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品质宜居住区,不仅是城市规划设计的要求,更是人们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期盼。3月30日,一场面向未来的高品质宜居住区发展主题论坛吸引了众多关注,来自高校和研究机构的众多专家学者聚集,共同探讨如何打造高品质的宜居住区,推动住区发展的可持续性和创新性。河北工业大学建筑与艺术设计学院党委书记舒平的演讲题目为《共享时代:生活行为·居住空间·空间效率》,他认为,城市与居住空间的界限正在逐渐模糊,居住空间、社区空间和城市空间构成了共享层级逐级递增的完整居住生态。河北工业大学建筑与艺术设计学院党委书记舒平
随着生产力、互联网技术进步,人们通过智能手机联网即可浏览图片、视频等多种形式的美景,体验他人在社交平台上分享的游览感受,从“一叶障目,不见泰山”到“一机在手,既见泰山”。从“叶”对人视觉、心理的屏蔽,到手机等智能设备对信息获取形式的改变与效率提升,代表了现代社会生活中物质与信息的获取与利用方式在共享理念下的革新与转变。与此同时,在城市中生活的青年人居住行为也发生了类似变化,其行为模式从户内的自给自足,逐渐延申到城市之中。城市与居住空间的界限逐渐模糊,居住空间、社区空间和城市空间构成了共享层级逐级递增的完整居住生态。信息时代背景下,共享经济作为高效资源配置方式,对现有居住模式带来冲击;海量信息、多元选择、社会资源共享、对“私有”与“公共”的新认识都将深刻影响居住模式的新变化。极简生活方式的流行突显对消费主义的重新审视,注重“减”的美学观和“俭”的伦理观,将会改变现有居住消费模式,为空间健康高效、面积精简适宜、公共活动空间高质多样的新居住模式研究,提供新的视角和思路。简约即是身心舒适。1、环境:简洁;2、物质:单一;3、社交:简单;4、言语:简短。伴随40多年住房的市场化发展和居住观念的转变,居民对住宅的需求已经从量的追求到对品质的更高要求,健康高品质居住环境、居住幸福感、满意度等成为新的居住需求。快速城镇化:国内住房结构性供需政策积极调整,逐渐形成以保障性小户型住房为主的适配政策;信息互联化:信息互联乃至“万物互联”趋势使得居住行为的可选择性变多、行为划分界限及对应性变模糊;家庭小型化:当代新市民工作生活的变化,呈现出独居独处、晚婚晚育的家庭现状。以上背景使得人们对小尺度户型的“再需求”。然而,大多数存量小尺度户型因其空间形态局促单一、功能灵活适应性差、缺乏室内要素精细化设计导致居住空间健康适居性能低的问题仍为突出,不能较好地适配当代青年人的使用习惯与基本需求,影响城市高质量发展和居民高效率生活。空间极度压缩(1949-1978):集中化利用——空间资源紧缺匮乏下的被动接受需求逐渐释放(1979-1997):小康型适用——空间资源完善跟进下的标准提升规模盲目扩张(1998-至今):低效化占用——空间资源粗放建设下的跟风盲从追求简约收敛(未来趋势):高效率使用——空间资源持续优化下的品质追求改革开放至今我国居民住房空间及行为方式过渡变化
1.居住空间使用现存问题(以天津市居住满意度调研为例)基于天津市微型居住空间使用满意度主要问题数据反馈,分析其中与居住空间形态有关的问题集中在住房结构耐用性差、隔墙不易灵活变动、收纳空间储备不足等物质性要素上,以及功能空间封闭独立、关联行为衔接不畅等关系性要素上。
天津市微型居住空间使用满意度与可提升度数值比较
2.新市民行为倾向(以天津市红桥区居住行为倾向关联调研为例)基于新市民在万物互联模式下的行为需求共性分析,以红桥区新市民为调研对象,总结“人—空间—信号设备”在互联作用下的微型居住空间相关形态要素。包括家具灵活可变、厨房设备精简等物质性形态要素,以及空间之间的组合关系、居家活动范围灵活可扩等关系性形态要素为主。以保障就餐休憩等基础生理行为高质量发生,削弱传统功能空间认知下对居住行为的限制。
居住空间行为关联及空间设备功能关联问卷调查
3.基本户型组织结构(以天津市红桥区居住户型空间组合调研为例)
