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小镇热潮过后,与艺术结合或是出路
设计对特色小镇有重要意义,不仅可以将现代生活美学引入乡村,提升乡村生活品质,更能激活创意引擎,培育文创产业。文化、艺术类特色小镇,更要重视设计,充分发挥设计的力量,发掘精神文化内涵。
一些成功的艺术类特色小镇,在规划设计方面还很注意结合场地特点,挖掘历史遗存,突出文化特色。特别要说的是,特色产业是特色小镇的灵魂,文化艺术类特色小镇要在重视美学之外,高度重视运营,通过吸引文创机构入驻、策划文化艺术活动等方式,真正彰显文化艺术特色,激发小镇持久活力。
韩国南怡岛共和国
南怡岛位于韩国首尔60多公里外的汉江中,是一座人工岛,面积46万平方米。这个小镇是用艺术家的创意和想象力,结合当地的原有景观和生态打造起来的。
韩国知名设计师、艺术家康禹铉在对南怡岛的规划设计,创造性提出了通过再利用而重生的战略构想,打出了“把杂草变成花草,噪音变成旋律;把野草变成纸张,风景变成韵致”的口号。同时,邀请了一些艺术家,用烂木头作画变成景观,用多余的木头创作雕塑,用废弃的石头和建材修建广场、建筑、道路,用旧建筑拆除下来的板材制造钢琴,用干枯的芦苇搭建菜窖,用废弃的烧酒瓶创新设计成生活用品,等等,最终把一个垃圾小镇变成了世界知名的文艺小镇。
小镇以艺术创意为特色,与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和教科文组织等国际组织合作,举办各种艺术节、音乐节和国际儿童图书节等活动,再加上小镇独特的自然生态优势,吸引了世界各地的游客惠顾,同时也吸引了许多艺术家入驻以及一些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活动落地,成为联合国儿童基金会认可的“儿童友好型公园”,同时也成为全世界艺术家和青少年神往的童话圣地和全世界韩流迷朝圣的目的地。
浙江乌镇
乌镇位于浙江桐乡市,是中国首批历史文化名镇,“江南六大古镇”之一,历史文化底蕴深厚。
1998年乌镇委托同济大学城市规划设计院编制《乌镇古镇保护规划》,规将整个古镇划分为绝对保护区、重点保护区、一般保护区和区域控制区四个不同等级的保护区域,提出不同等级的保护措施。
2015年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做的乌镇概念性总体规划中,以“传承、聚焦、融合”为规划理念。在整体保护古镇风貌、非物质文化遗产和生活方式的基础上,传承优秀文化基因。融合古镇传统文化和以互联网产业、当代文化艺术的创新创意文化,促进文化影响力的国际化。规划要点包括:聚焦互联网、文化、旅游三大核心功能,打造全球互联网先锋小镇、国际文化先锋小镇、全球最美水乡体验地。以水乡肌理保护为前提,打造生态化组团化、田园化布局模式,规划形成不同水乡特征的三大板块。将市河复兴作为乌镇风貌重塑关键,激发古镇新的活力。
清华同衡规划院为乌镇做的“乌镇3.0:共生城市和智慧生活”概念性总规,以“共生与智慧”为关键词。规划方案保留乌镇自古以来“以水为脉,城乡共生”的自然格局,并以此为基础构建新的单元片区生长模式,辅以全域游览、多元主题的休闲游憩网络,追求人与自然的融合共生。打造便捷可达的公共空间体系、促进交流的城镇十字活力核、活力包容的复合社区单元以及人性化空间尺度,推进人与人的融合共生。延续乌镇传统江南水乡的独特风貌,挖掘、展示文化资源、提升综合品质以实现品牌化,满足国际市场需求,使古今中外融合共生。
乌镇在特色小镇的运营方面做得非常成功。乌镇戏剧节、国际当代艺术邀请展作为放大景区IP的文化手段,为度假客人创造独特文化精神感受。去乌镇看当代国际戏剧和艺术展已成当下城市市民和文艺青年的时尚选择。乌镇大剧院和木心美术馆等文化设施的建成及成功运作,也极大提高了小镇的文化含量和知名度。
北京张家湾设计小镇
张家湾镇位于首都城市副中心绿心南侧,是千年漕运古镇,地理位置十分重要。设计小镇规划面积为5.4平方公里,启动区规划面积约70公顷。按照北京市要求,要坚持古今交融,突出设计特色,高标准高起点规划建设,打造一流的特色小镇。2020年,北京国际设计周主题园区永久落户张家湾设计小镇。
启动区地块上老厂房林立。它们中的一部分,通过新旧建筑融合的街区改造方式,未来成为设计、创新类产业的承载空间。选取了北京铜牛、方和正圆、北泡轻钢等部分条件较好且有代表价值的厂房,作为重要节点进行了深化设计。
