株洲市攸县的农家书屋从村委会搬到农户家中或文化大舞台后,借阅率明显上升。今年春节期间,陈家场借阅分点照常开放,仅几天就有500多人次借阅,这样的效果,如果设在村委会是不可能有的。
改革二:让书目更贴近乡村
为了增强图书的针对性,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把各地推荐目录选用比例由建设阶段的70%降到了补充更新阶段的50%,给地方更多自主权。并调整书目结构,逐步加强少儿类、医卫生活类等农村急需出版物的供给,其中少儿类图书占比达到35%。同时,围绕图书的阅读使用,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连续4年组织开展了“我的书屋·我的梦”农村少年儿童阅读实践活动,连续3年组织出版社、媒体到河南、陕西、江西、湖北、河北、吉林等地农家书屋开展“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主题实践活动,推动农村全民阅读。
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后,各地在第一时间为农家书屋配备了党的十九大文件及学习辅导读物,并依托农家书屋深入开展了党的十九大精神学习宣传、交流辅导等专题活动,使农家书屋成为农民群众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重要平台。
改革三:配备专业管理员
人是一切工作的核心,对农家书屋而言,是否选准了管理员对于书屋的开放质量有关键性的影响。但长期以来,很多地方的农家书屋缺少专职管理员,70%以上农家书屋的管理员由村干部担任,村干部日常工作繁杂,一忙起来,书屋就只好交给“铁将军”把门。目前,一些省份如安徽、湖南、江西、浙江、广东、广西等开始试点聘任专职农家书屋管理员或综合文化协管员,每月给予一定经济补贴,提高了管理员的工作积极性,书屋人气渐旺,面貌明显改观。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丰富群众性文化活动”。
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有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将把农家书屋这项文化惠民工程继续扎实做好,让广大农民在书香的陪伴下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
为你推荐
文章来源:人民网
图片来源于网络综合
编辑:李雨楠 // 责编:白晨 // 监制:曹畅
版权声明:本文已注明来源,版权属原作者所有。若涉及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