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景观改造设计:每个场景都是教育的一部分
北京林业大学“林之心”
项目地点:北京
项目面积:1.2万㎡
设计师: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副教授 蔡凌豪
“林之心”是对北京林业大学原有校医院临建房拆除后的一项改造项目,涉及改造面积约为1.2万平米,改造内容包含传统的山水地形、园林植物、建筑小品、广场道路等,同时还融入了雨水收集、精准灌溉、智慧互动等绿色设计理念和智慧园林方案。
“林之心”建造的初衷是希望它能成为一个“感知”和“记忆”的花园。所谓“感知”,便是能够通过它感知周边甚至遥远时空里的细微变化,倾听自然倏然即逝、无影无形的呼吸和心跳。而所谓“记忆”,则是能够记录此刻那些美好、欢聚或孤独的自己。希望通过它们能够建立起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时间更加亲密的关系。
林中博物馆:林中博物馆是学习绿色,感受绿色的窗口,主要由森林之廊、植物展墙、云灯和信息展示系统构成。博物馆中可以看到最新的绿色环保材料、可以聆听全国6个保护区的虫鸣鸟叫、可以看到上百种植物标本和林之心的实时信息数据。
林中密语:林中密语是探秘绿色,深入绿色的幽径,主要由祥云通道、互动感应装置构成。林中密语开放时内置感应装置可以记录储存个人的林中“密语”,并通过密码封存成为日后开启记忆和回忆的百宝箱。
林之心生物圈环:林中密语开放时内置感应装置可以记录储存个人的林中“密语”,并通过密码封存成为日后开启记忆和回忆的百宝箱。林之心和生物圈环互相交融,由圈环、坐凳和中心灯柱组成,是人联系自然,互动自然的通道。林之心自身检测周边11棵树木生长状况通过不同颜色提升生长状况,同时借助生物圈环,当人与人携手站立,灯体会自动点亮。
北京化工大学东校区景观提升改造
项目地点:北京
项目面积:约10000㎡
设计单位:易兰规划设计院
北京化工大学创办于1958年,是新中国为“培养尖端科学技术所需求的高级化工人才”而创建的一所高水平大学。2018年9月,北京化工大学迎来甲子校庆。学院以建校60周年为契机开始了对校园景观环境的提升工作。
本次校园景观提升范围为北京化工大学东校区,为58年老校区所在,历史悠久,具有文化和历史的沉淀。只有在对大学老校园的空间结构、历史发展过程等有充分了解的前提下,才能做出适宜的更新改造策略。
设计团队站在使用者的角度,结合日常生活、学习的实际体验和切实需求,探究校园中公共空间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尝试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带给同学们更好的学习生活环境。
入口景观:在改造中,设计强化校园大门形象展示功能,以种植弱化三环高架桥对主入口的影响。正门内的主教学楼广场使用明朗厚重的边界处理,提升了整体的礼序及崇高感。使得屹立在广场中央的伟人雕塑重新成为场所的精神载体,体现了在红色年代建立起来的老校园的刚强与坚韧。
景观大道主轴景观设计:两条银杏大道主轴为东校区的名片之一,移出车行功能后无疑将成为体现校园风貌及实现步行连通的重要景观廊道。设计师利用主轴两侧的现状植物附加通行及休憩交流空间,使其成为名副其实的“景观大道”。经过梳理的空间更加拉近了人与现有植物的关系,新的校园公共空间功能丰富、尺度宜人,很好地满足人们在不同时间段各类活动的需求。
“绿园”:绿园中图书馆与主楼之间的“绿园”上的“母校之光”雕塑于建校45周年由校友捐建。以双手喻示母校,以高分子模型代表尖端领域,饱含学子深深地感恩。如今已作为化工大学最具代表性的象征符号。
