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承包法再修正,除了耕地,草地、林地、四荒地的承包权限也有变动!
昨天,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在北京开幕。会议听取了关于农村土地承包法修正案草案修改情况的汇报。修正案草案二审稿落实了“三权分置”改革要求,明晰了“三权”的性质和相互关系。
值得关注的是,修正案草案中,对有关承包地调整和“四荒地”承包经营权归属等内容的规定,都作了修改。
10月22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 新华社记者刘卫兵 摄
农村集体承包地可流转经营权
建立登记颁证制度
记者注意到,在常委会初次审议和公开征求意见过程中,对草案有关“三权分置”的规定提出了一些意见,认为应当明晰“三权”的性质和相互关系,以便于理解和操作。
据此,建议对草案作如下修改:
一是明确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承包土地后,享有土地承包经营权,可以自己经营,也可以保留土地承包权,流转其承包地的土地经营权,由他人经营。
二是明确对土地经营权流转的保护,国家保护承包方依法、自愿、有偿流转土地经营权,保护土地经营权人的合法权益,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侵犯。
三是明确土地经营权人的权利,土地经营权人有权在合同约定的期限内占有农村土地,自主开展农业生产经营并取得收益。
四是明确土地经营权流转的内涵,包括明确土地经营权的流转方式、流转原则、流转价款、流转合同等具体程序和要求。
全国人大宪法法律委副主任委员胡可明介绍说,实践中,不同经营主体对土地经营权登记颁证的需求存在差异,有的经营者希望能通过登记的方式获得长期稳定的土地经营权,而有的从事短期粮食种植的经营者则认为没有必要办理登记。
经研究认为,有必要赋予土地经营当事人一定的选择权,通过建立土地经营权的登记颁证制度,合理平衡各方权利义务,同时,规范农户收回土地经营权的行为。
据此,建议增加规定,土地经营权流转期限为五年以上的,当事人可以向登记机构申请土地经营权登记。未经登记,不得对抗善意第三人。
同时,为避免承包方随意解除合同,建议增加规定,承包方不得单方解除土地经营权流转合同,但受让方有法定情形的除外。
草地、林地承包期届满拟延长三十年
在有关承包期延长事宜上,草案第六条规定,耕地的承包期为三十年。草地的承包期为三十年至五十年。林地的承包期为三十年至七十年。同时规定,耕地承包期届满后再延长三十年。
有的常委委员和一些地方、部门、社会公众提出,林地、草地承包期届满后延期的问题也应当明确。现行农村土地承包法对耕地、林地、草地的承包期都作了规定,但草案只对耕地承包期届满后再延长三十年作了规定,经研究认为,保持农村土地承包关系长期稳定,应当包括草地和林地的承包关系。
建议增加规定:“草地、林地承包期届满后依照前款规定相应延长。”
明确“四荒地”承包经营权
弃耕抛荒不宜强制收回
草案还规定了“其他方式的承包”取得的权利为土地经营权。记者注意到,现行农村土地承包法第三章规定了其他方式(即家庭承包以外的方式)的承包,主要是承包“四荒地”。
有的地方和专家提出,家庭承包具有生产经营性质,也具有社会保障性质,只有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才有权承包,取得土地承包经营权。“四荒地”承包不涉及社会保障因素承包方不限于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其取得的权利在性质上不同于土地承包经营权。
据此,宪法和法律委员会建议将相关规定修改为:以其他方式承包农村土地的,承包方取得土地经营权。
与此同时,草案还删去了承包方弃耕抛荒的有关内容。草案第二十九条第三款规定,承包方连续两年以上弃耕抛荒承包地的、发包方可以收取一定的费用,用于土地耕作;承包方连续三年以上弃耕抛荒承包地的,发包方可以依法定程序收回承包地,重新发包。
有的常委委员和部门、地方、社会公众提出,实践中弃耕抛荒的原因比较复杂,发包方可以进行督促纠正,但收取费用应当收多少、怎么收,耕作收益归谁,会产生很多问题,强行收回承包地也不利于稳定承包关系,容易引发更多纠纷。经研究,建议删去承包方弃耕抛荒的有关内容。
不轻易释放调整承包地信号
不得打乱重分原则
值得关注的是,草案第十条对现行法律有关承包地调整的规定作了修改,草案规定,承包期内因特殊情形矛盾突出可以个别调整承包地,必须坚持土地承包关系稳定、不得打乱重分的原则,同时授权省、自治区、直辖市制定地方性法规作出具体规定。
草案说明提出,实践中,对因各种特殊情形造成了人地矛盾突出的问题,一些地方尊重大多数农民意愿,因地制宜,分类施策,在坚持稳定土地承包关系的基础上,妥善解决矛盾纠纷;鉴于各地情况差异较大,可以授权省、自治区、直辖市制定地方性法规具体规定。
在草案征求意见过程中,一些地方、部门、单位、专家和社会公众提出,保持农村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是我国农村土地制度的根本原则,农村土地确权登记工作刚完成,承包期内不宜轻易释放可以调整承包地的信号;承包地调整问题政策性很强,多年来,中央在这个问题上的政策没有变化;由地方对此作具体规定是否妥当也值得研究。建议本次修法对现行法律有关调整承包地的规定不作修改。
宪法和法律委员会建议对这一问题作进一步研究,草案规定暂不作修改。
农村土地承包法修正关系着农户的基本利益,影响着农业的投资,更推进着乡村振兴战略有效实施。
从各地农村发展情况来看,法案调整具有深刻意义,需要不断加强顶层设计和地方创新,以问题为导向,不断推进制度供给。
为你推荐
本文来源:新京报、澎湃新闻
图片来源于网络
转载编辑:李雨楠 //责编:李沛 // 监制:汪群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