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深陷手机游戏的农村留守儿童:上瘾、停不下来,对将来没啥打算……

焦点访谈 央视三农 2021-12-01

现在,一到放学或者放假,农村很多孩子便进入了“游戏模式”,用废寝忘食来形容也不为过。网络游戏正在逐步吞噬着乡村,很多孩子深陷其中。甚至有人说,大批农村孩子正在被手机游戏“荒废掉”。


点击视频看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焦点访谈》调查



沉迷手机游戏,13岁少年学习成绩从前三变后三


小光今年13岁,家住河南省扶沟县源屯村。暑假期间,他的时间主要都用来玩手机游戏。在记者采访过程中,小光双手还在不停拨弄手机,他的视线一刻也没有离开过手机屏幕。


小光现在的情形让他的母亲十分痛心,因为在一年前,小光并不是这个样子。整面墙的奖状,曾经是小光母亲的骄傲。如今,这些奖状却令她十分难过。小光告诉记者,以前自己的学习成绩在年级前三名,而现在的成绩是后三名。



沉浸在游戏中打打杀杀,小光对于现实世界的追求也已经荡然无存。他说,对将来没啥打算,初中毕业以后不上学了。小光目前的状态,让他的家人都失望万分。



小光的父母在外打工,他和姐姐从小就跟着祖父母生活。在奶奶的口中,小光是个乖巧的孩子。没想到,一年前,接触到手机游戏的小光沉浸其中,无法自拔。游戏场景给了小光极大的吸引力,他的生活重心也发生了转移。令人难过的是,当时的小光,并没有受到太多的引导和管理。眼看小光陷入游戏之中无法自拔,原本在外打工的小光母亲回到了家中,却也于事无补。



对游戏上瘾的乡村孩子多是留守儿童


小光的情况并不是孤立的现象。在村子里随便转一转,树荫下、墙根边,都是玩游戏的孩子。他们说,喜欢玩游戏,上瘾,停不下来。



这些孩子有一个共同的特点——父母多在外工作,常年不回家,他们由祖父母或外祖父母照顾,甚至独自在家。而他们玩游戏也未必是由于爱好,而是因为无所事事。


不少乡村孩子尤其是留守儿童沉迷于手机游戏,并不是河南省扶沟县这一村一镇的现象。在重庆市忠县石宝镇,走在街头,时常可以看到坐在饭店旁蹭网玩游戏的孩子。饭店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早上五六点来上班,这里就有好多小孩来蹭网玩,瘾大得不得了。




留守儿童玩游戏时间明显高于非留守儿童


根据中国音像与数字出版协会游戏出版工作委员会发布的《2017年中国游戏产业报告》,2017年中国游戏用户规模达到5.83亿人,其中移动游戏的份额已经过半。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全球健康研究中心发布的《青少年成瘾行为调研报告——基于2017/2018青少年健康行为网络问卷调查数据分析》显示,在玩游戏的时间上,留守儿童要高于非留守儿童。尤其是在“每天玩4—5小时”以及“每天玩6小时以上”这两个时间段,留守儿童的比例明显高于非留守儿童——相较于非留守儿童8.8%“每天玩4—5小时”,留守儿童这个比例达到了18.8%。



刘成良是华中科技大学中国乡村治理研究中心研究人员,他在乡村调研时发现,乡村孩子沉迷手机游戏,这与孩子们的教育环境分不开。


刘成良说:“村庄的空心化、留守化现象相对严重一些。在这样的过程中,很多学生尤其是中小学学生,主要是隔代教育的模式。爷爷奶奶对于学生的管理和培养,不可能做到像父母那么精细,另外也有一些纵容或者溺爱的倾向在里边。对于这些学生的不规范行为,一是难以发现,第二是发现了也缺乏有效的管理办法。”


 

沉迷手机游戏将影响孩子心理健康发展和社会技能培养


当玩游戏的时间过长,给他们带来的负面影响是显而易见的。


刘成良通过在广西某县的一线调查发现,对于手机游戏的沉迷已经造成了农村青少年的学业表现和城镇同龄人出现了巨大的差距:“从语文平均及格率来看,县城小学平均及格率能够达到88.6%,而农村小学仅有54.3%。从数学成绩来看,县城小学的数学平均及格率是71.6%,农村小学仅有27.4%。”


值得警惕的是,游戏带来的改变,不仅仅反映在学习成绩上,无论是孩子们的心理健康发展,还是社会技能培养,都将受到影响。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青少年与社会问题研究室副主任田丰说:“一旦沉迷进去之后,他更多的专注是在游戏当中的角色,可能对现实生活有一种忽略,甚至他会觉得现实生活当中的一些东西,对他来讲就没有意义了,因为他已经沉迷到游戏当中、角色当中去了。”


手机游戏引发的极端事件时常发生


受到这些影响,一些由于手机游戏引发的极端事件也常常发生。


去年12月,四川泸州的一名17岁少年为了给游戏充值,对邻居实施持刀抢劫,在被抓捕时依然呼喊:你抓我可以,等我把游戏退了!