基于户型分类可知,微型居住空间内部墙体对功能的完全限定产生了单个空间小、交通占面大、整体流线绕的使用问题,而毫无分隔的完整空间却又显得整体缺乏变化、组织规划单一、动静分区性差。因此需要对墙体分隔、交通区域等物质要素以及空间组织、流线组织等关系要素进行调整,以减弱分隔构件的约束作用,强化引导作用,提升空间功能与人行为需求的适配程度。
1.内部结构固定难动,后期改扩建维修开展困难
2.传统功能空间滞后,难以适配新市民行为变化
3.居住空间仓储化趋势明显,收纳意识极为匮乏
4.行为与交通流线冗长混乱,缺乏整体有效组织
居住空间形态构成应包括物质空间的利用要素和有机行为的适配要素。具体研究要素从形态的承载、限定、引导、容纳、分流、互动、互用等基本功能出发,通过使用者与居住空间相互配合、高效运作,实现健康适居的最终目标。
1.承重结构高效:空间方正,使用耐久
2.内部分隔高效:可分可合,隔而不断
水平夹层楼板的分隔类型及空间分隔优势
3.家庭收纳高效:层级对应,释放空间
既有住房收纳场景存在的“空间—行为”适配不利情况及优化方法
4.交通连接高效:精简压缩,复合利用
行为群组包括具有结果导向的基本行为和符合生活细节、逻辑规律的伴生行为两个层次。基本行为随各个空间的切换转移而呈线性推进,伴生行为通过与具体使用物件接触关联而成为基本行为的节点延伸,两类行为的点线串接形成复杂连续的空间行为群组路径。基于基本行为的切换频繁、流线冗长以及伴生行为单线延展、时效性差的低效率现象,可从两方面优化居住空间“空间—行为”的适用效率。“空间—空间”组合关系是以紧凑的空间组织方式,充分发挥人体行为尺度的可达性,呈现空间集成的最大化利用,从而提升整体利用效率。空间组合意味着不同功用的容器、家具或划分区域进行了一定程度的统一归类,这种“统一”的程度根据其空间是否有交集以及能否相互借用,可以分为灵活融合和集成攒合两类。以空间利用效率和行为适用效率两大方向为主,分化出 6 个一级指标,20 个二级指标,每个指标分别对应了三个评价等级。以便对居住空间方案设计进行要素对比和等级归类,通过图域覆盖范围来综合判断其使用效率的达标程度。
空间层面,“共享”意味着人群对空间的组织、联合和使用。使用效率大大提升。共享经济模糊了私密空间与公共空间界限,为极小居住模式构建提供可能,即将公共活动空间扩大共享,私密生活空间压缩适度极小。开展“共享客厅”、“共享桌子” 、“共享设施” 、“共享场地” 、“共享………”等集体生活与个人生活转换的媒介实验,提出极小-共享居住模式。•依据不同行为发生时间不同,通过模块功能切换达到时间意义上的共享。
对居住空间形态构成、使用效率和居住品质的深入思考是健康适居视角下住宅研究的深层写实,反映了传统的居住理念、住宅户型、功能面积等内容已逐渐难以适配新市民的生活习惯和品质追求,在强调“以人为本,物尽其用”的共享、高效社会发展中,对居住空间、效率、品质概念的深入解读、对生活方式变化的回应成为新时代解决新市民居住问题的多元化应对策略。希望未来居住空间设计能够保障初涉社会的新市民安居乐业,经得住公共卫生事件常态化的考验,更好满足共享时代下人们生活互动与品质提升的新需要。参考文献:
[1]刘星. 健康适居视角下微型居住空间形态构成与使用效率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22.
[2]白时宇. 基于居住行为群组轨迹的微型居住空间开窗优化设计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21.
[3]陈智晟. 基于居住行为转变的微型居住空间适应性设计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21.
[4]2020全国绿色宜居住区质量与建筑品质满意度研究成果发布.
http://www.fangchan.com/news/1/2020-10-27/6726785441737282444.html.
2023城市高质量发展国际论坛暨第十三届园冶高峰论坛召开