为重新激活核心雕塑的景观地位提升空间品质,打破旧式格局限制。设计团队提出了大胆想法:1.雕塑原封不动,用地形将基座全部回填覆盖掩埋,铺设草坪形成开放空间,主动营造高差,并在地形南侧构建出台阶广场以供毕业季留念;2.东西两端使用巨大礼石挡土并镌刻校园历史,依托现状大树与新植树阵营造丰富的林下活动空间;3.与雕塑同时保留的还有一条满载浪漫校园记忆且年代久远的紫藤廊架。
这些设计想法的逐一落实,使得“绿园”区域成为拥有以校庆主题并承载化大历史记忆的多功能校园活动核心。
小品设施融合化工符号:每所校园都有自己的文化和历史,这是一个学校的灵魂。把握好校园历史的延续,同时发扬时代创新精神也是景观营造的重要任务。为场所量身打造独特的文化符号,适当地将校园的文化、特色等体现在环境中,使其体现化工大学独有的景观风格,加强了校园环境的专属性。
象征高分子化合物的六角形“智慧亭”,红紫蓝三色为最基本的酸碱度试剂色。
华中科技大学梧桐语问学中心
项目位置:湖北省武汉市
项目面积:25000㎡
设计单位:武汉市中创环亚建筑景观设计工程有限公司
华中科技大学梧桐语问学中心坐落于喻家山脚下,华中科技大学管理学院南侧,总建筑面积11369㎡,由13栋苏式建筑群构成。
项目所在区域是华科最老的建筑片区之一,由于建筑年代久远,部分功能老化,墙体出现破损。现状植物多为香樟、梧桐等高大乔木,植被长势较为杂乱。高大乔木长势过于旺盛,造成林下空间光线幽暗,严重影响建筑采光。特别是在冬季,由于常绿乔木的遮挡,建筑采光严重不足,且林下空间较为潮湿,容易滋生蚊虫病菌,影响建筑使用品质。
景观设计师在对基址的现状进行分析后,提出了开放性、通透性、艺术性三大设计原则。
开放性:作为校园内师生学术交流、学术研讨的场所,将场地内多条道路与周边道路直接相连,增强场地开放性与可达性,增加场地的使用效率。
通透性:对场地内植物进行减法处理,对杂乱树木进行清理,通过合理的空间规划,让植物为场地留出更多阳光,让空间更加通透疏朗、开合有致。同时采用浅白色系铺装,提升场地明亮度。
艺术性:在整体理工科院校的环境中,增设一部分人文艺术类的设计,使其让整个校园环境多一些人文空间,多一些具有沉淀和想像力的校园环境。
在植物设计策略方面,主要进行减法设计,去除一些杂乱的植物,保证场地的采光量,同时在一些区域又要保证林荫区。植物搭配主要以现状的高大乔木及低矮地被为主,既保证采光量,又满足适量的庇荫空间,同时保证视线的通透性。
小空间的打造:建筑组团之间设计了一些尺度宜人的小型交流空间,通过条凳及平台的设置,为师生提供亲切的交流氛围。在材质方面,主要选择毛石、耐候钢板、石笼、青石板等材料,突出学术朴实踏实的气质。青草从青石板间的缝隙中长出,突显出一种自然朴实的气息。
镜面水景的设计为场地带来静谧的美感,简约的不锈钢板水景,干练而犀利。周围的景色倒影在水景中,在灯光的映衬下显得宁静而美好。
华东师范大学化雨书斋改造设计
项目位置:上海
项目面积:2400㎡
设计单位:上海日清景观设计有限公司
项目位于华师大内丽娃河畔,原是一处校园内的置物用仓库。为了作品的创造力与完整性,设计团队充分考虑建筑、地形与光照,从学校校徽、红砖建筑风格的建筑形态、以及植物破土而出自然生长的形式,用现实主义的手法提取元素,使场所的内外空间与自然条件在映衬之中达到惊人之美。而这栋建筑从仓库改造为书斋,随着其使用属性、气场发生改变,人与之互动的行为也随之而变,重塑空间意境的这一过程亦是体现艺术与表达人性的所在。
拆除了化雨书斋南侧原有的停车棚,在保留原有红色砖块的建筑形式上扩建露台与廊架,选取古朴的红褐色锈板,来增加化雨斋的设计变化、空间延续、及使用功能。
由于化雨斋南侧的广场地势过于平坦,设计师置入现代设计中流行的下沉广场,通过肌理分明的嫩黄色木质台阶来形成可供休息的座位,空间中央位置种着植株,除了不同寻常的野趣,还让空间围合感更强。
下沉广场相邻着虫二亭,与化雨斋相协调的风格与色调,由白色与红褐色的石材制成,并在底座修缮成小舟的形态,意示历史之舟,承载着华师大辉煌的校史,亦如一盏水灯长燃希望的烛火漂浮在河面上。此处伫立看丽娃河畔风景、疏影横斜、暗香浮动。