按照设计方案,铜牛8000多平方米的成衣车间将建成北京未来设计园区,打造建筑设计、时尚设计创新空间,搭建设计创新平台。厂区并没有大规模拆建,而是保留了工业遗迹。改造既尊重现状园区的规划格局、建筑空间和工业建筑特征,又增加时尚设计元素和现代科技风格,将工业遗产与城市更新运维融合于一体。
设计小镇启动区北边是城市副中心的中央公园——万亩城市绿心。作为副中心的两个重要功能板块,城市绿心和设计小镇将通过纵横交错的绿色廊道有机联通。即利用临路绿化、生态廊道、城市公园等景观要素,形成网络化绿脉体系,并与周边城市绿心等大尺度生态绿化相联系,形成蓝绿交织、组团串联的整体环境。
广州从化生态设计小镇
GVL怡境设计集团以生态设计理念引领,关注场地与环境、场地与历史、场地与人文,遵循生态优越、多元复合、国际格调的设计原则,打造具有本土特色,开放包容的生态小镇。未来将推动生态产业落地,探索乡村振兴与文旅产业发展,致力于成为生态设计产业创新创业的世界高地。
进入小镇经过一座尚无考究的牌坊,是居民日常行经的标志建筑物。牌坊被保留下来,设计师查阅大量岭南牌坊建筑资料,以严谨与尊重的态度为牌坊表面重新修葺改造,实现旧改新生。
从化是岭南文化发祥地之一,许多地方仍维系着传统聚落的格局和风貌。钢结构的文化格栅山墙隐现于树阵间,它们是抽象于岭南古建筑的坡形屋顶的艺术剪影。
建筑与景观的底色都是大地与自然,在地面上延展开来,不显人为设计的喧宾夺主。广阔的前广场空间考虑功能使用与消防流线的需要,以硬质铺装为主,再往前则是大片的生态大草坪,能把整个会址纳入眼中。
设计过程中,建筑、景观达成深度联动。建筑设计中,外界面使用了大量竹、瓦元素,与自然融合,形成内外相对通透的空间。尊重场地内的植物与生态环境,保护和再生利用场地原有大树,进行场地资源活化,进行景观升级。
长沙浔龙河生态艺术小镇文化中心广场
浔龙河生态艺术小镇位于湖南长沙,曾获选2017年度中国十大特色小镇。文化中心广场由棕榈设计进行设计,位于小镇核心区,是小镇首批实施项目之一。设计希望通过这个展示意义为主的广场,探讨景观设计在生态文明、精神文明建设中的方法与途径,并传达一种立场与理念:因循自然,传承文化。
依山而居,临水而作是丘陵乡村传统的生产生活形态,是村民对世代耕作的土地最具归属感的空间体验。设计重新分析周边山体的径流方向,梳理文化广场与周边地块之间的水文关系,设计一条旱溪联通山谷形成自然汇水的排水体系,弥补因人为建设而切断的天然排洪渠道。旱溪形态延续原场地水流走势,将村民过去的河流集体记忆带入现在。
造型钢板景墙循着场地东北侧的山脊之势,匍匐与旱溪之上,扭转、跨越、拱起……塑造壑、谷、洞等山间体验。“山”跟“水”纠缠交错,划分了内外又联系了内外的场所感,鲜明的造型及鲜艳的色彩雕刻了广场的整体形象,又呼应了区域的山形水势,与自然产生对话。
农历里面关于节气的文化,直接体现着千百年来国人对自然的谨慎态度。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耕作的人变少了,耕作的方式改变了,传统的耕作文化也逐渐消失。设计将文化展示功能叠加于造型钢板,将农耕记忆和山河色彩共同呈现于场地之上。
北京世园会园艺小镇广场及艺术中心
园艺小镇位于北京延庆区谷家营,在村舍的基础上改造而成,也是世园会历史上首次用原生村庄形态来诠释会展主题“绿色生活、美丽家园”。精彩丰富的各类体验活动,大师工坊、非遗美食等受游客欢迎的项目,让这座“藏”着浓浓历史人文魅力的特色小镇备受关注。
由清华大学简盟工作室设计的广场及艺术中心位于小镇中心,主要表现为一个角部向上卷起的由竖放的瓦片形成的广场。卷起的部分揭示出地下的艺术空间。
广场的南界有一个大门框装置限定,既是对史传在二十世纪初期前存在于此的戏台的致敬,也是对北侧天田山和永宁阁的框景。
一条悬挂的步桥从广场卷起的西北角蜿蜒而下,引向地下的半室外院落和室内展览空间。在整个地下空间使用了一种特殊设计的柱子,每棵柱子从中间向上下两头收分,上半部分面材为亚克力,内部集成照明,下半部分面材为铝。
资料来源:经济观察网、乌镇官网、北京日报客户端、怡境设计、棕榈设计、简盟工作室等
——END——
以城市之形思考
微信:chlaweb
网址:www.chla.com.cn
电话:010-88361171
010-88366270
邮箱:editor@chl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