今年8月,在江西吉安,12岁的少年汤某为了玩游戏,从商店将他人的手机偷走。


今年5月,福建泉州一名14岁少年因沉迷游戏,与母亲沟通时发生争吵,情急之下,用剪刀刺伤母亲,并站在空调外机准备跳楼轻生,所幸被消防人员救下。



北京师范大学认知神经科学与学习国家重点实验室副教授张锦涛表示:“我们发现,经常玩游戏、经常上网的这些人,对一些不良社会现象的容忍程度是更高的。我们预测,这样长期下去,可能也会增加他对一些不良行为的接受度,包括对自己价值观也有一些不良的影响。”



游戏对青少年所造成的这些改变,势必影响到未来他们是否能够成长为健全的个体。从更长远的角度看,受到影响的,不仅仅是这些青少年个体人格的发展,还有他们的未来,以及由他们所构建的国家的未来。


如何把孩子从手机游戏中拉回来?


近年来,随着社会对于游戏沉迷的关注,一些游戏出品方也陆续推出了健康游戏防沉迷系统,比如限制未成年人每天登录时长、升级成长守护平台、强化实名认证体系等。这样的防沉迷系统在现实中作用如何呢?


13岁的孩子小光,轻而易举就突破了防沉迷的措施,一玩就是一整天。小光告诉记者,他玩的游戏每天也限制时间,会强制下线,所以他自己注册了三四个号,轮换着玩


中国政法大学传播法中心研究员朱巍说,主体责任不单纯是法律责任,还包括社会责任和道德责任。如果一个公司想长久发展,跟社会的利益是绑在一起的。


根据中国音像与数字出版协会游戏出版工作委员会发布的《2017年中国游戏产业报告》,2017年中国游戏市场实际销售收入达到2036.1亿元,同比增长23.0%。以某公司为例:2017年全年网络游戏营收超过978亿,同比增长38%,增长主要受益于一些手游产品的表现。游戏产业已经成为文化产业中非常重要的部分,不过,在产业繁荣背后,企业能不能承担起应有的社会责任,也是值得关注的问题。


企业的自律是一方面,而另一方面,正是由于游戏生动的画面、故事性的情节、一步步取得成就的快感给青少年带来了感官的刺激和情感的宣泄。家在乡村的青少年,当现实中缺少这种具有鲜活吸引力的活动时,他们更容易沉浸在游戏当中。要从游戏中把他们拉回来,现实中增加丰富多彩富有吸引力的活动,也是有效的方法之一。


吴永亮是重庆忠县石宝镇中学教师,留守儿童之家公益书屋负责人。看到街头蹭网打游戏的孩子,吴永亮总是会邀请他们到留守儿童之家图书室去看看。


在镇子上村庄里,一般人家的图书资源并不多,吴永亮在当地政府的支持下开办了留守儿童之家图书室,几年来,他和图书室也吸引了不少铁杆粉丝。


重庆石宝镇晨溪村的村支部书记袁昌国说,只有让孩子们找到更多的乐趣,才能够减少对手机游戏的依赖。在村委会和村庄的活动场所,村里建起了篮球架和乒乓球台。



搭起台子是一方面,而要真正把孩子们从游戏中吸引过来,有力的组织和宣传活动也必不可少。在广东顺德市的马冈村,村委会以政府采购的方式请来社工,建立社工服务站。


在这个村里,很难看到孩子们埋头玩手机游戏的场景,对于他们来说,各种各样的活动带给他们的现实乐趣已经超出了手机游戏提供的虚拟满足。


华中科技大学中国乡村治理研究中心研究人员雷望红说:“当这些活动占据孩子们娱乐时间的时候,他在这里可以收获成长,而不只是沉浸在游戏世界里去跟看不到的人交往。”



加强监管,才能为未成年人树立起第一道防线


手机游戏本身作为商品属性无可厚非,但如果缺乏监管,对于未成年人就会成为洪水猛兽。专家认为,加强监管,才能为未成年人树立起第一道防线。


现实生活中不满足,才会到网络世界中找满足。因此,对于未成年人,家长监护和监管的到位,提供有意义的陪伴,是从手机游戏中把孩子们拉回来的最有效的力量之一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少年儿童研究所所长孙宏艳表示,他们做的网络成瘾的研究发现,凡是家长跟孩子亲子活动特别少的,这样的孩子沉迷的比例就比较高,就是说家长的陪伴很重要。对于农村的留守儿童来说,爸爸妈妈可能没有那么多的时间陪伴孩子,那么就要给家里老人提升一下这方面的认识,能够多陪陪孩子,孩子们也可以结成同伴。


专家建议,国家应该进一步推动对手机游戏的监管。对于游戏开发平台,应该切实肩负起社会责任,让防沉迷系统真正起作用。对于学校和社会,应该想方设法提供更多有意义的活动,让孩子在现实中找到快乐。而最重要的,还是家庭教育,虽然很多家长无法更多地陪伴和教育孩子,但办法总比困难多。面对沉迷于手机游戏的孩子们,还需要我们需要拿出合力,让孩子的生活更丰富多彩、更阳光现实、更健康积极。



为你推荐



本文来源: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新闻(ID:cctvnewscenter)、CCTV焦点访谈(ID:jdftcctv)

转载编辑:白晨 // 责编:李雨楠 // 监制:曹畅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