沿河景观步道采用灰色石材的折线铺装,两侧是品相姿态各异的地被,化雨斋的墙体大面积是反射玻璃,给室内私密性的同时,视野上形成通道空间对景,达到了内外空间条件与自然条件的无界。
北京工商大学嘉华学院校园改造
项目位置:北京
项目面积:100300㎡
设计单位:点红国际景观设计(北京)有限公司
北京工商大学嘉华学院一直延续着建校之初的校园风貌,建筑逐渐显露出陈旧、交通拥堵、没有户外空间,作为一所致力于搭建国际化商业精英的学院,原本的规划已经难以满足环境使用者的功能需求。同时院方对校园场景也有更独特的需求层次,在不改变校园建筑布局前提下,打造兼备国际开放视野和东方人文气息的校园景观。
入口:区别于传统校园空间布局,本案意在打造校园开放包容的形象特质,主入口大门线条礼仪庄重,搭配中国红色的门框,使其具有东西方文化共通气质。同时地面迎宾铺装运用不同红色石材的搭配,意在传递校园开放、自由、迎接新事物的态度。与门头形成平立面关系,丰富其立体层次,让空间更加合理化,实现人车分流,解决拥堵和安全问题,让校园回归自由随性的氛围中。同时运用大型红槭树作为阵列林荫树,层层柱廊式的树干,加上绿意葱葱的树冠,为校园入口打造一条具有北美风格的景观大道。
主轴景观:提升其校园轴线的整体感,同时也要与新建筑风格保持一致。尊重人和建筑的交往,将空间从绿化的隔离中还给使用者,从传统校园转变为现代的有机的空间结构,并以此激发后续校园景观的成长,最终实现校园空间的迭代生长。
树阵广场:用阵列的景观元素作为重要节点,为校园打造端头处的第二个主脊,建筑体块框出来的庭院空间,成为校园额外的“学习园地”。林荫大道和圆形树池,为校园的活动区打造出灵活多用的景观空间。有特色的树池,兼具座椅功能,为学生户外碰面、聚会或小型活动提供了极具趣味性的空间。圆形乔木坐凳设计为半圆与满圆的变化,表达学生不断进步和学习的意愿。内街现状保留的法桐大树,是宝贵的优势景观资源,但改造前的乔木排列过于行道树化,需打破常规营造自然散点与阵列对比的关系,故将原有的乔木局部移栽。
北京城市学院顺义校区景观综合提升
项目地点:北京
项目面积:25313㎡
设计单位:北京城市学院城市建设学部园林工作室
北京城市学院顺义校区位于顺义区杨镇木燕路,为响应北京疏解高校的整体要求,学校率先垂范,以建设“花园式校园”为目标,在已有校园的基础上进行改造和扩建。设计团队在尊重场地现状的基础上,希望以校园场所特征为出发点,由单一景观空间走向多种景观空间,形成具有校园特点的集会、文化展示、交流、运动、私密的空间环境,从而达到校园景观空间的重塑。此次提升,设计语言运用几何线性构成,最为关键的是中轴线的设计,形成校训广场、北城音乐广场、北城公园、潮白广场三大空间。建成后丰富了师生的户外活动空间并与之形成互动,结合多种种植方式达到礼仪之美、人文之美、自然之美的校园环境。
入口:设计采用中轴对称手法,将大门、校训墙、景石结合在一起,形成新的入口空间。进入校门后,是一片开阔的草坪,端头是一处音乐喷泉,两侧是曲径休憩空间。与核心景观形成疏密有致的氛围。
教学楼前草坪:团队结合高差将这里变为以广场为核心,兼顾停留、交流、集会等功能的综合性场地。
莫纳什大学考尔菲德校区景观设计
项目地点:澳大利亚墨尔本
项目面积:1ha
设计单位 :TCL (Taylor Cullity Lethlean)
莫纳士大学考尔菲德(Caulfield)校区的设计鼓励工作人员,学生和游客了解大学文化的活力。它的长廊,草坪,梯田等都鼓励使用许多方式进行学习、社交,再创造或滋养校园。该设计建立在校园亲密的感觉的基础上,是鼓励交换思想,社会化,想象力,思考和反思的"肥沃的土地",也是一个为头脑和身体的培养的设置。
活动草坪:新的活动草坪和相连的露台现在是校园的核心。稍微凹陷的草坪是一个有组织的活动的平台,使人们一年都能从校园门外繁忙的道路网呼吸到绿色。典雅的甲板露台向北方向提供户外活动,咖啡桌,椅子和相邻建筑物都提供活动的机会。兰花树在甲板内为校园提供斑驳的树荫和一个独特的身份。
Agatha Gothe Snape和TCL的综合作品,是未来发展的蓝图。计划创建了一个横跨校园中心的多线功能,一个篮球和乒乓球运动场,以及一个活动区用于其他类型的运动,如发现个性,提炼团队合作能力和练习注意力。
海滨长廊和水景:曾经是一个混乱的道路和停车场,现在是一个海滨长廊和水景,提供了真正的到达校园的感觉。中央水脊作为雨水处理和收集系统,讲述了莫纳什大学对水敏感城市的开创性研究,并提到利用了该地区的原始湿地。
日本福冈九州产业大学
项目地点:日本福冈
项目面积:20000㎡
景观设计:Design Network Associates
九州产业大学的校园景观类似于公园,希望通过一系列新的设计,将校园内三大区域的景点凝聚在一起,最终融合成一个公园式的校园,为师生提供一个可以享受时光的多变的休息空间。于是设计的总目标即为:保持和鼓励运动,并创建多元化的、可供学生放松心情、自由自在的空间。
中央广场:中央广场独特的椭圆形花架,可以直接连接到其他的主要区域。在这里,你可以使用这些云状的长凳和三条腿的凳子,欣赏由曲线组成的设施;在这里,你可以观赏到各种美丽的植物,包括灌木、多年生草本植物、花卉、藤蔓等,感受它们带来的季节变化;在这里,你可以放松心情、散步和学习各种植物知识。值得注意的是,这个广场没有明确的交通流向规则,所以可以自由地走动!正是这些自由曲线、直线以及不规则的线条形成一个环境多变的地形,使校园的每个地方都有其自身的节奏、功能以及自由,影响着校园生活以及其中的人们。
阶梯式座位区:校园内的一个广场被模拟成了日本传统的梯田。在原有的斜坡上,运用美丽的不规则线条形成了梯田景观。场地被树木的阴影覆盖着,一条道路被设置为弯曲的折线,通往最下面的足球场。让人们无论在那个视角都能感受到令人惊叹的景观。
公园式景观:设计师巧妙的保留了穿越该地区有排水功能的一条水道,并稍加利用,在水道之上建造了一座白色混凝土桥梁,使通行变得更加快捷。于是广场上的建筑变成了一个标志性景观,搭配着俏皮的线条,让人仿佛进入了游乐场一样的公园内。
北大街:学校的北大街非常受学生欢迎,因为这里需要一个可以提供持续活动的地方。人们走在这条路上,一侧是高达15米的樟树,为道路提供足够的阴凉;另一侧是由红、绿色调植物覆盖的墙壁,与白、浅灰色的地板形成优雅的组合。它不仅是一条街,更反映出九州产业大学景观设计的本质。
魁北克大学蒙特利尔分校校园景观设计
项目地点:加拿大蒙特利尔
项目面积:5000㎡
设计单位:Claude Cormier + Associés Inc.
魁北克大学蒙特利尔分校校园位于熙熙攘攘的市中心,为了在校园中创造一种宁静的氛围,设计师在空地上种了150多棵树,形成由行人通道纵横交错的城市森林。这些超过150棵随季节变化的、不同种类的树木组成一片树林,嫩黄色的银杏树在秋天绽放光彩,茂盛的木兰花在春末带来勃勃生机,树林里还有加拿大皂荚树,北美皂荚树和榆树。还有小路穿插在树林中,创造宁静的学习环境。
新建的生物科学亭里,一个街道前廊通向内院,内院里有象征着教学人员的花朵图案的装饰。彩色的种植池是花瓣,茂盛的皂荚树枝则是雄蕊。周围凉亭建有玻璃走廊,学生们可以在走廊里欣赏庭院美景。TELUQ楼和学生宿舍之间有一小片空地,空地上有树叶形的草地,与之前的院子形成对比。茂盛的植被和斜坡地形保护了学校隐私。除此之外,校园还采用了许多异国特色的装饰细节使校园更加多样化。
——END——
相关链接:
2019园冶杯专业奖丨上海华东师范大学丽娃河畔化雨书斋改造设计
以城市之形思考
微信:chlaweb
网址:www.chla.com.cn
电话:010-88361171
010-88366270
邮箱:editor@chl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